顯示具有 電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電影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二, 3月 13, 2012

超異能之遙視能力(下)

續前文)塔格和普索夫最初的實驗缺乏對照組,照理他們也要找一些沒有心靈能力的人來做實驗才對。可是當他們真的找了一些「普通人」來當對照組時,竟意外發現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展現出不尋常心靈能力,而其中一位就是專業攝影師海拉.哈米德(Hella Hammid)。


在一套實驗中,SRI會從十個密封罐中隨機挑選一個,然後擺在實驗室對街的公園裡。他們要求哈米德描述裝在這個三十五毫米鋁製底片罐裡的內容物。某次,哈米德畫了一張圖,並口頭描述她看到罐子裡裝有一個線軸和一根大頭針;另一次,她說罐子裝有一片捲起來的葉子;還有一次,她說罐子裡裝有灰白色的羽毛,準確率十分驚人。

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家布蘭達.鄧恩(Brenda Dunne)和工學院的榮譽院長羅伯特.楊恩(Robert Jahn)在廿五年間也進行過四百一十一次遙視實驗。與塔格和普索夫一樣,他們發現目標與觀看者之間的距離並不重要。然而,由於受測者漸漸對實驗感到無聊,因此準確性也就越來越低。科學要求再現性,而心靈能力在具創造力的人身上較為常見,逼他們在實驗室裡進行例行的重複性工作,很可能會抑制他們的心靈能力。因此,最具戲劇性的結果往往還是自發性的。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心理學家查爾斯.塔特(Charles Tart)則進行過一項關於遙視與出體經驗的著名研究。他的研究對象Z小姐自稱每週都有數次出體經驗,而且她能讀取在她視線以外的五位數字。她說她的意識離開身體,達到可以從上面讀取那些數字的必要高度。由於塔特知道那些數字,因此Z小姐有可能透過心電感應得知答案,但她的描述符合遙視中的出體經驗類型。

過去二十年來,美國情報單位持續資助這類型的研究,冷戰結束後SRI的研究仍持續了至少四年。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一,遙視的精確度和清晰度似乎不受距離影響,這對任何信號而言都十分不尋常,因為電磁信號會隨著距離而減弱。再者,靈媒在法拉第籠內也不可能像電視或手機一樣接收電磁信號。二,當靈媒知道標的物可能是什麼時,研究結果較不準確,因為大腦的分析能力會對結果造成不利的影響,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善於分析的人通常較少有心靈體驗。

史旺和麥克蒙尼格在描述遙視過程時證實了這一點。他們表示遙大概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一,他們會感覺到肌肉的運動,並看到支離破碎的影像。二,他們開始感覺到關於標的物的基本情緒與審美感受,例如恐懼、孤獨或美感。三,他們會感知到標的物的物理特徵,例如尺寸、形狀與重量。最後,標的物的功能或用途會變得更加清晰。前兩個階段涉及與做夢有關的大腦部位,即感覺和情緒處理系統;後兩個階段則涉及理解與分析訊息的大腦部位。

由於許多SRI的「對照組」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遙視能力,因此另一個結論是,它可能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潛在能力。想發展這種能力,一個人必須放下善於分析的頭腦,如此心靈能力的執行才會變得更加完美。聽起來就是要減少左腦的運作,並增強右腦的直覺力。

講到直覺極強的遙視者,不能不提及「沉睡的先知」愛德格.凱西(Edgar Cayce,1877-1943)。凱西的家人是菸農,他祖父也有通靈能力。就像許多靈媒的能力出現在腦部受傷之後,凱西也有過類似的意外。三歲時,他從圍籬的柱子摔到一塊告示板上,板上突出的釘子不僅刺破了他的頭顱,還插進了他的大腦,但他不僅倖免於難,還因此獲得可以自行誘發的遙視能力。


右為一九一○年時的凱西,取材自維基百科

自1901年起,凱西單憑客戶的姓名和地址便進行了超過一萬四千次遙視解讀。在這些解讀中,有九千四百多次與醫療診斷和治療建議相關。1910年凱西的故事被《紐約時報》披露,這使他的後續訪客包括:威爾遜總統、亨利.華萊士(Henry Wallace)、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愛迪生,以及許多實業家、銀行家和醫生。心理學家吉娜.舍明那拉(Gina Cerminara)花了一年的時間研究他的解讀記錄,並在《靈魂轉生的奧秘》(Many Mansions)一書中寫下她的結論。她發現許多解讀極為精確,而客戶在遵循凱西的建議後都有所改善。

凱西被認為是「整體醫學之父」,儘管傳統的西方醫師認為他推崇的大腸水療是騙術,但仍有數百萬人追隨並肯定凱西的建議。此外,凱西也提倡多吃杏仁,而杏仁有益健康的效用已經獲得醫學界證實。

