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26, 2013

《零雜物》補充:送禮大哉問

日前有讀者來信詢問:「……家人畢竟還可以直來直往,然而令人困擾的還有台灣社會上禮義的禮尚往來。很想請教 Phyllis 通常是如何預防及處理這類棘手的送禮問題,例如: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免除他人的送禮行為或收禮期待?」

* * *

ㄟ....想「免除他人的送禮行為」,主要是因為他人送的禮物往往不合己意吧?如果對方送的剛好是自己需要也想要的,那麼開心笑納又何妨?有機會再禮尚往來即可。會希望他人別再送禮,要嘛是因為禮物不討喜(不好看/不實用/占位置),要嘛是因為不想欠人情,再不然就是覺得回禮有夠麻煩,或者那人根本是個討厭鬼,最好可以兩免。

我們無法控制他人的行為或期待,只能引導他人驅近我們的理想。想避免收送禮物的麻煩,就得適時表達自己的想法,而這個想法很可能不被對方所接受,因此放棄當個面面俱到的「好人」、不怕被人講閒話或惹人厭,算是必要的心理建設。有了這層心理建設,我們才有辦法繼續往下談。

我在面對這種問題時,基本上會把人簡單納入以下四個象限:
  1. 你願意從他那兒收到禮物,而你也樂意回禮的人。
  2. 你不排斥收到他的禮物,但實在不想回禮的人。
  3. 你不期待他送你禮物,但你很想送他禮物的人。
  4. 你不想從他那兒收到禮物,也不想費心回禮的人。

不管是長輩、平輩親戚、半熟朋友、密友、同學、同事、客戶、廠商…,各種身分和角色一定有個可以對應的象限。例如,配偶或密友可能屬於第1象限,客戶或廠商可能屬於第2象限,暗戀、欣賞、崇拜、疼愛或想巴結討好的對象可能屬於第3象限,討人厭又沒品味的親戚可能屬於第4象限。

針對第1象限的人,你們想必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品味,或者熟到可以暗示或明示希望得到什麼禮物,所以這部分就先不討論了。

針對第2象限的人,你可以笑笑地收下對方的禮,但依自己的心意不要回禮。一來你可能在對方的第3象限,他並不期待你會回禮;二來如果你不回禮但對方隔年仍舊送禮,那你更是不用放在心上。假如禮物不討喜(不好看/不實用/占位置)的話,請直接轉送/捐贈/網拍即可,反正有讓對方覺得你收下他的心意就好。

針對第3象限的人,因為是自己真心想送禮的對象,所以對自己而言算不上是困擾,但對方會不會覺得困擾就不清楚了。

針對第4象限的人,我建議的做法是:
  • 如果禮物不討喜,可以誠懇地表示感謝,並明確告知自己用不上,即便收下也會以對方的名義捐出去化為大愛,這時比較小器的人大概就會收手了。如果對方聽了這番說詞還是非送不可,那就禮貌性地收下,等真的處理掉之後,再有意無意地讓他知道「XX單位非常感激您的捐贈」,這麼一來,他以後應該再也不會想送你禮物了。

  • 如果禮物體積太大,可以先謝謝對方如此重視自己,然後表明家中空間有限,實在承受不起,除非把XXX(電視機、餐桌、書桌、床…任一居家必須品)撤掉才行,但這麼一來會打亂你.們.全.家.人.的日常生活,這時對方應該會知難而退。如果不擔心對方更討厭你的話,可以開玩笑地補一句:「如果你願意替我換一間大房子,我很樂意收下這份禮物。」這麼說保證對方以後一定再也不想送你禮物(但碰到有錢的長輩搞不好會歪打正著 XD)。

  • 如果對方還沒買禮物,但透露了想送禮的意思,抑或你收下了不討喜的禮物後,想杜絕對方日後的送禮行為,這時不妨告知對方自己最喜歡的禮物是「卡片/明信片」,而且一定要手.寫.加.繪.圖。如果對方日後真的寄來,那就收下他的心意吧!反正也不占位置。如果討厭那個人,直接扔掉也無妨,反正你並沒有浪費什麼。重點是,寄卡片的對方並不會期待你「回禮」,而且多數時候,對方光是想到要挑卡片和手寫卡片大概就會頭皮發麻了,真的會寄出的機會很小。

順便再講一下挑禮物的事。我在「零雜物」講座上說過很多次,台灣不時興搞 wish list 或 gift registry 這一套,因此除非明白受贈者的需求和品味,否則挑選禮物時,請盡可能送對方吃得完、用得完(不是用得「著」,是用得「完」)的東西。如果不是非得向對方強調自己「挑選禮物時所花的心思」,那麼直接送現金或百貨禮券也是很實際又受歡迎的做法。

我個人認為,所謂禮物最好是受贈者平日「不方便取得」、「捨不得購買」又「不占空間」的東西,如果是熟朋友的話,那麼送些「庫存不嫌多」的物品倒也無妨。吃得完的特殊食材和人氣食品,或是用得完的手工皂和服務體驗券、餐券等等,通常不會長期占用空間,就算受贈者自己不吃(例如不吃麥麩)、不用(對某種成份過敏),想轉送他人也不至於太過棘手。

以上想法不見得完備,畢竟我是一個在人際關係方面相當精簡的人,這方面的經驗稱不上多。所以,有其他想法的朋友們非常歡迎留言補充喔!


BTW,我是真心喜歡收到明信片。上圖是我家專掛外出衣物的小衣帽間,
我把近期收到的全貼在上面,每次一打開門就會看到,心情很好。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jk43xl

星期二, 12月 10, 2013

自製貓碗架

我家三貓有常置的專屬飼料碗架,高度符合貓體功學,平日餵罐頭時則另外用小碟子裝肉。之前很想買餵罐頭時專用的貓碗架,因為看三貓低頭吃罐頭很辛苦。可是基於以下兩點考量,我一直買不到合適的貓碗架:
  1. 三貓必須分開進食,不然會打架,小舞甚至會搶小步的食物。無奈坊間的二口、三口、四口…貓碗架,都採讓貓咪排排站的長形設計,並不符合三貓需求。
  2. 三貓吃罐頭前後費時不到五分鐘,碗架無須常置,因此必須可以堆疊收納。無奈坊間無論是國內手工製作的松木貓碗架,或是國外進口的設計師貓碗架,都無法堆疊。
一個獨立貓碗架依材質和設計不同,要價數百元至上千元不等。我個人很不喜歡上頭有貓掌印之類裝可愛圖案的產品,因此完全不予考慮,但設計簡約高雅的產品則往往要價一千元上下。所以,我該一次花大錢買三個高價產品,然後讓自己為了它們的收納而發愁嗎?不,我和我的荷包可不想屈服,因此我決定尋找解決方案,而答案就是 IKEA 的 Majskorn 塑膠花盆

這款花盆好洗、可堆疊、沒有多餘的設計,高度十一公分符合貓體工學,直徑十二公分恰巧可以擺上小碟子,而且一個才四十九元!於是我只花不到一百五就搞定了長期困擾我的大問題。現在三貓用這款花盆貓碗架吃罐頭已經半年以上啦!大家都很滿意(自以為)。或許這個簡單的方法有些野人獻曝,不過還是提供給各位貓奴作參考囉!


常置的壓克力透明飼料架(如果沒有鏤空的貓形會更好...)


現成的小碟子3個 + IKEA Majskorn塑膠花盆3個 = 3個貓碗架。


有了花盆貓碗架,三貓吃罐頭時不必再當低頭族。


小步 OS:「等哪天我腿長長了,妳就得換花盆了...哼!」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ji125p

星期五, 12月 06, 2013

青菜抵家啦!

今早老公起床後一直沒動靜,我大聲喊了才曉得,原來陽台上出現一隻大白鴿,他和小步、小舞目不轉睛地隔著落地窗觀察,人和貓全一個樣兒。我火速抓了相機記錄過程,一家四口全站在窗前。對賞鳥興趣缺缺的老貓咩咩獨自待在餐桌邊舔毛,似乎覺得這些傢伙少見多怪。

大白鴿先是站在女兒牆上東張西望,不一會兒就跳進陽台跺來跺去。我起初歡迎這位稀客,不料牠竟開始吃起盆栽裡的山蘇。眼見完好的葉子漸漸缺角,我只得敲窗示警,偏偏牠甩都不甩我,老公被迫開窗走上陽台制止。可是這隻大鳥並沒有受驚,牠繼續蹓躂,沒多久竟又開始啃食山蘇。

老公說:「這鴿子腳上有套環,看起來有人飼養,搞不好是賽鴿。很可能是飛累了才來這裡休息一下。」說罷便弱弱地準備了餅乾和水給牠享用。不過這鳥並不領情,牠一口也不吃,最後還跳上女兒牆拉了一坨青屎才走。現在換我擔心牠會不會跟同伴報馬說:「青菜抵家啦!」然後等我們明天睡醒時山蘇已經消失了?XD

小舞:「ㄟ...這是什麼?可以吃嗎?」

小舞:「喂!我們來包夾牠好了!」


大白鴿跺來跺去,老神在在,根本不甩窗後的二貓。


而且貌似還面帶笑容。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我不確定牠是不是女生)


「咦?青菜抵家啦!花哈哈哈哈哈!」


牠身後就是我種的山蘇,盆栽輪架下還有現行犯留下的葉屑。


現行犯不屑吃餅乾,我才拍完這張相片,牠就拉下一坨青屎快閃。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jhi82o

星期四, 11月 28, 2013

「零雜物」12月份公開講座訊息

部落格長草了我知道,但有些事情還不到能公諸於世的時候,只能暫時保持沉默。不過我下個月有一場公開講座唷!講題配合歲末年終大掃除的時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零雜物」的經驗談。想知道出書一年半之後,我家有沒有變亂嗎?歡迎前來了解現況;目前仍與雜物奮戰的朋友們,也歡迎前來交流心得;至於去年曾聽過系列講座的讀者們,則不妨前來溫故知新。以下是活動詳情:



「為生活朗讀」系列活動《零雜物:讓生活輕盈,讓心更自由》

【日期】12月11日(三)19:30-21:00
【主講人】作者 Phyllis
【地點】金石堂城中店 3 樓「金石生活學堂」
【貼心禮】圓神出版機構免費招待前30名電話報名讀者,一人一杯瑪德蓮咖啡。
19:00入場簽到時領取咖啡兌換券。
【報名專線】(02) 2365-0205 #399

以下是「金石生活學堂」的介紹:
電影、飲食走古早味皆大賣!
書店作家,也選擇歷史感的「老派約會」
百年古蹟的書店,全新設計「為生活朗讀」小週末夜

位處台北市中心、交通便捷、歷史悠久的重慶南路,四周公家機關、商業大樓、名校林立,超過半世紀以來,一直有全台第一「書店街」的美稱。極盛之時,有近百家書店、出版社同時座落在這街上,是許多台北人的共同回憶!為民眾提供下班課後的心靈能量。近年來,由於經濟環境與消費習慣的改變,曾經聚攏人氣買氣的型態開始分散。

有感都市特色、多元文化、閱讀與生活結合之重要性,金石堂書店突破古蹟修護的各種困難,並斥資千萬來整修位於重慶南路上的二級古蹟百年洋樓。其建築外觀不但成功的保留古蹟部分紅磚牆和鋼樑外露,更讓市民和書迷見證一世紀前的建築工法,為書店街注入新氣象。從七月重新整裝以來,去過這裡的作家和出版社無不感動,相當寶貝這一份得來不易的歷史新裝!

