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4月 28, 2005

當知識失去價值

大前研一在新作「思考的技術」中提到:「不管選擇什麼樣的人生,在新世界懶於求知的人沒有生存的空間。」這裡的「求知」,指的不僅僅是求得知識,同時也是運用邏輯思考能力以洞悉問題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案的過程。

前幾天讀到一位博士生blogger的文章,他在受託為請假的指導教授代課時,發現學生們幾乎人手一台可無線上網的手提電腦,有人看似在寫作業,有人擺明在打online game,學生們彷彿把台上的老師當空氣。博士生一怒之下點名一位上課不專心的同學起來回答問題,怎料學生只花了三秒鐘打開瀏覽器問google大神,便就著搜尋結果侃侃而談,還贏得在座同學們的熱烈掌聲。

這讓我想起「駭客任務」裡的崔妮蒂。她在虛擬世界(也就是我們自以為真實、但其實是由母體所操控的虛擬世界)裡為了營救命在旦夕的尼歐,決定利用眼前的直昇機帶著尼歐逃離現場。不會駕駛直昇機的崔妮蒂,打了通電話回真實世界,請夥伴為她輸入直昇機的駕駛程式,不一會兒,她便駕著直昇機順利帶走尼歐。據中國時報報導,日本新力公司已提出一項將資訊直接輸入電腦的構想,甚至也已經為這個構想取得了專利。也許十幾二十年後,我們只要買晶片往腦袋裡上傳資料即可,多出來的十餘年求學時光可以拿去做更有效的利用。

可是,這也是問題所在。一來,有財力的人,現在可以隨時無線上網取得資料,未來還可以購買大量的知識晶片;但沒有錢的人,現在已埋下起跑點不平等的競爭差距,未來,大概仍只能以有限的預算換取基本的常識。除非,政府願意將所有的晶片當成疫苗一樣,不分族群、階級、經濟能力,挪用國家預算為全體人民接種。二來,當全體人民都有了不相上下的知識水平時,思考力就會展現它極大的重要性。回頭想想,我們學生時代的老師、工作後的歷任上司以及領導國家的政府官員們,充其量不過是比當時的我們,擁有較多的知識與經驗,才能處在他們所處的位置。當知識和經驗化為人人隨插即用的晶片,知識和經驗也就完全失去了價值。

那麼,到了那個時候,那些還嚷著「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前輩們,又該如何自處呢?大前研一說:「日本的企業往往是由依據過去經驗法則、過去成功經驗所產生的『迷戀』,來經營整個企業。…新經濟是呈倍數形態的,所以由思考力的差距所造成的經濟能力差距,也是呈倍數的,而且金流是從全世界流入無國界的世界裡。因此,新時代是個會因思考力而造成極大落差的時代。換句話說,新時代是個『思考力差距化』的時代。」的確是如此啊!倚老賣老的教師們、自作聰明的上司們與習慣愚民的統治階層,都將在知識與經驗的取得障礙已逐漸扁平化的新世界中喪失生存的空間。

至於那些只曉得靠Google快速取得答案,卻不知思考的人,在未來的知識晶片革命後,或許會淪為查號台般的存在吧!

PS. 寫完碰巧看到工頭堅寫的這篇【我在忙什麼】之金犢獎評審小記,沒錯!文中感想部份所提到的第一點,就是本文最後一段的實例。

星期日, 4月 03, 2005

音樂史料出土!

前些天整理檔案夾,發現了一堆十幾年前的珍貴「史料」。其中有1989年「台北新音樂節」的節目本事、第二屆(1989年)與第四屆(1991年)「熱門流行音樂大賽全國總決賽」的比賽團體簡介小冊,以及一大疊外籍藝人訪華演唱會的票根。對照今昔,有些地方還真是頗有意思。

回想起來,1989年時我還在唸高二。對當時的高中生來說,最紅的約會場所就屬台北車站對面的「流行頻道FM Station」了。雖然這個名字聽起來很蠢,但還在喝「輕鬆小品」、聽細胞出版的「排行速報」的我們,哪有可能明白自台北新音樂節本事己的蠢?因此無論打算結夥去任何地方,之前一概先約在流行頻道碰面。而我,就是在那兒拿到了「台北新音樂節」的節目本事。印象中,我站在路旁聽完了整場演出,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除了Billboard Top 10以外,竟也有這種怪怪的音樂存在。可以想見,我那時是多麼俗不可耐的一個台妹。

其實,由「搖滾客」(原名為:搖滾客音樂資訊月刊雜誌社,真是落落長!)所主辦的「台北新音樂節」(Taipei New Music Seminar),在1989年已經是第三次舉辦。老闆任將達在錯字一堆的本事前言中提到:「今年我們非常榮幸能有九組各種不同音樂風貌的工作伙伴加入我們,他們雖然都未有個人作品問市,但是已得到本地及香港兩地的音樂工作者及市場的垂青,相信不久的將來必是大將之材。」