和凱西一樣,疾病直覺者(medical intuitives)能在未經測試或面談的情況下,透過心靈診斷出患者的疾病,不過他們通常沒有其他的心靈能力。相形之下,凱西後來卻進入更神秘難解且備受爭議的領域,例如解讀前世與古老文明。值得一提的是,凱西是在深層的出神狀態中做出醫學診斷,但絕大多數的疾病直覺者並不以這種方式工作。

1980年代,內科醫師諾曼.謝利(Norman Shealy)曾與疾病直覺者卡洛琳.密絲(Caroline Myss)合作研究,此研究共有五十名病患參與。研究方式是讓病患單獨坐在謝利的諮商室裡,密絲則待在距離十二英哩之遙的辦公室裡,憑他們的姓名與生日做出診斷。這些研究結果被發表在他們的著作《創造健康》(The Creation of Health)裡。謝利宣稱,密絲的準確度達百分之九十三。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想,很多仙姑或通靈人都號稱自己有「天眼通」,可以直接看出問事者身上的病灶,也可以看到他在遠方的親人出了什麼事情?聽起來跟遙視好像差不多。以我個人的理解,佛法中的「天眼通」除了能遙視、透視之外,還包含預知未來的能力,意思是可以看到未來的畫面場景。有些人在深度禪定時可以展現出這種能力,這意味它可以靠修行來培養與精進。

無論是遙視或天眼通,靠的都是第三眼,也就是位於兩眼之間內部的松果體。自稱是凱西投胎轉世而來的神秘學/宇宙意識研究者大衛.威爾卡克(David Wilcock)指出,遙視能力的確是可以自行開發的潛能,但人類受西方飲食文化影響,大量食用精製麵粉、糖類、再製品,以及用不健康的方式製造出來的肉品,以致松果腺鈣化的情形十分嚴重,甚至引發焦慮和憂鬱等症狀,想開發這類心靈能力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也因此,如果想讓天眼真的能通,首要之務就是改變飲食習慣。

我已經忘記電影中的美國大兵們都吃些什麼了,只記得他們有進行冥想之類的活動。不過這種修行可不是一年、兩年就能成就,所以養這種單位其實有些浪費納稅人的錢,還不如直接找史旺、普萊斯或麥可蒙尼格這種天賦異秉的人來報效國家來得省事。順道一提,現在牛肉、豬肉、雞肉都有問題,大家被動式地少吃點肉,或許也能間接給自己的遙視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什麼結論?XD)。

參考資料:《ESP Enigma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fuq7xs

星期一, 3月 12, 2012

超異能之遙視能力(上)


看過電影「超異能部隊」嗎?它的英文原片名叫做「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意思是「瞪羊的人」。為什麼要瞪羊?這跟盯著一根湯匙並試圖把它弄彎是同一回事。如果一個人可以把羊瞪到暴斃,合理的推論是一名美軍也可以把敵人瞪到斷氣。

有些人可能以為這是一部反戰的荒謬喜劇,但它的劇情不是瞎掰來的,冷戰時期的美國確實做過「超能力研究」,因為人家邪惡的蘇聯早就投入心靈研究的領域,這讓美國很擔心自己會輸在起跑點上。總之,經過一番努力,有些研究在冷戰結束四年後的1995年終於開始解密。

當時受到美國政府大力資助的,是史丹福研究所(SRI)的兩位雷射物理學家羅素.塔格(Russell Targ)、哈羅德.普索夫(Harold Puthoff),以及前核子物理學家愛德恩.梅(Edwin C. May)。他們的研究主題雖然不是如何用眼神和念力瞪死一頭羊,但也算是相差不遠的「遙視」。

所謂「遙視」(remote viewing),指的是能看到遠方的東西或被隱藏起來的東西的超凡能力。如果從小就有這種能力,相信大家都會把它用來偷看期末考題或是老師的內褲吧!但有生意頭腦的人,會把這種能力用在探戡石油、尋找礦床和海底寶藏上,軍方則自然想藉此得知敵人的軍備與藏身之處。

據統計,有五分之一的總人口聲稱他們有過類似遙視的經驗。遙視至少分為兩種:一種是影像會瞬間主動出現,或在全神貫注時逐漸成形;另一種則隸屬「出體經驗」(OBEs)的範疇,也就是意識不再受制於身體;他們可能會看到遠方的東西,或從頭部不允許的角度去觀看事物,例如從天花板俯瞰整個房間。

SRI與靈媒合作的研究大部份都在「法拉第籠」(Faraday Cage)內進行。研究人員假設心靈能力可能與電磁傳輸有關,所以他們想試試看這種能阻止電磁輻射的籠子,是否會削弱心靈感應和遙視能力。出乎意料的是,法拉第籠反而增加了靈媒的能力,後來的研究成果證實,當地球的電磁活動最低時,心靈能力最為強大,這可能是因為大腦的電活動在周遭電磁雜訊較小時會變得更有條理。


這就是「法拉第籠」,取材自維基百科

SRI通常會請某位成員在隨機選擇的遙遠地點上進行觀察,然後請參與實驗的遙視者將此成員觀察到的畫面繪製成圖。接著面試者會問他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例如:標的物給人的感覺如何?它有光澤嗎?什麼顏色?你覺得你可以拿這個物體做什麼?它有氣味嗎?