金石堂為了讓市民大眾能有多元的閱讀選擇,特別重視書店與生活的連結,邀請國內擁有最多暢銷作家之一的圓神出版集團,規劃出每週三定期免費舉行的「為生活朗讀」活動。

每週的活動朗讀都將與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有關,強調生活之美就在日常生活的各個面向,提供市民豐富的知性生活。金石堂城中店交通便利,位居全國行政中心!又緊鄰名校,深具人文指標。相信未來是學生、上班族及銀髮族休憩,滋養心靈的新選擇。

「為生活朗讀」的活動將從九月起、每週三晚間定時舉行。圓神出版社還將免費招待前來三十名的讀者,每人一杯瑪德蓮咖啡,希望讓醇厚的咖啡香伴隨作家溫暖的朗讀分享,盼能舒緩一天的工作壓力,讓思緒心神都能重新充電。

以後,每個禮拜三下了班,市民朋友可以輕鬆來享受每週不同的生活主題,無需擔心講題或是哪一本書,因為「為生活朗讀」的小週末夜就是來聽生活的趣味,沒有壓力、只有免費的抒壓。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jghkzl

星期三, 8月 28, 2013

沒事少喝水,少喝水沒事

即使目前沒有顯著的症狀,只要有下列現象,都表示體內水分過多:

一,各種健康檢查數據都很差的人
二,本身並沒有很胖卻有小腹的人
三,胃下垂又吃很少的人
四,下半身容易覺得冰冷的人
五,皮膚白皙又有點圓滾滾的人
六,拍肚子時覺得有水聲的人

* * *

石原結實醫師在《停止喝過多的水》一書中提出,有上述症狀的人,明顯是各種疾病的預備軍。我長期存在症狀四和症狀六,偶爾出現症狀二的困擾,看來體內果然水分過多。他表示,「人體的確不可欠缺水分,但只要攝取必要的量並加以充分利用,再徹底排泄出來就行了,偏偏多數的現代人都攝取過多的水分,而且這些水分既沒有充分利用,也沒有排泄出來,反而囤積在體內,這些水分,正是現代人罹患各種疾病的原因。」

作者觀察到,以前日本人都用茶杯喝水,現在卻狂飲易開罐和寶特瓶,誤以為多喝水就能改善健康或讓肌膚保持水嫩,殊不知「水分是心臟衰竭的最大敵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肝炎、黃疸、膽結石、肥胖(水腫)浮腫(下腹突出)、長年過敏等大問題,和頻尿、拉肚子、嘔吐、打噴嚏、容易出汗…等惱人的小毛病,皆屬「水毒症」的症狀。

水毒現象嚴重者的九個代表性症狀包括:「一,舌頭上面覆蓋著一層水分。二,舌頭有點腫大。三,下眼皮下垂。四,雙下巴。五,心窩(胃腕部)冰冷。六,敲打胃脘部時會有水聲。七,小腹凸出。八,下半身肥胖、蘿蔔腿。九,下肢浮腫。」而且「有水毒症狀的人,會陷入下列惡性循環中:明明體內水分過多,喉嚨卻一直覺得很渴→拼命補充水分→水毒症狀更加嚴重。」

作者建議,一個人每天的排水量應與攝取量相當。以下是一個人的單日排水量:
  • 呼氣時由肺部排出的水分(400 cc)
  • 皮膚上被陽光蒸發的水分(600 cc)
  • 小便(1,000~1,500 cc)
  • 大便(100 cc)
總共約2,100~2,600 cc。而人體的水分來源則包括:
  • 體內產生的代謝水(300 cc)
  • 從食物攝取(800 cc)
所以額外攝取1,000~1,500 cc已是上限。如果平日硬是為了「健康」而攝取2~3,000 cc的水,反而會因為攝取太多水分而導致水毒。

長期喝水過量是現代人的通病」是噗友分享給我的文章,撰稿者為國立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江文章先生。他在文中提及:「一般而言,健康成年人每天總需要水量為每公斤體重30~45西西,其中實際需要補充的液態水分(喝水量)為每公斤體重15~25西西。例如體重60公斤的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補充的總水量約2,000西西(約八杯),若扣掉來自固態食物中含有的水分,及食物中所含營養素在體內氧化燃燒時產生的代謝水,實際上每天大約補充1,000~ 1,200西西液態的水就已足夠。」江教授建議的喝水量與石原醫師相仿,算算我每天喝700 cc也就夠了。


為什麼水不用喝多呢?主要是因為「水分如果無法確實進入體內細胞,就根本一點用處也沒有。」石原醫師解釋,「多的水分會冷卻器官,讓器官的運作能力變差。」這與《飯水分離陰陽飲食法》所提倡的概念──屬陰的「水」會澆熄屬陽的「熱氣韻」──類似。再者,影響一個人的外表是否年輕、水嫰,關鍵其實是細胞內的水分多寡。

讓皮膚水嫰的水分存於細胞內(細胞內液),水毒的水分則積在細胞與細胞之間(細胞外液)。細胞膜是半透膜,他建議不妨飲用「能溫熱身體,而且容易被吸收,同時具有利尿作用」的水分,例如:紅茶、生薑茶、生薑湯、梅醬番茶(番茶加酸梅加醬油)、花草茶、昆布茶。上述飲品含有:醣、乳酸、醋酸、鈉、氯…等物質,有助於將血液中的水分順利送進細胞,而要提高「保水力」,就得多攝取含有黏液蛋白成分的食物,例如山藥、秋葵、海帶芽、納豆、海參…。

「茶裡有99.6%的水分,水果裡也有90%以上的水分,平常不太運動身體的人如果攝取過多,就會造成積水過多的惡果。」而積水的位置就在體內呈「袋狀」的部分,例如:胃、下巴、下眼皮、下肢。此外,擁有水汪汪大眼睛的人,通常都有近視的毛病,主因是當眼房的水分過多時,眼球就會變大,進而提高光線的屈光率而導致近視。原來我不止胃部積水,連水晶體都積水哩!

話說六月份時,我去找了單次看診兼拿藥費用近三千的經方派中醫師,一共看了四次,主訴症狀是胃痛和胸悶。當時醫師除了開藥,特別建議我少喝水,少吃水果,因為我的身體太過寒溼。偏偏當時我已經過了近兩個月自以為健康的「週休二日」(週間吃素,週末配合休假的老公吃葷)素食生活,平日肚子裝的幾乎都是蔬果和水,也難怪腸胃功能越來越差。於是貴鬆鬆的中藥吃完之後我開始嘗試油拉,一個月後又進一步嘗試「飯水分離」,希望能把自己的消化系統調養好。

油拉至今兩個月,我完全沒有中斷,而且樂在其中,但飯水分離卻令我每每想要放棄。箇中原因並非「吃飯不能同時喝湯、喝飲料」這回事,而是「飯後和下次飲水之間必須間隔兩小時,飲水和下次用餐之間必須間隔兩小時」的規定,讓我時不時就得掛記著時間,而這種焦慮諷刺地加強了我的胃痛。不過,由於飯水分離嚴格限縮喝水時間,導致我的飲水量銳減,我反而因此體認到少喝水對我有益,也就是問題出在我的飲水量。於是,在飯水分離整整煎熬一個月後,我中止了自己的人體實驗,決定改採石原醫師建議的飲食方式:
  1. 攝取紅、黑、橙、黃等「暖色系食材」。
  2. 攝取「北方產」的食材。(朝著太陽方向生長的食材,都屬於陰寒性質。)
  3. 攝取「硬的食物」(例如根莖優於葉菜,因為它背著太陽方向生長)。
  4. 攝取「加熱過的食物」。
  5. 攝取「動物性食物」。
  6. 攝取「含鹽分的食物」。
以下的陰性食品也應該盡量避免(括號內是我的攝取現況):
  • 麵包(會導致脹氣,所以我早就不吃了。)
  • 牛奶(會導致各種過敏,喝多還會導致骨質疏鬆症,所以我早就不喝了。)
  • 醋(偶爾喝,看來要戒掉。)
  • 植物油(我只拿來油拉漱口。)
  • 白糖(家裡連糖罐都沒有。平日完全不喝手調飲料,含糖量過高。)
  • 咖哩(偶爾煮。)
  • 化學藥品(完全不吃。)
  • 清涼飲料(很久不碰冷飲和冰品了,只喝溫熱或室溫的飲料。)
  • 啤酒、威士忌(完全不碰。)
  • 咖啡、綠茶(有咖啡因的一概不碰,其他還包括可樂和瓜拿納豆。)
  • 零食(執行「飯水分離」的一個月間已經戒掉不吃了,連義美食品也不再怒買。)
  • 蛋糕(不主動吃,有人請客還是會吃。)
  • 豆腐(偶爾吃。)
  • 蕃茄(不會主動買。)
  • 葉菜類(吃很多……!)
  • 熱帶與溫帶蔬果,如香蕉(滿常吃的,看來要停止。)
  • 鳳梨、芒果、柿子(完全不吃。)
  • 小黃瓜(偶爾會吃到。)
  • 檸檬(只做調味用。)
  • 西瓜(飯水分離後已經不吃了。)
  • 瓜類(完全不吃。)
看來我需要改變的幅度不大,先試一個月應該不成問題。希望這個方法能把我體內多餘的無用水分擰出來啊!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j2kz8y

星期五, 6月 28, 2013

跟著老師拉一拉:油拉療法簡介

前陣子胃痛。在好心網友的建議下,開始嘗試「油拉」(Oil Pulling)。在下有知識障,拉了幾天,不喜歡這種「不知為何而拉」的感覺,所以買了專書回家讀,試圖瞭解油拉之所以有效的原因,而這本專書就是由人稱「椰子博士」的營養專家暨自然醫學專家布魯斯.菲佛(Bruce Fife)所寫的《油漱療法的奇蹟:用油清潔口腔讓身體達到排毒與治療的功效》。目前相關的中譯專書也就只有這本而已。

花了一整天讀完之後,我對油拉療法的背景和療癒機制有了更多認識。原來它源自於古印度的阿育吠陀醫學,近幾年因為烏克蘭的卡拉克醫師(F. Karach)將它應用在醫療上並獲得出色的成績,而開始受到重視。作者自己在親身嘗試後,成功治癒了困擾他數十年的慢性皮膚炎和頭皮屑,連臉上一顆長了二十年的瘤都突然消失,他因此花費大把時間研究油拉(即書中的「油漱」),企圖將這個費用極少的有效療法推廣給世人知道。