阿達所言不假,那場「完全走調演唱會」中登場的音樂工作者,如周志華五百葉樹茵、成藍(史辰藍)、「青銅時代」、「非洲臭鹹魚」…等,不管是專輯抑或合輯,後來幾乎都有錄音室作品推出,而當時還在「台北樂器」教吉他的五百(後來變成了「伍佰」),幾年後更是成了本土搖滾天王。不過伍百當年的造型實在有夠「本土」,他簽進波麗佳音發片後雖然摘掉了眼鏡,但土味依舊,直到加入魔岩,在造型上才有比較顯著的改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走英式搖滾路線的「青銅時代」,團中的鍵盤手Fish和鼓手何紀綱(Joe Ho),後來都成了Spin的DJ,且如今仍活躍於club DJ圈中。

儘管唸的是升學高中,面臨聯考壓力,但當年的我還是卯起來學打鼓,因為我完全陷入組band的狂熱當中,至於為何會熱音賽小冊子選擇打鼓,原因有二:一是練團時我只要帶鼓棒不用扛樂器,二是我一點樂理和合弦都不懂,沒辦法學其他的。嗯,相當白濫是吧?不過後來我放棄的原因也一樣白濫,那就是我怕小腿變粗!總之,1989年有另一場叫做「第二屆熱門流行音樂大賽」(Band Explosion ‘89)的活動,基於想去「觀摩」一下的心情,我也約了同學一道去看。

第一屆熱音賽捧出了號稱「台灣Air Supply」的張雨生(玩Metal的人被冠上這種封號一定超悶吧!?),因此第二屆報名參賽的樂團相當多。總決賽的地點選在北一女的體育館,策劃單位是「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主辦單位之一是「財團法人中國青少年輔導基金會」,而製作單位則是「大學城製作中心」,現在光是看到這些名稱就想發笑。

單色印刷的小冊子裡頭,印了北中南各地入圍樂團的介紹,其中編號一號的「藍色精靈」樂團,鍵盤手是侯志堅、鼓手是黃邁可,前者隔年成為「東方快車」的一員,目前活躍於廣告配樂界;後者則是現在當紅的「信樂團」的黑人鼓手。製作單位為比賽安排了涂(其實正確的涂字左邊只有兩點,但是我打不出這個字,orz)佩岑和邰正宵當主持人,評審團共計有:吳楚楚、陶曉清、孫建平、郭宗韶、黃瑞豐、游正彥、鈕大可等七人。不過,孫建平是1991年才開始製作「音樂磁場」的,所以當時會被列在評審團之列倒還不算太奇怪,by the way,後來涂佩岑也成了「音樂磁場」的一員。

為了給評審討論和投票的時間,製作單位貼心安排了表演節目,該屆的特別來賓包括:趙傳和「紅十字」合唱團、當時剛推出專輯現在早就不見蛋的麗婷、後來被飛碟唱片改名成「鐵之女」活生生給笨企劃糟踏掉的女子樂團「Heavy Chains」,以及前一屆獲得冠軍、主唱為張雨生的樂團「Metal Kids」。如今,這票人馬沒有一個還在當今樂壇存活。

時隔兩年,1991年第四屆熱音賽的簡介小冊已是彩色印刷。主辦、協辦與製作單位大抵相同,但這回教育部和文建會都掛名指導單位,主持人則是請到「繞著地球跑」的謝佳勳來擔綱,妙!在這屆的參賽團體中,當時仍是政大學生的陳珊妮,以一首創作曲「The Lie Detector」,率領同名樂團奪得「佳作創作獎」,不過我想全場最糗的,當屬走Metal風格想大秀技巧的「正負合唱團」,因為他們很丟臉的僅拿下「最佳服裝獎」,想必回校後是立刻成為同學們的笑柄了吧。此外,這屆的特別來賓也屬怪異組合,三組人馬分別是:湊和了頭兩屆得獎樂手所組成的「東方快車」、留著妹妹頭的我高中時怎麼這麼會花錢!?玉女歌手蘇慧倫,以及以「一人樂團」身份現身的新人黃大煒。現在,前兩攤解散的解散、退隱的退隱,倒是黃大煒每隔幾年仍然斷斷續續有作品問世。

提到那一大疊演唱會門票才是真正有意思。那年頭的演唱會入場券都是主辦單位自己印刷的,每一張的設計和尺寸都不盡相同,不像現在委託售票系統販售的門票,全長得一個樣子,一點特色也沒有。當年余光辦的演唱會(Paul Young、「Air Supply」、「Hall & Oates」),可能是為了省錢,票都是印成單色或雙色的,只有Tina Turner和「Europe」那兩場,想必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分別贊助了不少錢,才稀奇的印成了彩色的。上述由余光主辦的演唱會,舉辦場地都選在台北市立體育場,「Duran Duran」那場更是勁爆的選在榮星花園,但天王唱片主辦的「Cyndi Lauper」與「Chicago」演唱會,地點則是很「另類」的選在「信義快樂廣場」,票面上對這個地點的敘述如下:「台北世貿中心旁,信義快樂廣場(忠孝東路五段)」。有意思吧?現在地價高的嚇人的信義區精華地段,當時可是一片長著零星草皮的空地呢!以上,就是今天的懷舊小故事。

延伸聆聽:史辰蘭 / 在自己的房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