一開始,SRI的研究夥伴是英哥.史旺(Ingo Swann)和派特.普萊斯(Pat Price)。史旺是以心靈能力著稱的紐約藝術家,他寫了一本名為《自然超感知覺》(Natural ESP)的書。普萊斯則是加州柏班克(Burbank)的退休警員,多年來他一直運用自己的心靈能力協助破案。


左為Ingo Swann,右為Pat Price。

普萊斯習慣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然後閉起眼睛。經過短暫的沉默,他會描述他看到的畫面。1974年,美國發生一起十九歲的報業女繼承人派翠西亞.赫斯特(Patricia Hearst)被共生解放軍(Symbionese Liberation Army)挾持的事件。普萊斯造訪了綁架案發生的現場,並要求檢視當地已逃跑或剛出獄者的臉部檔案照。在四十張檔案照中,普萊斯正確地指認出唐納.德芙利茲(Donald DeFreeze)是其中一名綁架者。他隨後又「看見」德芙利茲棄車逃逸的場景。他詳細地描述了那輛車與它的位置,車子沒多久就被尋獲。

SRI則要求史旺描述藏在另一個房間的信封內的照片。但史旺覺得這個實驗很無聊,他說服SRI的科學家們他可以做更多事情,例如在不需要現場觀察者的情況下,觀看世界各地的偏遠地區。他向情報單位證明了這項技巧,於是研究人員輕易地獲得資金,因為這正是軍方最感興趣的能力。

史旺和普萊斯可以在沒有觀察者告知經、緯度或地址的情況下,精確地描述出遙遠的地點。在一項實驗中,普萊斯只知道經、緯度,便速寫出蘇聯位於西伯利亞塞米巴拉金斯克(Semipalatinsk)的秘密原子彈實驗室,後來衛星攝影證實了該實驗室的外部結構。但由於普萊斯的描述太過精確,美國國會一度認為他的能力若遭到利用有可能會危害國家安全,因此下令展開正式調查,還好結論還了他清白。

最驚人的是,普萊斯描述蘇聯試圖用厚金屬塊組裝一個直徑六十英呎的球體,他看見金屬在焊接過程中逐漸變形。由於這個建造行動發生在塞米巴拉金斯克的實驗室建築物內,當時無法證實。多年後《航空周刊》(Aviation Week)報導了這個計劃:當時蘇聯試圖以厚重的鋼件打造一顆直徑五十七點八英呎的金屬球,用來捕捉並儲存核能驅動的炸藥能量,但後來宣告失敗。

研究人員想知道遙視是否有距離上的極限。為了找出答案,1973年,他們要求史旺在美國太空總署的先鋒十號飛越木星之前,畫出木星的樣子。史旺速寫出一個環繞木星的環狀物,在此之前,太空總署一直認為木星環是個錯誤的假設。

SRI最傑出的遙視者首推喬.麥克蒙尼格(Joe McMoneagle)。他駐紮在德國時曾有一次瀕死經驗,他以俯視的角度看見自己的屍體躺在人行道上,從此他的心靈能力就變強了。這類故事並不罕見,許多靈媒聲稱他們的能力始於瀕死經驗,這意味著瀕死經驗能永遠打破意識領域的壁壘。


麥克蒙尼格寫過幾本書,其中一本是《心靈之旅:透過遙視探索意識與時空》(Mind Trek: Exploring Consciousness, Time, and Space Through Remote Viewing),另一本是《遙視的秘密:一本手冊》(Remote Viewing Secrets: A Handbook),而他在SRI實驗中所畫的圖則被收錄在《心智的奇蹟》(Miracles of Mind)這本書裡。

他最準確的實驗結果是,他畫出了CIA特務在舊金山一帶的藏身處。一開始特務們待在距離SRI有一百英哩之遙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Laboratory),麥克蒙尼格畫出了實驗室的建築結構,而當這班人將利弗莫爾谷山麓風車農場(Livermore Valley Foothills Windmill Farm)當做下一個目的地時,他則以幾乎百分之百的準確度畫出了山丘與風車的結構。(待續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fugoeh