此書的主軸其實就是「萬病源於口」。口腔內有大量的細菌和微生物,如果牙齒因為牙齦和牙周病變而產生出血或潰瘍情形,細菌和微生物就容易藉此進入血液,造成一大堆疾病。作者舉出數量龐大的醫學研究資料,讓讀者理解何謂「局灶感染學說」,也就是一顆爛牙有可能是你罹患關節炎或其他器官疾病的原兇,而牙醫師對補牙材質的應用失當,也導致許多人產生了重金屬中毒的症狀。關於這點,我之前寫過一篇名為「牙齒、情緒與疾病」舊文,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研究證實,雖然油漱不建議用來取代刷牙,但用油漱口在減少牙斑菌和牙齦炎上的效果,明顯優於刷牙和使用殺菌漱口水。許多調查報告也顯示,它可以治癒(是治癒,而非改善)諸如:偏頭痛、支氣管炎、牙疼、血液栓塞、濕疹、潰瘍、癌症、腦炎、癱瘓、失眠、婦女病、慢性血液疾病,以及神經、胃、腸、肝、肺、心、腎等部位的疾病。卡拉克醫師便宣稱油拉治癒了他長達十五年的慢性血液疾病和嚴重的關節炎,他認為持續油漱絕對可以延年益壽。

至於油拉為何發生作用,作者認為重點不在油本身,而是「當你把油放進嘴裡時,那些微生物的脂肪膜就會被牽引在一起。當你把那些油在牙齒和牙齦之間漱得嗖嗖響的時候,細菌就會被篩出來,就像是被吸到一個強力的磁鐵一樣。躲在牙齦的裂縫中、牙齒的細孔和細管中的細菌會從他們的藏身之處被吸取出來,並牢牢地鎖在油漱的混合物之中。」也就是說,如果想改善健康,首先得改善嘴裡的「環境」,而在嘴裡把油攪動得越久,被吸出來的細菌越多,口腔自然也就越乾淨。

以下是作者列出的油拉步驟(括號內是我的補充):
  • 在空腹的狀態下開始進行,也可以事先喝一杯水,其實更鼓勵這麼做。(作者有提到,其實一天之中任何時間都可以油拉,可是初學者最好在飯前或空腹時進行,免得在不熟練又吃太飽的情況下把食物嘔出來。而且,先把口腔清乾淨再吃飯,可以讓你吃進較少的細菌。)
  • 取兩三匙(他指的是茶匙,一匙約5ml)的液狀椰子油含進嘴裡。(一次不要含太多,因為要留一些空間給分泌出來的口水。)
  • 吸一吸、推一推、漱一漱,讓油浸遍牙齒和牙齦各處。(嘴要緊閉,不要仰天漱口,像含水講話那樣,這可能會讓你不小心吞進一些油。漱過的油裡吸附了大量細菌和毒素,你不會想把油吞進肚子。)
  • 最後油和唾液的混合物會變成乳白色。(如果沒有變成乳白色,表示你在嘴裡翻攪得不夠。)
  • 在嘴裡持續漱十五到二十分鐘。(少於十分鐘效果不好。如果漱的過程中出現痰,可以先整口吐掉,然後重新含一口油,把時間漱足十五至二十分鐘。)
  • 把油吐進垃圾桶中。(或是塑膠袋。不要吐進水槽或馬桶,因為一段時間後可能造成阻塞。)
  • 漱口並喝上一杯水。(喝水有助於唾液的分泌。)
  • 一天至少要進行一次。(如果有較嚴重的健康問題,一天不妨多做幾次。一邊做事一邊漱就不會覺得久。)

那什麼樣的人可以做油拉呢?答案是任何想改善健康的成人,包括孕婦和哺乳期的婦女。他認為五歲以上的小朋友也可以做油拉,但建議做三到五分鐘就好,因為小朋友能夠專注的時間有限,太久恐怕會不小心把油吞下去。至於要「拉」什麼樣的油呢?作者表示什麼樣的「植物油」都行,雖然卡拉克醫師推薦精製葵花油,但他個人偏好用椰子油,畢竟他是椰子博士啊(他寫過《椰子療效:發現椰子的治癒力量》這本書)。他認為有沒有經過提煉或不是有機並不重要,只要拉的人能接受油的味道即可,重點在於拉的時間要足夠並持之以恆。


國外還有出油拉隨身包哩!不過她吐在水槽裡是錯誤示範 XD

開始做油拉之後,口腔、喉嚨和鼻竇裡的微生物和毒素會被清出來,所以常會立刻出現鼻涕和痰,喉嚨也可能會痛起來,感覺很像感冒。有些人則可能出現噁心、拉肚子、頭痛、發燒、疲累、冒痘、皮膚長疹子等狀況,但通常持續幾天(最多幾週)就會自然消退。作者建議做油拉時最好少吃西藥,因為化學物質會增加免疫系統的負擔,進而產生更多需要清除的毒素,並減緩療癒的過程。

我自己已經油拉了一週,每天吸地板時順便做,有時一不小心就超過三十分鐘,而且每次都清出一堆鼻涕和痰。最近額頭和下巴也開始冒痘,不過我原本又厚又白的舌苔完全不見了(胃寒的症狀),口腔感覺很清爽,早晨醒來時嘴裡也不再有苦味。我用的是一般烹調用的進口椰子油,740ml價格是330元,會員打完八五折後是281元。椰子油在二十四度以下會變成固態,如果天氣太冷或擺在冰箱裡,就只能用挖的。作者的做法是挖一匙油擺在碟子裡加熱,我想或許直接用打火機把湯匙烤熱也行吧?!

前幾天我剛讀完《信念的力量:新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這本書,作者是美國知名的細胞生物學權威,他提到,根據美國政府十年調查的統計結果,醫原病(醫療導致的病症)事實上是美國第一大死因,每年至少有三十萬件死亡案例是處方藥的反作用所導致。如果花費少又沒有副作用的油拉療法可以改善大家的健康,我想會上醫院看病拿藥的人自然就少,連帶地因為醫原病而失去性命的人也能順勢減少。那麼,台灣可憐的健保應該也就不會倒了吧。XD

噗浪討論網頁
http://www.plurk.com/p/itdogghttp://www.plurk.com/p/is7rl8

星期三, 6月 19, 2013

跟我女兒約會的規矩



(圖片取材自 UShumor.com 網站)

最近這張 T-shirt 圖檔在我的噗浪河道上頻頻出現。我查出衣服的原創者是 Alan Smyth 這位部落客,他在今年二月份列出十條「跟我女兒約會的規矩」,由於引起廣大迴響,因此又將它做成了 T-shirt 在網上販售。我試著將十條規矩翻譯如下:
  1. 找份工作。
  2. 搞清楚我並不喜歡你。
  3. 我無所不在。
  4. 你傷害她,我就傷害你。
  5. 提早半個小時送她到家。
  6. 請個律師。
  7. 如果你對我撒謊,我一定會發現。
  8. 她是我的公主,不是你的俘虜。
  9. 我不介意回去坐牢!
  10. 你對她做什麼,我就對你做什麼。

第十點讓我感到相當疑惑,莫非作者的意思是:「你用GG插她,我就用GG插你」?總之我將內容譯出來後,有位噗友告訴我英國也有個「DADD協會」,全名是「Dad Against Daughter's Date」,意思是「老爸反女兒約會」協會。上他們的官網一查,我又發現十條有點長的準則(Dad's Rules for Dates or Boyfriends),而且充滿了英式幽默(不過我還是比較欣賞簡短的版本),我將內容大致翻譯如下:
  1. 如果你停在我的車道上面按喇叭,你最好是在送包裹,因為你肯定接不到任何東西。
  2. 不准在我面前碰我女兒。你可以偷瞄她,只要你不盯著她頸部以下就好。如果你不能把眼睛和手從我女兒的身上移開,我會自己「除掉」它們。
  3. 我知道你們這種年紀的小鬼認為穿那種看起來像掛在屁股上的垮褲很時髦。請別把這句話當成侮辱,但你和你那票朋友完全就是一群白痴。儘管如此,我還是要公平且心胸寬大地談談這個問題,所以我提出來的折衷辦法是:你可以穿著十倍大的褲子露出內褲來到我家門口,我並不反對。然而,為了確保你的衣服不會在和我女兒約會的過程中掉下來,我會拿出釘槍把你的長褲牢牢地釘在你的腰上。
  4. 今時今日你一定聽過,有些缺乏「屏障」的性行為足以致命。讓我仔細地說明清楚,在談到性的時候,我就是屏障,我會讓你致命。
  5. 大家都知道,為了讓我們彼此認識,我們應該談談運動啦政治啦和其他的時事。請別這麼做。我唯一想從你那裡知道的訊息就是你幾點會把我女兒平安地送回我家,而關於這件事,我唯一想從你那裡聽到的字眼就是「很快」。
  6. 我不懷疑你是個搶手貨,多的是機會和別的女孩約會。這點我OK,只要我女兒OK就好。可是一旦你和我的女兒出去了,你就不准跟其他人約會,直到我女兒甩掉你為止。如果你把她弄哭,我也會把你弄哭。
  7. 當你站在我家玄關等我女兒出現,而且已經等上一個多小時了,請不要歎氣也別不耐煩。如果你想準時趕上電影,你就不該約會。我女兒正在化妝,這個過程可能比粉刷金門大橋還要久。除了杵在那裡,你幹嘛不做點有用的事情呢?例如替我的車子換油。
  8. 以下地方不適合帶我女兒去約會:有床、有沙發或任何比木頭凳子還軟的東西的地方。暗摸摸的地方。可以跳舞、牽手或是很 happy 的地方。溫度暖到足以讓我女兒在工作褲、毛衣或拉鍊拉到喉嚨的連帽大衣之外,穿上短褲、細肩帶背心和中空短T的地方。不准看太浪漫或是有性愛題材的電影,可是有電鋸的電影OK。看曲棍球賽也OK。養老院也不錯。
  9. 不要對我說謊。我看上去可能像個凸肚又禿頭的愚蠢大叔。可是講到我女兒,我在你的宇宙中可是個全知又毫無慈悲心的上帝。如果我問你要去哪裡、跟什麼人去,你只有一個機會告訴我實話,全部的事實,不容許有半點虛假。我有一支獵槍、一把鏟子,房子後面還有五英畝的地。你可不要看我衰小。
  10. 要懂得害怕。越怕越好。當你把車子開進我的車道時,我絕不可能把聲音誤認成飛進河內附近水田的直昇機。當我的橘劑(在越戰中被美軍用作生化武器的一種除草劑)開始作用時,腦袋裡的聲音會一直叫我一面等你把我女兒送回家一面把槍擦亮。你一把車子停進車道,就應該把手放在我看得到的地方然後下車。你必須說出周長密碼,清楚地通報你已經提早把我女兒平安地送回家裡,接著滾回你的車上──你沒有必要進來我家。窗邊那張經過偽裝的臉孔就是我的。

其實前陣子我剛好一連讀完《家庭會傷人》、《父母會傷人》、《母愛會傷人》、《以母愛為名》這幾本主題相近的書。書中不約而同都提到了企圖獨占兒女的可怕父母,他們會敵視兒子的女友/妻子或女兒的男友/丈夫,主動破壞雙方的感情,並以禁足、增加金援、佯裝犧牲者使兒女產生罪惡感等伎倆,一步步操弄子女,終致塑造出只能一輩子依附父母的孤單子女,日本諮商師信田佐代子甚至將一輩子無法脫離母親掌控的女兒稱為「守墓的女兒」,貼切地形容了這類女兒的處境。

