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設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設計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六, 6月 09, 2007

Eames 100 週年回顧特展記實

Charles & Ray Eames夫婦在傢俱設計史上的崇高地位無庸置疑。今年是Charles Eames的100歲冥誕,配合這個時間點,Eames基金會特別與台灣的傢俱代理商合作,於誠品信義店六樓舉辦了「Charles Eames一百週年回顧特展」,展出時間是2007/06/08至2007/06/17。昨天下午我搶到頭香進場參觀,並且緊接著聽了一場由Eames夫婦的孫子、同時也時Eames基金會總監,以及「Eames Primer」這本書的作者-Eames Demetrios所帶來的演說。

老實說展出內容有點教人失望,畢竟過去曾從日本媒體上得知,日本的Eames特展除了傢俱、影片、玩具、文史之外,還包括向當地頂尖收藏者借展的Eames骨董傢俱,而台灣的展出會場卻只有由代理商提供展示的簇新商品(還漏掉了名椅La Chaise),而且各項經典單品也只是簡單地擱在包裝紙箱的四週,稍嫌陽春了些。不過有機會觀賞幾部Eames夫婦拍攝的短片,並且試躺了真正的Lounge Chair & Ottoman,也算是不虛此行啦。

其實現場除了有兩組名導演馬丁史柯西斯、蘋果電腦總裁賈伯斯、全球首富比爾蓋茲、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先生都有收藏的Lounge Chair & Ottoman,以及LCWLCMRARDARDSRDKRDSWDSX、PAC、DAXDAW等膠合版/塑料/金屬單椅、Aluminum Group等皮製單椅、Walnut板凳、FSW木製屏風、Eames SofaEames Chaise等等似乎剛拆封的全新單品之外,我自認最值得關注的展品,還是懸吊在展場上空的幾十具骨董膠合板腿形支架,以及2007年的新產品-天藍色與鵝黃色的LCW單椅。

據Demetrios說,膠合板腿部支架是Eames夫婦為二次大戰傷兵所特別設計的。當年的傷兵原本使用的是金屬支架,它不僅重,而且傷兵的斷肢在接觸到支架時也會痛,因此,當時正努力研發膠合版熱模塑形技術的Eames夫婦,便為傷兵精心設計了這個造形流線、重量減輕許多的膠合版支架,前後共計製作了十五萬組。傷兵不再使用後,這些支架多數已遭銷毀,後來經Eames基金會四處蒐羅,我們才能在展覽現場見到這些現今僅存的少數支架。

至於六月下旬即將面世的天藍色與嫩黃色LCW木料膠合板單椅,則是當年Eames夫婦礙於當時科技無法大量產製的顏色,現在經由後代子孫與Herman Miller公司的協助,消費者終於擁有了更多的選擇。Demetrios表示這兩把未上市椅,是除了紐約以外,全世界的首次公開展示。我個人覺得新的顏色簡直美呆,天藍色的LCW,儼然已名列我最想收藏的傢俱清單之中。


Demetrios本人十分親切、不端架子,而且演講內容也相當生動活潑,只可惜擔任現場口譯的先生專業知識不足,有許多關鍵字不是沒被提到,就是在中譯時直接被省略。Demetrios提到了許多Eames夫婦在設計產品時的理念,其中他們最在意的便是「主客關係」(Guest & Host Relationships),因為他們總是試圖以主人的角度,儘可能設計出最令消費者,也就是客人,感到最舒適、滿意而且價格合理的產品。此外,Eames夫婦也認為,設計師所做的事情,不該只是畫出美美的草圖丟給工廠,要別人執行出來,因為製作流程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各個細部環節,都應該是設計的一部份。

常有設計師抱怨設計時受到諸多約束,Eames的觀點則不然,他們認為「設計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賴於約束,而且是所有約束的總合。…包括價格、尺寸、力度、平衡、外表、時間等等約束。」而最重要的,便是自己動手解決。Eames夫婦對玩具的製作也相當有興趣,而之所以會著手設計玩具,也是因為想替自己、家人與朋友們製作有趣的玩具,而將使這些作品變得實用的作法,就是大量製造,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誕生於1952年的「紙牌屋」(House of Cards)。