星期三, 6月 08, 2005

天上降下奇怪的蛙雨。

前天,西伯利亞的歐扎奇村下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蛙雨,從天而降的青蛙多達數千隻。新聞報導如下:
村民亞歷山大說,他先看到一片顏色奇怪的雲,接著就是幾千隻青蛙往下落,景象相當嚇人。另一個村民卡扎則說,這片青蛙雲忽然出現。大家一開始以為要下雨,等雨點掉到地上才知道是青蛙。看到掉下來的是青蛙以後,村民又以為是一架裝載青蛙的飛機在空中爆炸,才會掉下一地的青蛙。後來一個氣象專家解開了這個青蛙謎團。這名氣象專家說,這群青蛙是被一陣龍捲風帶去歐扎奇的。

我活到目前為止還沒見過蛙雨,不過在P.T. Anderson編導的「心靈角落」(Magnolia)裡,倒是見識過一次動畫模擬的逼真蛙雨。這部電影剛推出時,許多人猜測蛙雨橋段乃援用自聖經「出埃及記」(Exodus 8:2)裡的「十災」。所謂「十災」指的是,火變血之災、蛙災、虱災、蠅災、畜疫之災、瘡災、雹災、蝗災與黑暗之災。神在埃及降災,一是為了使以色列民族可以脫離埃及人的奴役,二是為了向埃及展現自己強大的主權與神力。

點此看電影蛙雨片段

讀過聖經的人看到這部電影的結尾而聯想起蛙災,並不教人意外,不過Anderson卻表示他在編寫劇本時,並不知道聖經裡頭曾經提及蛙災,他是讀了專寫神秘怪現象的作家Charles Fort的書「Book of the Damned」之後,才第一次聽說蛙雨這回事。後來,他開始研究青蛙的歷史,這才曉得原來早在羅馬時代,人們就把青蛙的身體健康、生長環境、肌膚紋理、外觀和溼潤度,當成判斷社會健康情形的標準。「青蛙是人類的晴雨計。我們污染自己,我們殺害自己,而青蛙如實的告訴我們,因為牠們不是生病了就是走樣了。」看起來,在羅馬人的眼中,青蛙是可做為人類鏡子的潔淨生物,但在耶和華的眼中,青蛙卻是用來讓埃及人噁心嘔吐的武器。

歷史上有許多被記載下來的蛙雨事件(只是網路資料,未經查証),先大致列舉如下:
1749年,某夏季午後,拿破崙軍隊駐紮在法國北部的一些官兵,目睹了半小時左右的蟾蜍雨,一位長官和幾名士兵競相拿出潔白的手帕,仰天張開,接到了有許多留有尾巴的小蟾蜍。
  • 1846年,一艘船駛進英吉利海峽,一陣風雨過後,甲板上落有無數青蛙。
  • 1873年,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在暴風雨中,從天上降下許多青蛙。
  • 1901年七月,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明尼亞波利市,在四個街區裡降下大量的青蛙和蟾蜍,堆積了有足足三吋之厚,厚到人們無法自由的行動。
  • 1902年,居住在英國西部的Gertrude Griffin和母親外出散步時,見到天降蛙雨。
  • 1913年九月六日早上,墨西哥人民正準備開始工作之際,數十萬隻青蛙突然從天而降,地上的青蛙大多支離破碎,小部份則是奄奄一息。
  • 1939年八月二日,加拿大安大略亞歷山大也下了一場蛙雨。
  • 1954年七月十二日,英國伯明罕城內遍地是隨雨落下的幼蛙,最多處每平方公尺即有90-110隻之多。
  • 1960年三月一日下午,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的土倫地區,在烏雲翻滾與雷鳴之後降下蛙雨。
  • 1981年五月某日清晨,希臘南部Naphlion的居民被從天而降的青蛙給驚醒,青蛙掉在樹上,再彈落到街上。經証實,此青蛙種類源自北非。
  • 1983年五月十一日下午兩點左右,中國河南省桐柏縣彭莊降下蛙雨,每平方公尺約百隻。
  • 1995年,英格蘭雪菲爾居民Nellie Straw為了度假而與家人開車經過蘇格蘭,他們遇到猛烈的暴風雨,風雨中,數百隻天上降下的青蛙擊中了他們的車子。
  • 1997年六月晚上,墨西哥Villa Angel Flores降下蟾蜍雨。
  • 2004年四月中旬,廣州霽嶺村下了一場蛙雨。村裡各個角落爬滿疊了好幾層的癩蛤蟆,一起風,牠們便順著風跳進民宅。村民用掃把拍打,打掃出的死蛤蟆裝滿好幾個垃圾筒,最後是倒進魚池當了魚餌。
大多數蛙雨的起因都被解釋為龍捲風。學者多半宣稱,是龍捲風或水龍捲將水裡的生物捲起來一路挾帶,只要風力減弱,魚啦、青蛙啦、蝦子啦這些生物,就會像雨一樣啪搭啪搭地往下掉。但也有科學家表示,某些突然降下的生物,距離推測出來的「出發地點」太遠,是龍捲風移動範圍所未能及的,而且也有資料顯示,蛙雨裡的青蛙種類總是某特定幾種(全世界可是有三千五百多種蛙哩!),因此,就有青蛙乃上帝「無中生有」(ex nihilo),以及青蛙被神秘磁場吸入另一空間,再於某種指定狀態下被拋回此間的說法出現。在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裡,有位能和貓溝通的中田先生。小說中,他是個曾進出過「那裡」(可能是指靈界或異次元空間)的人,雖然腦袋不太靈光,但卻能讓天空掉下螞蝗或沙丁魚之類黏呼呼的東西。這種情形,和後者倒是有幾分相似。