以上譯文看似戲謔搞笑,但某種程度上也反應出父母不願放手的心態。當疼惜越界成了獨占,受寵就會變成令人窒息的受限。希望這些規矩對子女的交往對象們具有時效性,否則子女也只能成為笑不出來的守墓者了。

噗網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s2v1g

星期二, 5月 07, 2013

我遇過的三位寵物溝通師

*小提醒:請不要再問我XYZ是誰了。X用英文名字,但我不記得了。Y後來已不再提供寵物溝通服務。Z是外國人,並不住在台灣。

(續前文)我對寵物溝通師的能力一直感到好奇,幾年前就開始關注國外的課程和外文相關書籍,也在部落格上陸續寫了「和動物交談的人」與「寵物靈療 vs 動物溝通」等文章,近半年更受邀為《寵物通心術》和《寵物是你前世的好朋友》這兩本中譯書籍寫了推薦序。

我很開心台灣終於有相關書籍問世,這代表我們在動物的肉體病痛之外,也開始關注動物的心理困擾。許多有行為問題的寵物,內心可能存在某些化不開的創傷或糾葛,用打罵方式管教往往難收其效,這時出動寵物溝通師會是比較恰當的選擇。以往台灣沒有所謂的寵物溝通師,頂多只有號稱能聽懂動物說話的通靈人,被綜藝節目當成奇人異士邀了上通告。

由於我不看電視很久了,並不知道被蘋果踢爆的那些偽「寵物通靈師」,居然也像某些名嘴一樣上電視瞎掰胡扯。現在新聞爆出來,肯定有不少真正的「寵物溝通師」要哇哇叫,認為自己被神棍給污名化。坊間的寵物溝通師當然有好有壞,有真有假,以下我就先來說說我親身遇過的三位寵物溝通師吧!

我遇到的第一位寵物溝通師X,讓我和她初次見面就哭著回家。會接觸此人是因為友人看到臉書上的活動訊息,說X要免費替大家解讀家中寵物的心事,帶寵物或帶寵物相片前往皆可,於是我便帶了家中三貓的照片過去。

解讀小步時,X說小步「很笨,腦袋不好」。殊不知小步是家裡最聰明、最善體人意的貓,只要咩咩和小舞打架,他一定站在中央當和事佬,吃東西也會禮讓另外兩隻母貓,天生就富有同理心。自己的愛貓被講成這樣,我實在不太高興。或許是看到我的表情變化,X在解讀小舞時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這隻貓是老闆,大家都聽她的」,沒了。可是長期和三貓相處的我心裡明白,小步和咩咩只是不想跟家中年紀最小的貓咪計較,X的描述一點都不準確。

輪到咩咩時,我先提及咩咩是我老媽的貓,老媽過世後由我繼續照顧。我猜這句話給了X借題發揮的機會。她對我說,「我感覺咩咩很想念一個人……嗯,應該就是你媽媽。她很想見你媽媽,她恨不得馬上跟你媽媽團聚,所以她現在不過是在『等死』而已。」如果X想激怒我的話,她確實成功了,因為光是這句話她就把我氣到噴淚,讓我覺得跑那一趟是自取其辱。只不過,這位掉漆的寵物溝通師現在已經開始收費接個案了。

我遇到的第二位寵物溝通師Y,個性溫暖又擅於溝通,完全沒有那種「老娘通靈所以比你厲害」的傲氣。我上過一堂她教的課,內容精簡紮實。她在課堂上看到小舞的照片時,脫口說出:「她沒有安全感,很愛貼著你的臉睡。有些貓愛貼著主人的腳睡,可是她愛貼著你的臉。」這個描述真是再正確不過,讓我好生佩服。後來我介紹某位貓咪生病的朋友去找Y,據說朋友在某種程度上也得到了心靈方面的療癒。

現在坊間時不時就有寵物溝通課程開班,兩天的學費動輒萬把塊。如果有心人再將課程分階收費,那麼短短幾天就讓學員花掉四、五萬元並非難事。事實上,我就花大錢跟Z學過,結果只能說是「悔不當初」。算算那三天課堂上就有二十幾位學員,主辦單位少說也收了五、六十萬,但身為學員的我並未拿到任何收據或發票,只有譯筆欠佳的講義兩本。

不止溝通課程,Z也開了延伸的寵物靈療課程。我十分慶幸自己只報名前三天的課,因為才上兩天我就不禁憎恨起自己的愚蠢,蠢到居然把錢花在這種地方。我的感想是,一旦一門技巧或學問被拿來當做賺大錢的工具,不走樣幾乎是不可能的。以下是我那幾天的課後感想。

首先是上課時數縮水。第一天上午的前一小時全花在淨化學員的能量場和自我介紹上,接著Z帶大家做冥想,然後上午的課程就結束了。中午休息一小時後繼續上課,招生網頁上說六點下課,但Z只上到五點四十。期間她多次放學員上廁所,時間加一加約莫半小時,因此下午不過上了四小時,連同上午的冥想共計五小時。由於課堂有近半數時間花在口譯上,算算實際授課內容(含冥想)不到三小時。

第二天由於Z決定等候遲到的學員,課程十點二十分才開始,但下午居然五點二十就結束。上午Z帶大家重複前一日的冥想,做一個新的練習,下午再帶一次冥想後,其餘的時間全花在講小故事(寫成書的話大概只夠湊兩頁)、勸大家吃素和介紹(現場有賣的)相關產品上,最後一小時則是簡單的Q&A、頒發結業證書和拍攝團體照。如果只算上午的新練習和下午的新冥想,再扣掉口譯、講小故事和變相推銷的時間,授課時數大概不到兩小時。

口譯者對相關名詞明顯不太熟悉,不少內容不是誤譯便是漏譯,我被搞到頻頻分心。不過這倒無傷大雅,那些出錯的內容不過是Z的閒聊或個人意見。我比較介意的反而是試圖「給人台階下」這種令人疲軟的事。

有個練習是兩人一組彼此交換寵物相片和三個(己知答案的)問題,並替對方的寵物解讀。我這麻瓜啥也沒讀到,只能瞎猜,但三個回答對方居然都說對,讓我十分懷疑。難堪的是對方給我的三個答案全部都錯,例如我問小舞愛吃肉條還是罐頭,對方說肉條,其實小舞完全不吃肉條。未免對方下不了台我只好委婉地說,「其實她吃的罐頭比肉條多很多。」沒想到對方竟立刻告訴我,「小舞說她喜歡肉條的嚼勁!」讓我超級傻眼。

這使我明白有些人的信心很大,大到不可能被打擊(即便告知了真相),或者說信心很小,小到不能接受被戳破。所以我閉嘴了,後面兩個練習題不管對方怎麼答,我全部都說「對對對」,我猜對方或許也擔心打擊我的自信,才表示我的回答全部都對吧!可是我壓根兒覺得這種不誠實的練習毫無意義。

練習結束後,Z一一詢問大家是否滿意夥伴的回答,每個人居然都說滿意。我雖不滿意卻也只能配合地點頭,因為在這裡似乎沒人想當壞人。以前遇到號稱大師的靈氣或氣功師父亦復如是,這些人總愛把手擺在我的某個身體部位上方,要我感覺「有沒有熱熱的?有沒有氣在跑?」鳥啦!可是我要讓「大師」下不了台嗎?不行嘛!所以只好配合演出地說,「有有有!氣好強、好熱喔!」大家一起唬爛過去就好。

偶爾給「大師」做做面子也罷,在付費課堂上還得這麼搞我覺得挺悶的,因為這麼做很可能助長學員心中莫名其妙的虛假自信,再加上學員們不管有沒有學會,反正上過課都能拿到結業證書,因此我猜想,某些自信無敵、腦內小劇場特發達的人,八成就認為自己已經學成可以開業了吧?坊間某些以胡謅維生的偽寵物溝通師,說不定就是被這類課程製造出來的。

第三天的課相當空虛,細節不再贅述,說穿了寵物溝通課的本質就是直覺開發,平常不練習靜心就想花錢學會根本是妄想。話雖如此,感覺像參加同樂會的我又因此得到第二張結業證書。這次的經驗讓我忍不住想建議大家,與其花大錢上課,不如自己看書練習。花兩百多塊買本《寵物通心術》,內容的豐富度就比上課高出好幾倍。但如果這輩子從沒讀過身心靈書籍,或許會認為Z談論靈界和指導靈很奇妙,甚至對於回家功課是閱讀《秘密》而感到興奮吧!

我不否認Z有可能教出好學生,但我不認為她的課程值那些錢。順便講個笑話,我上課時被安排坐在冷氣出風口下方,我怕著涼想戴帽子,Z要求我拿下,理由是:「你這樣頂輪會接不到訊息。」呃...教大家拿寵物相片做遠距解讀,卻擔心戴帽子會阻礙訊息接收?Z這個人是不是很「促咪」呢?另外要補充的是,由於Z不曾替我家三貓做過個案諮商,因此我對她的寵物溝通能力不做任何評論,以上僅單就她的授課內容表達意見。

或許某些兩光的寵物溝通師不過就是上了幾天課,而且不介意只做顧客一次生意。其實在歐美日各地都有名聲卓著、解讀也經得起事後檢驗的寵物溝通師,在台灣當然也有,大家在求助前不妨先上網探探評價。至於被蘋果踢爆詐財的「先知寵物國際團隊」,光看他們拿著羅盤猛點就覺得超瞎,而替已逝寵物在天上買官位的說法更是讓人笑掉大牙,會信的人我也只能同情他們。是說我也很同情自己花兩萬四去上Z的課,那些錢拿去買罐頭塔取悅家中的三隻貓,肯定更能讓我和他們溝通良好吧!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kdumu

星期一, 5月 06, 2013

蘋果踢爆的「先知寵物國際團隊」

5/6 新聞:《蘋果》派貓狗臥底 踢爆 寵物通靈師斂財 誆「給5萬 狗在天堂當上將」
5/7 後續:寵物通靈師 硬拗「貓有看到賊」

今天蘋果日報踢爆以寵物通靈師為名義向飼主歛財的神棍集團。這個集團名為「先知寵物國際團隊」,並不令人意外的是,他們就是我先前曾經寫過的、開了一間不知所云的「外星人博物館」來挑戰地球鄉民智商與忍耐極限的「世界公益協會」分支。

世界公益協會」成立於2008年,官網首頁上的口號為「領袖是最好的。總統是最好的。」點進去又細分為「複製人國際網站」和「虛擬網站」。前者的宗旨是「救救地球靈,救救外星靈,救救地球人,救救外星人」;後者點進去則是一團迷霧,只看到莫名其妙的重複圖案和「士林夜市」之類的字眼。我猜這和他們經常在夜市舉辦「刀療體驗」及「塔羅牌算命」有關。

該協會旗下據說有數千名義工,每位義工需繳交報名年費1,100元,協會的地址也被登記為「中山黨中央黨部」。協會的代言人是兩人組合「梅花公主」,她們曾是「台灣藝術台」的民俗節目主持人,平常也接一些活動主持與表演工作,還曾經前進立法院,為許榮淑成立的「人民最大黨」唱歌站台。而該協會的創會理事長陳x文則「外星人博物館」裡所謂的「外星文物」提供者。


梅花公主發表新歌,還用所謂的外星話打招呼(冏)

這次被點名踢爆的寵物通靈師之一──楊慧珺,正是「外星人博物館」的館長。《獨家報導》雜誌過去曾做過一則關於她的報導,標題是「古老神桌再度顯靈,埃及法王楊慧珺投胎在台」。大意是「世界公益協會」收藏了一張會算命的神桌,神桌算出楊小姐的「前世」頗有來頭,未來她還將受訓成為「世界先知活佛本尊」。只是我不知道她在當上「外星人博物館」館長之後,竟然又搖身一變成了寵物通靈師?!