Eames對「設計風格」的看法也相當特別。他認為就某種意義上而言,「What gives a work of craft it's personal style is usually where it failed to solve the problem, rather than where it solved.」(一件工藝品流露出個人風格的部份,往往是問題無法解決的部份,而非問題已經解決的部份。)他也表示,「別去想其他的傢伙要什麼,而是要明白一個事實,就是當我們自認在某些時候和某些狀態與他人不同時,實際上我們彼此間的相似之處較不同之處該死的多上許多,何況比起樹或石頭,我們人與人之間也顯得更為相似。」

對於Eames的作品,我之前較為關注的僅有傢俱,雖然知道他們曾經拍過一百多部影片,可是我一部也沒看過。不過聽了Demetrios的演講我才曉得,其實我看過其中最知名的一部,只不過我從不曉得原來我在台北市立天文台觀賞的那部短短九分鐘,畫面從一個男人的手,zoom out到10的1次方、10的2次方…到10的25次方;畫面縮回男人的手之後,再一路zoom in到10的-18次方的影片,竟是Eames夫婦1977年時在工作室裡埋首製作出來的矌世鉅作「Powers of Ten」(十的力量)。Demetrios說,自此以後,任何從外太空zoom in到細微處(相反亦然)的拍攝手法,都被稱之為「Powers of Ten shot」,他還舉了「MIB星際戰警」的片尾為例。


而做為設計大師的孫子,Demetrios表示祖父母常帶來出人意表的驚奇。例如:Eames夫婦曾經從莫斯科捎了一封圖畫信(如圖)給他們幾個小兄妹,讓他們解字謎,於是,一件極為普通的事情,也能因為可愛的創意變得份外有意思。各位不妨也來猜猜信裡頭說了些什麼。答案稍後再公佈!

展覽資訊

Charles Eames一百週年回顧特展
時間:6/08~6/17
地點:誠品信義店6F展演廳(台北市松高路11號六樓)
主辦單位:Eames基金會、Herman Miller、雅浩家具

星期一, 12月 25, 2006

Verner Panton 經典傢俱展

乍看像漁夫的維諾潘頓(Verner Panton),是丹麥知名的建築師和傢俱設計師,早年曾經在Arne Jacobsen的工作室工作。他打破北歐傳統工藝的束縛,運用鮮艷的色彩和嶄新的素材,開發出充滿想像力的傢俱和燈飾。S形的潘頓椅(Panton Chair)是他最具知名度的作品,至於可容納好幾人的大型Living Tower,即便在今日看來也仍然教人覺得前衛。

11月18日起,Panton的120餘件經典傢俱將在「TADA Center」(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展出至明年1月14日。趁著空檔,我和老公特別到台中朝聖,順便拍下了這次展出的內容,不過由於展場內部禁止使用閃光燈,有許多經典之作因為本人餓到手抖而被拍得模糊不清,實在可惜。哎,早知道我就帶腳架去了。如果高鐵能夠如期通車,我倒是不介意再下去拍它一次。

這次展出的作品裡,我認得出來的有孔雀椅(Peacock Chair)、小號椅(Trumpet Chair)、心形圓錐椅(Heart Cone Chair)、飛行椅(Flying)、模組椅(Modular Chair)…等等,大多數出現在相簿裡的單品,我都儘可能找出了相對應的品名,有興趣的讀者不妨點選圖檔做進一步的了解。至於此行最棒的體驗,大概就屬能實際進入Panton的大型作品「Visiona」,去享受那種奇妙又帶點魔幻色彩的空間感了。

以下兩個句子是取材自展場牆上的潘頓名言:
I have to exaggerate to make a point.
我必須夠誇張才能讓我的說法被注意。
One sits more comfortable on a colour that one likes.
椅子的顏色是自己喜歡的,坐起來就比較舒服。

附帶一提,其實Fantastic Plastic Machine(田中知之)的「Luxury」專輯封面(上圖),就是取材自Verner Panton的fabric作品。


以下是在Youtube上找到的「Verner Panton Visiona Video Tour」,很珍貴喔!