順道一提,About網站曾經針對諸多怪雨事件的發生原因做了一個網友票選,在近一千四百多票中,認為是氣候異常(例如龍捲風)造成的佔五成四;認為是地球以外的某種影響造成的佔百分之八;認為是多次元相互或時空移轉現象(interdimensional)造成的佔一成九;完全沒有頭緒的則是佔一成七。我個人相信,大部份的起因是龍捲風,而其他謎樣的部份,應該和「隔空抓藥」的原理差不多,已經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interdimensional跨次元問題了。嗯。

星期一, 5月 09, 2005

五百年前是一家?


在網友一篇關於劈腿老藝人自殺的文章上,撇見十五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荷蘭畫家魏登(Rogier van der Weyden)的祭壇畫作「最後的審判」(Altarpiece of the Last Judgement)局部,發現畫中拿秤審判靈魂的大天使米迦勒,與在「戀人絮語」中飾演「煩惱」的陳立華極為神似。當時畫家臨摹的模特兒,五百多年後不曉得是不是投胎到台灣來了?!

星期四, 4月 28, 2005

當知識失去價值

大前研一在新作「思考的技術」中提到:「不管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在新世界懶於求知的人沒有生存的空間。」這裡的「求知」,指的不僅僅是求得知識,同時也是運用邏輯思考能力以洞悉問題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案的過程。

前幾天讀到一位博士生blogger的文章,他在受託為請假的指導教授代課時,發現學生們幾乎人手一台可無線上網的手提電腦,有人看似在寫作業,有人擺明在打online game,學生們彷彿把台上的老師當空氣。博士生一怒之下點名一位上課不專心的同學起來回答問題,怎料學生只花了三秒鐘打開瀏覽器問google大神,便就著搜尋結果侃侃而談,還贏得在座同學們的熱烈掌聲。

這讓我想起「駭客任務」裡的崔妮蒂。她在虛擬世界(也就是我們自以為真實、但其實是由母體所操控的虛擬世界)裡為了營救命在旦夕的尼歐,決定利用眼前的直昇機帶著尼歐逃離現場。不會駕駛直昇機的崔妮蒂,打了通電話回真實世界,請夥伴為她輸入直昇機的駕駛程式,不一會兒,她便駕著直昇機順利帶走尼歐。據中國時報報導,日本新力公司已提出一項將資訊直接輸入電腦的構想,甚至也已經為這個構想取得了專利。也許十幾二十年後,我們只要買晶片往腦袋裡上傳資料即可,多出來的十餘年求學時光可以拿去做更有效的利用。

可是,這也是問題所在。一來,有財力的人,現在可以隨時無線上網取得資料,未來還可以購買大量的知識晶片;但沒有錢的人,現在已埋下起跑點不平等的競爭差距,未來,大概仍只能以有限的預算換取基本的常識。除非,政府願意將所有的晶片當成疫苗一樣,不分族群、階級、經濟能力,挪用國家預算為全體人民接種。二來,當全體人民都有了不相上下的知識水平時,思考力就會展現它極大的重要性。回頭想想,我們學生時代的老師、工作後的歷任上司以及領導國家的政府官員們,充其量不過是比當時的我們,擁有較多的知識與經驗,才能處在他們所處的位置。當知識和經驗化為人人隨插即用的晶片,知識和經驗也就完全失去了價值。

那麼,到了那個時候,那些還嚷著「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前輩們,又該如何自處呢?大前研一說:「日本的企業往往是由依據過去經驗法則、過去成功經驗所產生的『迷戀』,來經營整個企業。…新經濟是呈倍數形態的,所以由思考力的差距所造成的經濟能力差距,也是呈倍數的,而且金流是從全世界流入無國界的世界裡。因此,新時代是個會因思考力而造成極大落差的時代。換句話說,新時代是個『思考力差距化』的時代。」的確是如此啊!倚老賣老的教師們、自作聰明的上司們與習慣愚民的統治階層,都將在知識與經驗的取得障礙已逐漸扁平化的新世界中喪失生存的空間。

至於那些只曉得靠Google快速取得答案,卻不知思考的人,在未來的知識晶片革命後,或許會淪為查號台般的存在吧!