影片中有傳說中的神桌本尊

在「外星人博物館」的展區中,曾大咧咧地陳列出楊慧珺的巨幅裱框沙龍照,上面還印有「楊慧珺.珺慧楊」字樣。我曾問負責導覽的L先生何以如此呈現館長之名,他表示要取其「生生不息」之意。我不清楚館長的沙龍照和把名字正反各寫一遍跟外星人有什麼關係,不過這種事情肯定不是我們這種蠢笨的地球人所能理解的。


楊慧珺以館長身分上電視節目受訪(請從1:23看起),相當有笑果

奇妙的是,目前臉書上的「世界先知」專頁貼的仍是楊慧珺的沙龍照,上面說「世界先知──活佛本尊,乃梅花大師和蓬萊大師的導師。」點進「關於」還可以看到以下這段與《獨家報導》相互呼應的簡介文字(我特別分了段落不然很難閱讀):

古老神桌再度大顯靈,發現神祕的古老金字塔創建者之埃及法王竟也被發現投胎轉世於台灣!楊慧珺,出生於宜蘭。在前要求卜問事其前世今生時,再度被如萊大師發現其靈光之特殊竟是從古老又神祕之埃及金字塔的埃及法老王靈光來投胎轉世。

先知活佛公共鑑定團為其鑑定靈魂基因乃法咒懿懿,而旨令基因乃領法咒懿懿、咒咒懿懿…等。其今世今生之法號為世界先知定位在導師,乃梅花大師和蓬萊大師的導師。

先知活佛鑑定團並發現世界先知之靈光乃為外星人所護持,為外萊人衛持…並委由大衛營領袖訓練營訓練之—尊請二位精神領袖:先知萊卡西而為其護師、先知萊卡迪兒為其衛師!

我相信上面這段文字大家一定有看沒有懂,就像我買票參觀外星人博物館,卻看不懂任何一張現場文宣一樣,因為它們長得全像符咒或天書。不幸的是,我有位高級知識份子友人目前正深陷該集團。蘋果日報寫道:「該(寵物通靈師)團隊與爭議不斷的梅花大師算命集團關係密切。」友人表示,集團首腦確實是號稱能與「外星靈」溝通,且擅長處理前世今生因果的梅花大師,而他處理的方式一是付錢消業障,一是透過刀療斬斷「無形的因果綑綁」。友人深信該大師具有極高的靈力,我屢次勸他離開他都不聽。不知蘋果這則報導刊出之後他會不會改變心意?


外星人博物館的文宣簡介

只不過,如果首腦是靈力極高的梅花大師,為何要稱被踢爆其實並不通靈的楊慧珺是「世界先知、活佛本尊,乃梅花大師和蓬萊大師的導師」呢?我想,或許他們就像「鋼鐵人3」中「滿大人」和「齊禮安」的關係吧?!

下一篇文章,我會繼續聊聊有可能因為神棍集團的作為和蘋果的這篇報導,而遭到污名化的「寵物溝通師」。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k6x2z

星期二, 4月 30, 2013

我對「微」書名的微抱怨

剛才看到苗栗某農莊建案推出「微農園」專案,我整個大噴。這個「微系列」好像沒完沒了地增生,絲毫沒有停止的跡象。書市亦然。因此繼上回那篇「造句造得好,賣書沒煩惱?」之後,我決定再來發發關於書名的牢騷。

書名裡頭有「微博」「微單眼」「微整型」「微電影」這些字眼,或是與「微表情」「微反應」等心理學名詞相關的書名我就不提了,出版社會那樣命名也是沒辦法的事。但以下這些前仆後繼搭上「微書名」風潮的出版品,有時難免讓人收手不想翻閱。如果裡面藏有好內容,那還真是可惜了作者的一番心血呢!

【微旅行】

【微空間】

【微布置】

【微裝潢】

【微建築】

【微設計】

【微趨勢】

【微思考】

【微時尚】

【微妝感】

【微寫作】

【微散文】

【微小說】

【微書話】

【微記錄】

【微歷史】

【微革命】

【微國家】

【微營養】

【微斷食】

【微療癒】

【微幸福】

【微美】

【微憂】

【微公司】

【微差力】

【微訊息】

【微感動】

【微行動】

【微英語】

就像村上春樹的「小確幸」一詞被濫用一樣,「微」書名也讓我感到相當無力。我想這些命名多少反映了目前的社會氛圍和民眾的心理狀態,那就是:我們不敢有大夢想,不敢有大計劃,我們讓自己滿足於小小的改變與小小的進展,其餘的不敢多想,更不敢深入地想。

於是我們追求「微幸福」和「微療癒」,用「微佈置」和「微裝潢」來滿足自己對這世界仍握有控制權的想像。生活壓力之大,使我們願意承擔的額外責任越來越小。於是想變瘦卻不想勉強挨餓的人,只好進行好像不怎麼嚇人的「微斷食」;想改變卻無法徹底執行的人,只好採取一天只花五分鐘的「微行動」。

我們用看似浪漫的名詞弱化窘境,讓自己在心理上較能安於現狀。薪水再微薄,工作再過勞,我們仍住得起「微豪宅」,即便它只是難以轉身的小套房;我們仍能來一趟「微旅行」,即便它只是出門搭公車就能執行的半日遊;我們仍能體驗「微時尚」,即便我們只能靠一件兩百元有找的網拍貨撐場面;我們仍能躲到深山裡去「微建國」,即便我們仍得向失去民心的政府繳稅,而且一毛錢都不能少。

哪天這種書籍命名方式開始式微,或許我們就有能力做夢、逐夢了吧。在此之前,要不要先來談一場「微戀愛」呢?

微戀愛,啊不就是搞瞹眛兼單戀嗎?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j6aa5

星期四, 4月 25, 2013

推薦《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

麻理惠的新書《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今天上市!我很榮幸地再次替她的作品寫了推薦序:


給整理初學者、中輟生和畢業生的終極指南

儘管在接觸《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之前,我已經花費四年多的時間,將老媽過世後留給我一整座遺物山,和自己長年積累的物品清掉了八成,可是若缺少這本書的點化,我恐怕無法在短時間內使住處提升至「零雜物」的境界,並寫出一本融合個人經驗的在地化雜物清理指南。也因此,作者無疑是我生命中的貴人。如果有所謂的「整理之神」,麻理惠大概就是祂派來的天使。

我家目前只保留最必要的家具和物件,每樣東西都有自己專屬的位置。沒有塵蟎和雜物為患,這個空間維持著清新的空氣與大量留白,而我也得以減少許多費時費力的清潔勞務,把能量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原以為我的整理旅程終於走到了盡頭,往後只要輕鬆打掃、隨手將物品歸位即可,沒想到才讀完《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我又開始熱血沸騰地整頓起衣櫃和塑膠袋!

運用麻理惠的方法折衣服,單純的家事也能變成樂趣無窮的遊戲與挑戰。我的住處雖然不需要爭取收納空間,精簡過的少量衣物還可以全數掛上衣櫃吊桿,但不可否認的是,將非當季衣物折好挪往衣櫃下層之後,吊桿上的當季衣物似乎變得較具生命力、也更令人心動。塑膠袋也是,在被折成大小一致的平滑方塊並站進美麗的紙盒後,它們的模樣竟瞬間變得可愛討喜,真是不可思議。

每個人的整理進度不同,然而在完成「丟掉」這個動作後,大家幾乎都會面臨如何讓物品妥善就定位的收納難題,而這本書傳授的正是整理魔法的進階技巧。剛起步的初學者與缺乏信心的中輟生,可以藉由此書獲得清晰實用的指引,與激勵自己堅持下去的力量。即使是像我一樣自以為修完整理學分的畢業生,也仍能從中獲得令自己更為精進的提醒與啟發。

對坊間眾多整理收納書籍感到無所適從的人,建議直接讀這本就好。與其零零散散地吸收相關資訊,不如讓整理知識一次到位。順道一提,我覺得麻理惠分明具有諧星潛質,因為她描述平凡事物的特殊觀點經常逗得我咯咯笑。我覺得這本書就算當成闡述作者人生哲學的隨筆文集來讀,其實也相當有意思呢!


折塑膠袋快要變成我的興趣了!XD


我在「青豆化」之後衣服不多,一年四季的衣服可以全部吊起來,
可是讀完麻理惠這本附上詳細圖解的新書之後手很癢,很想折衣服,
於是立馬把非當季衣物統統折起來擺在下層的收納格裡。
是說我在衣櫃裡還暗藏了一個一週腰瘦10公分的神奇骨盤枕唷!

相關聯結
推薦《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gv2a5http://www.plurk.com/p/iivtfn

星期二, 4月 16, 2013

《寵物是你前世的好朋友》推薦序

繼《寵物通心術:62個通心術練習大公開》之後,我又替另一本與動物溝通有關的新書《寵物是你前世的好朋友:你們的相遇,從來都不是巧合》(Your Pets' Past Lives)寫了推薦序。這本書光看目錄就十分吸引人,收到書稿後我迫不及待地讀完,心中滿是感動。望著長相左右的三隻貓,我不由得心生感激。只能說,一日貓奴,終身貓奴啊!(羞)以下就是這篇序文:


看過勞勃.瑞福自導自演的電影「輕聲細語」嗎?劇中的馴馬師湯姆擁有與馬兒溝通的天賦,他以耳畔低喃和溫柔的撫觸,療癒了因嚴重車禍而身心受創的「朝聖者」,也令牠的小主人--在同一事故後被迫截肢而封閉內心的少女葛瑞絲--揮別昔日陰霾,重拾自信與笑顏。

現實生活中,本書作者的經歷更勝湯姆。擔任馬兒與騎士創傷諮商師暨動物溝通師的瑪德蓮,擅長以直覺讀取動物訊息,用催眠手法引導飼主回溯前世。透過NLP、脈輪觀想、花精、靈氣、水晶缽等療法,她協助人和動物釋放前世今生的情緒創傷,以及靈魂記憶與負面業力所衍生的肉體病痛。書中的諸多案例顯示,這些療癒之所以發生,來自於動物的智慧指引功不可沒。

我一直覺得寵物是有形的指導靈。牠們貼心陪伴,耐心傾聽,無條件地付出友誼和支持,而且從不批判。牠們總是帶來溫暖和啟迪:從狗兒身上,我們學會無私與忠誠,從貓兒身上,我們學會從容和定靜。牠們使遠離自然的都市人與大地之母保持連結,也使人類憶起與本體或內在高我的連結,讓我們對神性更有覺知。