展出資訊
展覽日期:2006年11月18日-2007年01月14日
主辦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威察設計博物館 Vitra Design Museum
展覽地點:TADA Center(台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B11國際展演館
展覽地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聯絡電話:(04)2229-5848

星期日, 10月 24, 2004

野口勇:一切均是雕塑。

「一切均是雕塑。任何無阻礙的孕育於宇宙間的物質和想法,在我看來都是雕塑。」;「堅硬的玄武岩、花崗岩等於就是時間的凍結,他們活過比人類更野口勇傳記長遠的時代。整個地球是一個活雕塑,石頭則是這地球的皮膚和骨骼,我只是替石頭顯露出一層層的真實。」;「我們只能看見我們眼睛所想看見的,你的腦子裡有多少料 ,你就看得到多少東西。」by野口勇(Isamu Noguchi)。

不知怎的,國內關於野口勇的專門出版品並不多,反倒是大陸不僅發行了他的作品集,網站上也有許多關於他的消息與作品介紹,例如持續興建中的札幌MOERE沼公園、美國郵政總局推出他的紀念郵票,或是紐約長島的野口勇博物館由今年四月份延至六月份開放…等等。我個人相當喜愛他格局宏偉造形簡約的大型景觀雕塑,而他一生戲劇性的經歷與藝術家身份更可說是相得益彰。

野口勇的父親是以英文詩名聞英美兩地文壇的作家野口米次郎(Yone Noguchi),母親李奧妮吉爾莫兒(Leonie Gilmore)則是位美國作家,米次郎以英文寫作時得到她在編輯上的許多協助。李奧妮懷孕後米次郎不願負責回到日本,李奧妮遂於1904年在洛杉磯生下野口勇。1906年起美國西岸發生多起排日事件,李奧妮於是帶著三歲的兒子前往日本,怎料米次郎已經娶了日本老婆。被孤立的李奧妮在日本獨立撫養兒子,1918年又將他送往印第安納州唸中學。野口勇的雕塑1922年畢業後,野口勇同時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和達文西藝術學校就讀,天賦異秉的他很快掌握了傳統雕刻技巧,不久即在美國國家設計學院與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展出自己的作品。

野口勇擅於採用木頭、石頭、大理石、鋼鐵、竹子等各種材料,進行融合東西方文化傳統的雕塑、傢俱、庭園與景觀創作,直至1988年12月30日逝世為止,一生中獲獎無數。除了雕塑,他亦曾為著名編舞家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設計過舞台佈景,合作期間長達三十年。以日本和紙手工製作的「光之雕塑」(AKARI)系列紙燈,堪稱他最受歡迎的設計,細細的支架搭配上球形、幾何形的紙燈罩,讓藝術品也能以平實的價格深入一般人的居家空間。據報導,美國沙漠女畫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在她新墨西哥州Abiquiu居處的餐室裡,就吊著一個由野口勇所饋贈的AKARI白色紙燈。

1983年野口勇買下一個廢棄的製版工廠,並將它改裝成花木扶疏,可以用來燒製陶藝品且足以陳列大型雕刻作品的工作室暨展出空間,也就是今日的「野口勇博物館」。三年前該館封館,開始行為期兩年半、耗資1350萬美元的整修,今年六月份已經重開放。該館的網站消息表示,目前館內共區分為十三座畫廊,收藏有240餘件野口勇以石頭、金屬、木頭與黏土所製作的庭園景觀雕塑、舞台佈景設計,與知名的AKARI系列作品,而間或點綴以石雕作品的露天庭園裡,則是鋪滿了大量的花崗岩與玄武岩。野口勇的光之雕塑為慶祝野口勇百歲冥誕,目前「野口勇博物館」與「美國惠特尼美術館」均有大師作品的專題展出,有地緣之便的人不妨前往參觀。

除了創作生涯多采多姿,野口勇的感情生活也頗為精采。他曾是美國芭蕾舞者/編舞家/作家茹絲佩吉(Ruth Page,第一個與俄國芭蕾舞團團長狄亞基列夫共舞的美國舞者)、墨西哥畫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她的生平被拍成電影「揮灑烈愛Frida」)與法國作家安娜伊絲寧(Anais Nin,她和美國作家亨利米勒的一段情被拍成電影「第三情Henry & June」)的情人,也曾是中國四○年代大明星李香蘭(山口淑子,轉往好萊塢發展後改名為「山口雪莉」)的丈夫。想到芙烈達和安娜伊絲的性關係橫跨兩性,而亨利米勒與芙烈達的老公迪亞哥(Diego Rivera)也是淫亂的可以,我就覺得這些文人藝士還真不是普通人物。順道一提,傳聞芙烈達和歐姬芙也曾有過情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