PS. 寫完碰巧看到工頭堅寫的這篇【我在忙什麼】之金犢獎評審小記,沒錯!文中感想部份所提到的第一點,就是本文最後一段的實例。

星期三, 1月 19, 2005

另一個自己

村上春樹在《人造衛星情人》與《海邊的卡夫卡》中,對「生靈」這回事曾經有所著墨。前者是女主角妙妙在摩天輪中眺望遠方,竟看見遠處住所裡的自己,因而震撼過度一夕白髮;後者是男主角田村卡夫卡在甲村圖書館中,遇見並愛上了實際上已是個中年女子,夜半卻以十五歲樣貌現身的佐伯小姐。

日本小說裡出現生靈事件似乎不是太稀奇的事情,早在十一世紀初,紫式部便在《源氏物語》裡寫雙面維若妮卡過生靈作祟的故事。《源氏物語》為日本三大女流文學之一,文長百萬字,登場人物達數百,素有「日本紅樓夢」之稱。故事主人翁源氏公子相當俊美,閱女無數,在「葵」這一帖中,描述的便是源氏、葵姬與六條妃子之間的互動。當時葵姬懷有身孕,六條妃子因爭奪車位與她結下樑子,事後一股怨念化為生靈附在葵姬身上,最後令葵姬於產後猝死。這段故事後來被三島由紀夫改寫為劇本「葵上」。

這種被日本人稱為「生靈」的分身,在德文和英文中也有「doppelganger」與「wraith」、「fetch」等意思相仿的單字。所謂的doppelganger指的是每個人如影隨形的自體分身,這玩意平時是隱形的,唯有本尊自己看得到,但貓狗則不在此限。分身會給本尊提供忠告,但也會受本尊影響;而wraith與fetch指的則是臨終前出現的生靈。據說看到doppelganger會招致不幸,以下幾個事件或許可以做為佐証:
  • 英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看到自己的分身躺在她的床上,沒過多久她就駕崩了。
  • 十六世紀英國詩人John Donne時常寫作超自然題材。他在巴黎時曾見到妻子的分身,而且手上抱著新生兒。當時Donne的老婆懷孕,但分身的神情看起來充滿哀傷,後來他才明白當時她老婆正產下死胎。
  • 英國浪漫派詩人雪萊在義大利遇見自己的分身靜靜地指著地中海。不久後,就在1822年的三十歲生日前夕,他因船難在地中海溺斃。
  • 法國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在死前不久聲稱見到自己的分身走進房裡,坐在自己對面,還唸出自己先前所寫的作品。
儘管doppelganger據聞只有本尊自己見得著,但也有本尊渾然不覺,但周遭人士給嚇得半死的例子,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十九世紀的法國女教師Emilie Sag?e。平行宇宙1845年,時年三十二歲的艾蜜莉任教於Pensionat von Neuwelcke女校,她的分身曾經在學生面前公然出現過好幾次。有天上課時艾蜜莉正在黑板上寫字,她的分身忽然浮現,而且動作一模一樣,只差手裡沒拿根粉筆。這個事件被班上共十三名學生目擊;另一次則是有天晚上用餐時,艾蜜莉的分身站在她身後,模仿她的一舉一動,但手裡照樣沒拿餐具。

艾蜜莉的分身不僅會亦步亦趨地模仿,也能個別行動,也就是具有「bilocation」(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的能力。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案例,1846年夏天發生在全校四十二個女學生面前,當時學生們在長桌旁坐定後正準備開始上縫紉課。她們清楚地看見艾蜜莉在花園裡採花,另一位老師則在教室裡監督著大夥兒的學習。後來老師離開教室去找校長談話,艾蜜莉的分身立刻坐上那位老師的椅子,但真正的艾蜜莉卻仍在花園裡頭。學生們發現當分身靜靜坐著的同時,花園裡的本尊看來似乎很累。課堂上兩個膽子較大的女生走上前去觸摸分身,卻感受到它周圍的空氣中有一股阻力。有個女孩直接走過桌椅之間穿越分身,但它仍然聞風不動,接著便逐漸消失。艾蜜莉表示她從未見過自己的分身,每次有人告訴她分身出現時,她總是感到虛脫與疲憊,而且臉色也變得蒼白。由於怪異現象令師生與家長不堪其擾,學生的入學率也愈來愈低(從四十二個減少為十二個),因此校長不得不在她到任後的一年半時將她解雇,以恢復校園的平靜。 