心靈導師艾克哈特.托勒認為,和動物生活能幫助人類活在當下,歡慶生命。杜白醫師亦提點大家,同伴動物是善緣,是我們人生旅程中的共修。瑪德蓮則藉由豐富的諮商經驗,指出動物靈魂與人類靈魂結伴同行,為的是讓彼此的靈性持續進化,走向圓滿。只不過,靈魂來到地球難免迷失於恐懼和幻相,因此她引領人和動物運用內在資源,照亮內心的黑暗,通過病痛的考驗,而她自己也從客戶的療癒過程中,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回饋。

這本書談的不是作者的神奇能力,而是寵物和飼主之間,累世以來的互相扶持與緊密連結。在瑪德蓮筆下,已逝動物對飼主無怨無悔的愛,每每令我感動落淚,而涉及虐待的情節則令我對人類的無知和殘忍行為萬般憤慨。然而正如作者所言:「每一件事情都有它存在的意義,無論這件事從表面上看來是多麼的令人痛苦。」當病痛、暴力、意外和死亡使我們專注於負面事物時,請記得動物的寬容和悲憫總能轉化這些無明,一如朝聖者敞開自己再度接納了葛瑞絲。

有些人對輪迴之說嗤之以鼻,甚至否定動物有靈魂;有些人相信前世今生,卻不接受靈魂可能在不同物種之間互換。倘若抱持這類觀點的讀者能以更開放的態度閱讀此書,他們將發現動物的智慧、意識進化程度和彰顯愛的能力,絕不亞於人類。傾聽同伴動物的心聲,和牠們一起探索並修復彼此關係中的缺憾,人類終將明白:動物不止是良師益友,更是生命奇蹟的推手。

相關聯結

作者Madeleine Walker的官網:Exchange of Love




(是的,我知道它的字幕讓人起肖)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glzm3

星期五, 3月 08, 2013

《設計幸福寵物家》之貓奴書摘

朋友借我一本書,名為《設計幸福寵物家》,她認為作者的部分建議,與養了三隻貓又讓家裡「零雜物」的我,在做法上不謀而合。很可惜這本書目前已絕版(希望這麼實用的書可以重新出版啊),所以我將與貓相關的重點摘錄下來供貓奴們參考(至於養狗人家就抱歉了)。


  1. 想要在室內和貓狗一起生活,不要從人的立場來看,而要從貓狗的立場出發。
  2. 在室內擺設擬人化的貓狗道具,可以說是很危險的,因為貓狗的行為模式和常識跟人不一樣。不去尊重這種差異,只是單方面強迫推銷你的愛情(道具),貓狗反而會感到壓力。
  3. 想告訴貓狗什麼是「正確」或「不正確」的行為,時機很重要。要在行動發生的0.5秒內,做出對該行動的評價(Good / No),否則牠們無法了解。只要時機稍微出錯,或不斷反覆責罵,寵物會覺得飼主不是在否定行動,而是在否定自己,會變得容易害怕、沒有自信。
  4. 對貓狗來說,「容易理解的居住環境」有三個重點:一,用高低差或門來明確分割可以進去和不能進去的地方。二,不能讓寵物隨便碰到的東西,不要放在寵物手腳跟嘴搆得到的地方。三,用觸感讓寵物了解什麼地方可以磨爪子、磨牙,什麼地方不行。
  5. 想跟貓狗同住有五個重點:一,活動場所的保持與限制;二,保持收容率;三,清掃的容易度;四,維持空氣環境;五,不只是防堵,更要去滿足。
  6. 貓奴最好採「完全室內飼養」,別讓貓自由進出家門。只要家裡變成貓的地盤,貓就沒必要出門巡視地盤了。貓不是平面生活的動物,必須打造立體的運動空間才能讓貓過得舒適又快活。房間數量必須有「飼養數量加一」個房間,以便防止缺乏運動造成的肥胖,並消除貓的壓力。(我家只有兩個房間,可是有四個貓窩。)
  7. 如果是套房或雅房,要考慮到貓的上下運動,設計一些不繞過去就看不到的空間,這樣有可能彌補空間不足的缺陷。另外也可以將紙箱堆起來當成簡易健身器材,玩舊了就重做一個,讓貓有全新的道具可以玩。創造一個小巷子般的空間,貓也會很開心。
  8. 貓會在室內爬上爬下,只要活用室內立體空間,就能防止貓無聊或缺乏運動。不過貓雖然擅長垂直攀爬,卻不擅長往下爬,所以經常因為從高處跳下而傷到關節。使用室內橫樑的貓專用通道(cat walk)和二樓扶手,也經常會讓貓掉下來。所以請在此前提下,添加一些樓梯或斜坡。
  9. 一般成年貓咪,需要跳躍才能上去的高低差大概是40公分左右。所以要讓貓咪輕鬆上下的階梯高度,就是30公分以下。
  10. 貓非常喜歡靠窗看風景或曬太陽。請利用這個特性,積極運用窗戶讓貓做垂直運動。


    小舞喜歡在窗邊的貓平台上曬太陽看河景。

  11. 一般人認為貓喜歡爬到高的地方,實際上貓是不會隨便爬高的。通常是高處有讓貓在意的東西,或是貓想從那裡往下俯瞰,牠們才會往上爬。理由可能是想在高處埋伏,攻擊下方經過的獵物,不讓對方發現自己,而且視野良好方便監控。如果只養一隻貓,自然沒有一群貓之間的上下關係或緊張感,所以即便主人設置了貓塔或貓樹,貓咪也可能不賞臉。
  12. 要讓貓在家中自由走動,只要開幾個專門讓貓通過的開口或小門就方便多了。
  13. 「能夠自由行走的場所」,最好事先做些容易清掃的處理。由於臭味和污垢容易殘留在縫隙裡,所以地板請盡量選用縫隙較少的材料。無論貓狗,只要吃太多都會嘔吐。(所以我愛用塑膠木紋地板,便宜耐看又好清理。)
  14. 貓喜歡舔身體,貓唾液中的蛋白質會附在身體表面,隨著貓的活動到處散落。其中一種叫「Fel dl」的蛋白質是主要過敏源,如果長時間接觸這種過敏原,就會得到貓過敏的病症。飼主如果想要預防貓過敏,必須經常清掃貓的活動場所才行。此外,家具後面很容易累積濕氣和塵埃,也是一種污染室內環境的來源,所以盡量減少家具擺設也是很重要的。
  15. 想讓貓狗舒適生活,必須注意空氣流通和室內濕度的調節,這對防止臭味附著很有幫助。濕度一高就容易產生黴菌和繁殖跳蚤。話雖如此,過度乾燥也很危險。人、貓、狗都一樣,只要皮膚乾燥免疫力就會降低。另外,乾燥的空氣(室內溼度低於30%)容易引起靜電,跟「室內塵埃」合體後更糟糕。解決方法是選用灰泥或矽藻土等可以調節濕度的「調溼建材」。
  16. 收納食物方面,氧化是乾燥食物的大敵。打開後要小心保存在陰涼場所,避免包裝受損。
  17. 貓磨爪子的行為除了要把爪子換新,還有領土標記(散布味道)與刺激爪子快點長出來的效果,所以不能阻止貓磨爪子。對貓來說,磨爪子的場所必須是「對貓來說必要的」地點。這種地方多半是房間出入口、明顯的牆腳、柱子附近。飼養兩隻貓以上的話,就要增加磨爪子的地點來讓貓做標記。貓越多,標記地點就有越高的傾向。
  18. 瓦楞紙箱、麻繩綑起來的東西、地毯等,都很受貓的歡迎。(推薦買搖搖盆和貓大餅。)如果是木材的話,桐的圓木、橄欖樹、杉樹等針葉樹的木板比較軟,貓也比較喜歡。洗衣板之類的波浪板也不錯。國外有動物行為學者主張,直條紋或木紋會激發貓咪磨爪子的欲望。所以像壁紙或窗簾等裝潢材料,最好避免使用直條紋或木紋。
  19. 無論貓狗,七歲以後飲食模式就會轉換到老年型態,從這時起,聽力、視力和體力都會慢慢開始降低。老了的寵物最好生活在安靜、可以安心休養、不會有孤獨感、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就跟小狗小貓的時候一樣。一開始老化就換地方住,會對寵物造成負擔。所以在寵物還小時,就應該考慮老後的生活環境配置,趁早做好改造或更換配置的準備。
  20. 貓尿的臭味是狗尿的五倍。貓廁所最好設在人用廁所或洗衣間裡,只要換氣設備齊全,就不會那麼令人在意了。(我是擺在客廳裡但天天換報紙條。)
  21. 跟狗相比,貓不怕熱反而怕冷,設置日光浴場所和溫暖的床是很重要的。暖氣用具就算選用不容易燙傷的輻射熱式暖爐,貓也可能因為靠太近而造成低溫燙傷,所以用柵欄圍住暖氣用具就可以放心了。
  22. 為了不讓貓把紗門抓壞,可以選用強化的玻璃纖維紗網。
  23. 如果貓喜歡爬上窗簾橫槓或被高處吸引,就會抓著窗簾往上爬。可以選用長條式窗簾或捲簾來減少損害程度。(我家三貓不抓窗簾,但窗邊貓平台上方裝的是白色捲簾,因為貓愛待那裡,所以選用平常可收起,讓塵蟎難以附著的材質。)
  24. 把貓步道延伸到廚房是很危險的。貓專用通道的橫樑如果經過餐桌上方,貓毛之類的過敏原也容易掉到餐桌上,造成衛生問題。
  25. 不能做些人不能通過(進入)的通道或樓梯。我們必須仔細清掃維護寵物經過的地方,所以請把通道設置在我們碰得到的地方。
  26. 一般家庭會把貓狗的居住地點設在客廳,所以客廳燈具最好不要只有頂燈一種,可以搭配壁燈、桌燈等其他燈具來調整客廳亮度。在寵物睡覺前,減少色溫較高的螢光燈具照明,增加色溫較低、比較能安定情緒的白熱燈泡照明,比較容易讓寵物冷靜,好好睡覺休息。

沒有比曬太陽更舒服的事情了!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9ko9o

星期一, 3月 04, 2013

馬尼拉之行(五):期待再相會

傍晚,Tessie 阿姨的司機載我一行人回到 Nightingale 阿姨的住處,眼前又是一番熱鬧滾滾的場面。中午開打的幾個牌搭子剛好散場,於是我們再度被留下用餐。席間Nightingale 阿姨表示她明晚要陪回馬尼拉參加婚禮的大兒子一家人回舊金山,來做客的 Father George 接下來得替主人看家。原來 Nightingale 阿姨早年曾為教會工作,與長年住在東京的 Father George 交情深厚,Father George 每年都會在 Nightingale 阿姨的家小住兩回,雙方早已相處得跟家人沒兩樣。

吃完第一輪,Nightingale 阿姨那位不良於行的美國老公 Bill,在兩名看護的攙扶下出來跟大家打招呼,我和老公見狀立刻讓出位置請他就座。Bill 看上去有些瘋瘋顛顛,我原以為他可能患有失智症,後來才曉得他很愛裝傻作弄人,而且並沒有因為行動不便就充滿負面情緒,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他一坐下便大力讚賞 Father George 是世間最好的人,接著讚美 Carol 信仰虔誠,然後又讚揚我老公是個「gorgeous man」。我很少見到這麼用力稱讚他人的人。

當時不過晚間九點,但 Nightingale 阿姨頻頻催促他老公早點睡,Bill 撒嬌耍賴討親親,最後這兩位年紀加起來有一百五十歲的老夫老妻,就在眾人面前親了嘴互道晚安。我在想,擁有大量人力分攤家中勞務和看護工作,應該是撐起大家庭的男女主人不致愁眉苦臉的原因之一,但有堅定的信仰、不吝惜給予家人讚美並慣於表達愛意,才是他們可以開心度日的關鍵所在。

說起來他們真的是非常西化的一家人。每個人的英文都跟母語一樣流利;用餐時,飯菜是依序傳下去,輪流盛進自己的盤子裡,既衛生又可控制食量;偶爾借用彼此的車時,會額外塞些小費給司機;家人們道別時也必然要貼臉抱抱,說些祝福的話。相處幾次下來,我發現自己好羨慕這個家族,他們在繼父這位長兄的帶領下,關係相當緊密,卻又沒有一見面就比闊氣、道人長短,或是說些損人不利己的話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等華人常見的壞習氣。

自從老媽過世以後,我就和她的手足失去聯繫。當過大學副教授的小舅,盜領了老媽存在美國的所有遺產逃之夭夭。以明星高中教職退休的大舅,從老媽告別式後就主動失聯。同樣自高中退休的小阿姨也和大舅「共進退」,至今人間蒸發下落不明。七年來(今天剛好是老媽的祭日)他們沒人上金寶山看過老媽,而我完全不清楚他們的所做所為跟那筆錢有沒有關係。無論如何,我對這些為人師表的傢伙感到十分心寒。與繼父的家族兩相對照,我只覺得自己的母系家族扭曲失常到令人哀傷的程度。

十點鐘,我們和 Carol 及六姨步行回酒店休息。Carol 跟我們相約隔天(週日)早上七點半到一樓吃早餐,我原本覺得太早,聽到她和六姨清晨六點就要上教堂做禮拜,不免覺得自己想賴床的心態太可恥,便和老公一口答應下來。後來吃早餐時 Carol 告訴我,教堂的禮拜分成好幾輪,第一輪清晨五點半就開始了,她們六點到其實是只能參加第一輪的後半段和第二輪的前半段,不過加起來仍算是一次完整的禮拜,哈哈!


在酒店打包行李時隨手拍下的窗外景色。


希望明年可以再度造訪,但行程不要被控制得這麼嚴密 :P

由於我們的回程航班是中午十二點五十,Tessie 阿姨表示十一點到機場即可,因為週日馬尼拉不塞車,車程只需二十分鐘,所以我們一行人又跟著她往 Nightingale 阿姨家移動。Tessie 阿姨在接機時就送了我十幾包當地著名的「7D」芒果乾當見面禮,沒想到此時 Nightingale 阿姨又從她的巨型食物庫裡取出四大包自製的芒果乾交到我手上(我帶的見面禮是真正用土鳳梨做的鳳梨酥),我看這份量我大概可以吃上一年。

道謝兼道別之後,我們回酒店整理行李。Tessie 阿姨來電表示,繼父決定再來跟我們 say goodbye。就一個病人而言,他還真有行動力。十點十分,繼父又在助理和司機的陪同下來到酒店。Carol 提議不如再吃點什麼吧!於是我們挺著肚子又進早餐吧點了現做的米蛋糕來吃。這次我們不再哭哭啼啼,而是開開心心地替繼父服務。Carol 負責餵他吃蛋糕(繼父手抖得厲害),我則是負責替他鋪餐巾,清除落在他胸前的蛋糕屑。四個人在二十分鐘內把米蛋糕吃得一乾二淨。


剛烤成的米蛋糕上撒了椰子粉,吃起來非常鬆軟,入口即化。

十點半,我們此行最後一次送繼父上車並向他道別,繼父的下一站是 Nightingale 阿姨家。Carol 說:「今天是元宵節,大家要一起包潤餅。下午還會一起討論 Papa 接下來的治療方向。」不得不說,我很高興有機會認識這個超有向心力的大家族,希望今年稍晚能如繼父所願,換我們在台北款待他與陪伴同行的家族成員。在此誠心地祝福他身體健康。(完)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8tb25

系列文章

馬尼拉之行(一):漫長的一天
馬尼拉之行(二):美食主義者
馬尼拉之行(三):好個大家庭
馬尼拉之行(四):市區半日遊
馬尼拉之行(五):期待再相會

星期日, 3月 03, 2013

馬尼拉之行(四):市區半日遊

繼父乘車離開後,我和 Carol 尷尬地忙著擦眼淚、擤鼻涕。這次一別,不曉得再聚首會是什麼情況。看到這種場面,剛抵達的 Tessie 阿姨建議我們,「下午就當觀光客吧!」她會請司機載我們去兜一兜。「交通不是很糟嗎?」我問。我寧可待在酒店補眠,也不想長時間塞在車陣裡。她說馬尼拉週末沒什麼車,不太會塞。於是我們收拾起感傷的情緒,搖身一變成了走馬看花的觀光客。

Carol 在馬尼拉念完小學便前往紐約,讀完中學又回家鄉讀大學,其後因為受不了紐約的步調又轉往舊金山定居。剛好家族中有許多親戚長年居住該地,彼此也有個照應。她會說流利的英文和 Tagalog 語,卻不像上一代至少會說幾句福建話。就好比我外公外婆是由浙江來台的第一代,到我老媽那代還會說流利的浙江話,可是到我這代已經說得零零落落。母語若是缺乏刻意傳承,至多三代大概就會消失無蹤了吧!


聖奧古斯丁教堂的外觀,下方拍照者就是 Carol。

抱著懷舊的心情,Carol 帶我們參觀的第一站是聖奧古斯丁教堂(San Agustin Church),地點位於她曾就讀的小學旁邊。在我們參觀期間,司機則等在外頭納涼。

菲律賓是天主教國家,巴洛克風格的古教堂多為西班牙佔領期間所興建,全國僅有南部的民答那峨島以伊斯蘭教為信仰主流。Uncle Ray 的老婆就在民答那峨當小學副校長,夫妻倆分住兩地。聖奧古斯丁教堂位於西班牙古城區(Intramuros),內裝精緻華麗,1993年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教堂內有博物館區,我們看到許多來自宿霧的天主教古文物,不過對於強調悲苦的繪畫和塑像我實在很難有共鳴。


許多大戶人家製作的遊行花車剛好被教堂借來展示。

同一時間教堂內正舉行婚禮,我們三人到二樓夾層處居高臨下地觀察,隨即發現緩步進場中的新娘身穿大紅婚紗,搭配米白色的超長頭紗,造型十分顯眼。新郎新娘就位後便坐在台前等候神父,類似新娘秘書的女性則是不停地替新娘整理裙擺和頭紗。現場觀禮的賓客不多,但多數盛裝打扮。我從網路搜尋結果得知,港星張衛健也曾在那兒舉行婚禮,只是教堂官網上的申請門檻實在不低,外國人想在那兒結婚得費一番功夫才行。


大廳內部只能用金碧輝煌來形容。


天花板的彩繪精緻奪目。


教堂迴廊因玻璃窗花而呈現出彩色的光影。

離開教堂後,我們前往對面的「馬尼拉之家」(Casa Manila)閒晃。這個區域在二戰時期受損嚴重,1980年代由前第一夫人伊美黛.馬可仕主導翻修,總算重現了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築風格。由於時間有限,我們沒進博物館參觀,只在充滿南歐風情的庭院咖啡館裡小坐了一會兒。


「馬尼拉之家」面對聖奧古斯丁教堂的一側是 Barbara's 餐廳的入口。


「馬尼拉之家」的中庭讓人覺得彷彿置身歐洲。

Carol 建議我嚐嚐當地知名的甜品「Halo-Halo」,我從善如流地點來吃,發現它是加了煉乳、各種甜豆、果肉(例如椰子)和冰淇淋的剉冰,乍看之下有點像「摩摩喳喳」,口味稱不上特別,顏色則是鮮艷到讓我有吃進不少色素的錯覺。這麼說吧!如果「冰館」的芒果冰是100分,這玩意大概只有40分。順道一提,halo在菲律賓 Tagalog 語中是「mix」之意。至於老公則是依建議點了本土品牌的「San Miguel Beer」來喝,據說味道還不賴。


左邊是色彩鮮艷的「Halo-Halo」,右邊是著名的「San Miguel Beer」。

我們的下一站是「聖地牙哥古堡」(Fort Santiago),它是菲律賓境內最古老的石頭堡壘,最早是由西班牙征服者所建造。在西班牙佔領期間與二戰期間,不少人在那兒失去生命,其中包括菲律賓的民族英雄/國父荷西.黎剎(José Rizal)。黎剎是華人後代,精通二十二種語言,既是眼科醫師,也是作家兼畫家。他於1896年被西班牙人以羅織的判亂罪名處決。古堡內的黎剎紀念館收藏了他的書籍、畫作、收藏品與手稿,以及他死後其家人在油燈內找到的一首被藏起的遺詩—「我最後的告別」(Mi último adiós)。


聖地牙哥古堡內的天主教塑像。

古堡內花木扶疏,有許多精緻的塑像,景色十分優美。裡頭也提供馬車載客服務,可是那馬伕有敲竹槓之嫌,環城一周他索價兩千披索,我們一致覺得太貴,決定徒步繞繞就好。行經露天劇場時,Carol 說她兒時在那兒看過反核行動劇,我告訴她三月九日台灣北中南東各地都會舉行反核大遊行,我和老公會參加台北場。我也順便跟她解釋了一下拼裝出來的核四有多麼危險。


乘馬車環城所費不貲,還是遠觀就好。


當天的氣溫約三十二度,我前後遇見兩隻出來曬太陽兼打盹的貓兒。


兩隻貓咪似乎不太怕人,見我接近表情仍相當淡定。

這趟半日遊的終點站是馬尼拉灣,我們抵達時正好可以欣賞夕陽。灣岸有許多餐廳和燒烤攤子,也有不少遊輪停靠。如果可以沿著灣岸慢慢散步,或是搭個含晚餐的遊輪出航飽覽美景,應該會相當愜意,不過我們才待不到二十分鐘就離開了,原來晚上又有聚餐。


馬尼拉灣的夕陽。


我在這兒弄丟了貓咪造型的哀鳳耳機孔塞,嗚~再會了,貓貓。

(待續)

噗浪討論頁面:http://www.plurk.com/p/i8n243(裡面有更多照片)

系列文章

馬尼拉之行(一):漫長的一天
馬尼拉之行(二):美食主義者
馬尼拉之行(三):好個大家庭
馬尼拉之行(四):市區半日遊
馬尼拉之行(五):期待再相會

星期三, 2月 27, 2013

馬尼拉之行(三):好個大家庭

第二天(上週六)一早,我和老公梳洗完畢便往酒店一樓供應早餐的餐廳移動。Carol和繼父的六妹(我實在記不得她的名字,以下就簡稱六姨好了)已經入座。六姨邊吃邊說她住酒店的八樓,我以為她和我一樣是趕來探病的,一聊才曉得她在舊金山住了三十幾年,四年前回馬尼拉買下了酒店八樓的套房。原來這間酒店裡的套房是可以出售的!