以上分身越多、本尊越衰弱的情形,有點類似李連杰所主演的「救世主」。這部電影的靈感應是來自由量子力學所發展出的「平行宇宙」概念。故事描述在未來,每個平行宇宙中都存在著自己的分身,每當一個分身死亡,其體內的能量就會平均分散到其餘的分身上。如果所有平行小宇宙中的分身都死亡,僅剩的最後一人,體內的能量就可以讓他呼風喚雨、統治整個宇宙,而李連杰飾演的就是一個反抗試圖殺死自己以統治宇宙的邪惡分身的洛城刑警。如果艾蜜莉有辦法除掉自己的分身,或許也不會搞到元神耗弱。

然而,歷史上也發生過遇著自己的分身卻安然無恙的例子。十八世紀德國詩人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有次駕車前往法國的Drusenheim,不料對向車道迎面而來的竟是另一個自己,而且穿著灰色滾著金邊的西裝。八年後他再度行經那條路,但走的是反方向,那時他忽然意識到自己穿著的正是灰色滾著金邊的西裝!或許,八年前的詩人預見了未來的自己,也或許,那只是平行宇宙交疊下的一個偶然與巧合。

星期一, 12月 13, 2004

聽死人在說話

電影「鬼訊號」(White Noise)的預告片最近開始在媒體上曝光,片尾提及的AAVEP網站引發不少友人好奇,因此我決定做番小小的研究,並將譯文與個人心得寫在這兒供大家參考。

什麼是EVP?

首先要解釋一下何謂「EVP」。所謂EVP乃「Electronic Voice Phenomena」(電聲現象)的縮寫,指的是在任何接收/錄製媒介──磁帶、數位錄音機、收音機,甚至是電腦或電話──上,所捕捉到的預期外的聲響或聲音。自從上述媒介問世以來,這種聲響在世界各地便一直存在著。在EVP以外還有一個名詞叫「ITC」,意思是「Instrumental Transcommunication」(姑且暫譯為「儀器輔助式通靈」),泛指任何運用科技捕捉到的預期外的聲音或影像,當然也包含EVP在內。在許多試圖解釋這些現象的假說之中,「Survival Hypothesis」(生存假說)是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回答。

1982年,Sarah Estep成立了「AA-EVP」(American Association EVP),也就是美國EVP協會,現任的總裁是Tom & Lisa Butler。誠如Butler夫婦在著作「There Is No Death and There Are No Dead」所描述:「…EVP是被收集在數位或類比錄音媒介上的預期外的聲音,現今的物理原理無法做出解釋。它們普遍出現在世界各地,實驗者可以在任何環境下,用任何一種可以錄下人聲頻率的裝備收集它們。事實上,它們會因為實驗者、錄音環境與技巧的改變而有所不同。通曉多種語言的人收集到的EVP,通常混合了他們說的各種語言。有紮實音樂素養的人,則多半會錄到比話語更多的歌唱片斷。」他們更表示:「請將EVP視為一種與已經不居住在物質世界的人們直接溝通的形式。EVP與ITC接收了來自存在體的資訊,顯示我們也能接受來自地球以外的訊息。這些存在體說明了他們居住在我們認為的現實以外的次元。」

AA-EVP的成員藉由錄音機、電話、電視、電腦與攝影機,錄下許多死去親友的超自然聲音、影像與訊息。「生存假說」解釋道,我們是非物質的存在體,我們可以存在於現實的物質面,是因為我們擁有軀體,但當軀體死亡,我們,即「自我」,就會轉向非物質的現實。然而,即使這些訊息的真實性可以被証實,來源卻不可知。有鑑於此,AA-EVP的研究目標之一,便是試圖解開此來源之謎,並瞭解這個現象的成因。

怎麼錄EVP?

以上譯文頗為饒舌,其實「生存假說」幾乎等同於東方人所謂的「輪迴」,而EVP錄到便是靈魂或靈體的聲音。那要怎樣才能錄到靈魂的聲音呢?AA-EVP的網站上有技巧教學。

首先,準備一支Panasonic RR-DR60 IC Recorder(即錄音筆)或是Sony ICD-B7,這是網站會員們最為推薦的型號(當然,堅持用很「old school」的錄音機與錄音帶的人也不在少數)。將錄製的長度設為最大值,能錄多久就錄多久。如果錄製的環境太安靜,可以加上背景噪音,例如電風扇運轉或收音機天線受到干擾的聲音,如此一來可以增加泛音,讓錄到的聲音更容易被「濾」出來。

錄音一開始,網站上建議實驗者先來段祈禱辭與自我介紹,並邀請另一個世界的存在體前來參加。實驗者可以提問,但是在問題與問題之間,記得留下空檔讓靈界的朋友回答。有經驗的前輩指出,通常一按下錄音鍵,存在體就會迅速地聚攏過來。只要倒帶重複聆聽幾次,漸漸就會聽出端倪。此外,網站也推薦對電腦較為上手的實驗者將聲音檔輸入電腦,並利用聲音剪輯軟體(例如Cool Edit)中的「倒轉、增強、複製、剪掉、貼上、濾鏡、雜訊抑制」等功能進行聲音的過濾,至於會玩出什麼結果,就看緣份和個人造化啦。

如何聽出EVP?

AA-EVP的前輩表示,EVP有下列兩種特色:
1. 很容易分辦出聲音的男、女、老、少。
2. 句子通常少於兩秒鐘,裡頭多半只有兩到四個字,而且說的速度很快。

Sarah Estep曾為EVP的品質做了以下分級:
A級-不用耳機就能聽見訊息,而且人們認同這則訊息的內容。
B級-需要耳機才能辨識出訊息的內容,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則訊息。
C級-需要耳機,聲音通常需增強或過濾,其他人很少能夠聽出訊息。

想學習更多EVP錄製技巧的人,可以參考這個網頁
想聽前輩錄到的、來自親人的EVP,請到這個網址

星期二, 6月 29, 2004

時光旅行的可能性

如何建造時光機」一書的作者是澳洲雪梨麥夸利大學太空生物學中心的教授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他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宇宙論和量子力場理論,尤其是黑洞和宇宙起源。這本書提到如何建造一個可穿越的蛀孔(wormhole,亦譯為蟲洞)並將之變為時光機的方法,即先準備對撞機(collider)與內爆機(imploder)製造出蛀孔,再以能夠產生負能量的膨脹機(inflator)撐大蛀孔,以便讓太空人在通行時不至於被重力拉成麵條狀,最後再運用孿生子效應,以時差機(differentiator)建立蛀孔入口與出口兩端永久的時間差距。

關於時光旅行和回到過去的主題,好萊塢一直以來著墨甚多,我印象所及的大概就有「似曾相識」、「回到未來」、「接觸未來」、「扭轉未來」、「黑洞頻率」、「時光機器」、「索拉力星」、「穿越時空愛上你」和「蝴蝶效應」,而近期上映的「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裡,哈利和妙麗也運用時空轉換器回到過去,拯救了待宰的鷹馬與天狼星布萊克。不過這些故事大抵上都存在著因果謬誤,也就是不符合時間迴圈的限制,除非如書中所提,以「多重宇宙」的理論加以合理化。

所謂的「多重宇宙」指的是,「在無限多的平行宇宙中,每個可能發生的量子事件都會在某個宇宙中發生。在某個宇宙中,你身上的某些原子位置稍稍不同;在另一個宇宙中,甘迺迪總統沒有被暗殺;還有一個宇宙中根本沒有地球的存在…等等。每個可能的宇宙會存在某個地方,這些地方並不在外太空,而是與我的空間與時間『並存』(所以稱為『平行』宇宙)。在其他無以計數的宇宙裡都有你的存在,每個你都感覺自己是獨一無二,並認定自己活在唯一的真實裡。」根據科學家德其的說法,當時光旅客干擾歷史時,宇宙會分叉成兩個量子力學的多種宇宙,如此即可自然解決時間迴圈被破壞的因果問題。

以上的說法讓我想起一部由小叮噹作者藤子不二雄編劇,工藤靜香與清水美砂主演的電影「未來的記憶」。故事敘述一個事業愛情皆不得志的漫畫家納戶游子,十年前因與出版社編輯相約見面卻遲到,因而使作品喪失了被連載的機會。當年的耶誕夜,她與一名在路旁擺攤算命的平凡家庭主婦金江銀子一見如故,隔日竟意外死亡並回到十年前遲到的那天,且遇見了同樣回到十年前的銀子,兩個女人於是憑著對未來的記憶而大發利市。

根據美國精神科醫師魏斯在「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一書中的說法,每個人的每一生都有個待學習的課題,如果不及格就得重修。他的比喻是,這就像將一顆鑽石的某個切割面磨光後,才有資格磨亮另一個切割面,而這個過程將一直持續到鑽石閃閃發亮為止。「未來的記憶」就是這麼一部電影。儘管游子和銀子藉著「先見之明」投資、投稿而獲得名利,但在情感的處理上仍有缺陷,因此她們連續三世在同一天因為意外身亡而重回十年前,直到她們心態改變並修畢該世的課題,人生才得以繼續往下走(劇情和「今天暫時停止」有些許類似)。

這不斷重複的十年,感覺上像另一種時間迴圈。難道這兩名女子的人生在不斷重複、不斷干擾歷史的同時,別人的人生是呈靜止狀態嗎?如果套用「多重宇宙」的理論,這劇情似乎就說得過去了。嗯,扯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