用完早餐我們一行人上八樓參觀六姨的套房。兩廳一房一廚一衛,一個人住相當寬敞,低檯度落地窗外的景色也十分宜人。這間套房外帶所有傢俱才四百二十萬披索(約台幣三百四十二萬),比台北市市中心的房價低了許多。我們在屋內看到許多裱了框的家族老照片,六姨很珍惜地一一拿起來介紹,而我也因此首次看到繼父年輕時的樣子,他基本上是帥哥一枚。

今年六十五歲的六姨指了指照片上的父親說,「我們的爸爸(就是繼父的爸爸)一共娶了三任老婆。第一任生不出孩子,祖母逼爸爸再娶兩個老婆。我們是第二任妻子生的,兄弟姊妹一共有十三個。後來他總共生了三十個小孩,你看他這麼瘦不是沒有原因的。」三十個?!我以前聽老媽說過繼父在二十六名手足當中排行老大,若不是她記錯,就是繼父有四名弟妹來不及長大。但不管怎麼說,跟兩任妻子生下三十個孩子仍是相當驚人的數字!我外婆也不過「只」生六個小孩而已。

離開後我們一行人又往繼父的五妹(Nightingale阿姨)家移動。她的住處距離酒店不到三分鐘腳程,是有著偌大庭院的獨棟兩層樓住宅。我數了數,院子裡共計停了六部車,而一群包含秘書、司機(不止一人)、廚子、佣人、長工在內的當地人,則是屋內屋外忙進忙出,好不熱鬧。一進門更不得了,這裡大概住了十個人以上。最後我大致搞清楚:她的現任丈夫是美國人,高齡八十二歲,目前不良於行,家裡另有兩名看護和一名司機專門伺候他。她的大兒子碰巧帶著妻子和兩名女兒從舊金山回馬尼拉參加婚禮,而她最小的女兒住在家裡。現在另有一名移居日本長達五十四年的神父(Father George)在她家暫住作客。

這裡面住了一個好熱鬧的大家庭

從小到大,我家向來只有我和老媽兩個人,頂多偶爾加上繼父。處在這麼一大家子人裡面,到底誰是誰看得我頭都暈了。這還不打緊,不一會兒繼父的弟弟(排行不明)Uncle Ray也來了,他曾陪同繼父來台北,所以我認得他。隨後Nightingale阿姨的前夫也滿臉笑意地出現,這是怎麼一回事?離了婚的兩人竟能相處得如此融洽?等吃完中飯我才了解:繼父的五妹和她的前夫、繼父的六妹和弟弟,四個人要湊成一桌打麻將,反正一家人住得很近。

年紀一把關係還這麼緊密的家庭真是少見,看來住馬尼拉的幾位應該是三不五時就會見面。妙的是,他們同一個媽生的十三名兄弟姊妹,每隔幾年都會挑一個地方團聚。由於有其他手足定居在美國、德國和加拿大,因此每回相聚的地點都不一樣。更有意思的是,他們還會印製紀念T-shirt,大家一起穿上拍照,是很有凝聚力的一家人。在Nightingale阿姨家的大院子裡,就掛了兩幅輸出成大看板的家族團體照,一出客廳就能迎面看到。

我們順勢待在那兒吃了午飯。Nightingale阿姨家隨隨便便一開飯就是十人以上,陣仗驚人。廚子和佣人不停地替盤子添菜、替鍋子加湯,飯後水果、甜點、啤酒應有盡有,家中彷彿有個巨型食物庫。上述文字或許讓人以為他們家是豪門大院,但其實每個人的穿著及屋內用品都相當簡樸。那客廳裡端坐著一尊白色半身塑像,我問六姨那人是何方神聖,她說他是一名熱心救助貧民的神父,繼父的五妹一家人都很尊敬他。

沒過多久,繼父又在助理和司機的陪同下忽然現身,於是廚房又上了第二輪飯菜。繼父的助理告知,他們一大早六點鐘便去醫院做空腹檢查,下週一就能知道結果。剛才繼父回家小憩一下,又決定來跟大家短暫地見面團聚。接著Carol開始照顧繼父吃飯,我和老公則是陪在一旁,時不時就著他的右耳說上幾句,只是不清楚他究竟聽見了沒。繼父用完餐後旋風式地道別,我們送他到院子裡,看著他上車。待在助手席上的他此時對我說,「等我腿能走了,就會去台北。今年應該可以。See you in Taipei.」知道到他這麼努力地想康復,想去金寶山看老媽,那一刻我不禁哭了出來,只能不停地用袖子抹眼淚。一轉頭,我發現Carol也紅了眼框。(待續)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7zv8z

系列文章

馬尼拉之行(一):漫長的一天
馬尼拉之行(二):美食主義者
馬尼拉之行(三):好個大家庭
馬尼拉之行(四):市區半日遊
馬尼拉之行(五):期待再相會

馬尼拉之行(二):美食主義者

我們一行人搭上繼父的車,便直接前往「Robinson’s Magnolia」商場。路上仍舊塞車。

和他的四妹Tessie阿姨一樣,繼父也有自己的司機,司機大叔和女助理都會說英文。看上去大約六十歲上下的女助理表示,她打從繼父四十歲起就開始照顧他,算算已有長達四十八年的主僱關係。她以前幫忙繼父處理生意,現在替繼父辦妥一切醫療事宜。司機則負責載著他們四處去,並幫忙繼父上、下車及準備輪椅。

繼父在休旅車上抽了一根菸,司機趕忙把車窗搖下。我很久沒吸二手菸了,還好隨身攜帶的口罩救了我一命。繼父的助理說,「沒辦法,他很愛抽,偏偏檢查的結果顯示他的心肺功能良好,肺還很乾淨。既然都這麼老了,愛抽就讓他抽吧!只要他開心就好。」想想也是,只要他開心就好。我公公也是菸槍,他比我繼父大一歲,平時我老公的姊姊們也會買菸「孝敬」他,大家的說法同樣是,「都這麼老了,他開心就好。」不過公公已經在去年底過世。

經過半個多小時,我們五個人來到位於商場一樓的「太皇魚翅海鮮酒家」(Tao Yuan Restaurant)。那兒的服務生是當地人,但會說中文。繼父迅速點好了三道菜和一份炒麵,每一道的口味都很棒,我很少吃到這麼好吃的料理,尤其是魚和炒麵。回台北後我上網查到它們的名稱,分別是:新加坡芒果石斑、新加坡黑胡椒蟹、新加坡海南雞,和新加坡正宗福建海鮮炒麵。

超好吃的新加坡芒果石斑

有點辣但肉質非常鮮嫩的新加坡黑胡椒蟹

助理說,「我們上週三(當天是上週五)才來過。他一出院就指名來這兒,還吃了龍蝦。我們大概來過二十幾次了。他很愛美食。」我這才曉得原來繼父簡直把那兒當自家餐廳。而結帳時我更是嚇了一跳,因為高級商場裡的海鮮料理含服務費加起來竟然才1350披索,約合台幣1100元,實在超划算!離開餐廳時我和老公感到依依不捨,心裡想著:「這麼好吃的料理以後吃不到了怎麼辦啊?」如果大家有機會造訪馬尼拉的話,請務必去嚐嚐(但為了海洋保育請不要點魚翅)。

回想以往繼父來台的日子,老媽總是從外頭買自助餐便當,或是提幾袋湯湯水水的麵回來給他吃,偶爾才出去上館子。我們家因為老媽的雜物太多,餐桌桌面往往不見天日,大家只得窩在客廳茶几上用餐。最慘的是過年,由於我老媽從不準備年菜,所以春節期間我們經常以泡麵果腹,連自助餐都沒得吃。印象中我們只有2003年曾在大年初一去福華飯店好好地吃頓buffet。現在知道繼父是個美食主義者,不免懷疑他之前怎麼能忍受待在台灣的日子?

除了吃得不太好,繼父會暫待的主臥室也是一團混亂,雜物被堆到幾乎看不見地面。老實說,我很難想像有助理打點一切的他如何住得下去。最令我感到疑惑的是,每次他來台灣,夜裡我總是聽見老媽敞著房門大聲數落他的不是,但我從沒聽過繼父回嘴。偶爾我從主臥室門口飄過,也只見他穿著汗衫、低著頭默默承受。一個在家鄉馬尼拉被妥善伺候的生意人,來台灣過得是這種品質的日子,我想除了老尪懶得跟年輕老婆計較之外,他對我老媽應該是真愛吧。

飯後繼父送我們回酒店便返家休息。當時不過晚上六點出頭,可是我們眼皮重得不像話。進了房間,老公才躺平而我正打算淋浴,門鈴就響了。打開門,原來是據說二十幾年前在新莊見過我的Carol和繼父的五妹Nightingale阿姨。Nightingale阿姨的獨棟家屋就在酒店轉角,她說家裡客人太多,暫住她家的Carol這兩晚必須跟我們一起待在酒店。難怪我們的房間會有兩房兩衛啊!

這位我完全沒印象的Carol是誰呢?答案是,現年五十四歲的她是繼父和第一任老婆所生的唯一一個小孩,她住在舊金山,嫁給第二代日本移民,而與她同住舊金山的媽媽今年都九十二歲了!當晚我和老公硬撐著眼皮和Carol聊天至十點,從而知道了許多我未曾聽聞的事,好比我老媽其實是繼父的第三任妻子,而繼父和第二任妻子又生了三個小孩等等等。她說繼父的小孩四散世界各地,只有一個女兒留在馬尼拉,但從不探望他。這回繼父生病她第一時間從舊金山趕回照料,言談中對其他同父異母的弟妹不太諒解。但總的來說,她是個活潑熱情又愛搞笑的人。

經過這麼一聊,我理解到:嗯,我媽嫁了兩次,生父和老媽離婚後又結了兩次婚,並和第二任生了一個妹妹。而老媽是繼父的第三任妻子,繼父共有四名子女與另外十二個手足。真要一一認識的話,相互關連的家族成員數字可是龐大的不得了。這一天相當漫長,我很想好好地睡到隔日中午,但Carol說繼父的六妹與我們相約早上八點半吃早餐,所以我們也只能奉陪到底了。(待續)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7ypc8(這裡面有後來補充的人物關係圖)

系列文章

馬尼拉之行(一):漫長的一天
馬尼拉之行(二):美食主義者
馬尼拉之行(三):好個大家庭
馬尼拉之行(四):市區半日遊
馬尼拉之行(五):期待再相會

星期二, 2月 26, 2013

馬尼拉之行(一):漫長的一天

上週我去了一趟馬尼拉,目的是探病,從週五中午至週日中午共計待了整整兩天。探病對象是因腎病住院的八十八歲高齡繼父。老媽七年前過世後,他連續數年在清明時節來台,近幾年由於健康欠佳無法遠行,所以我已經有三年多沒見過他。

十天前,繼父的四妹Tessie阿姨傳簡訊請我去探病。過去一年多來我深受過度換氣之苦,以前可以獨自出國趴趴走,現在擔心半途發作,只好請老公陪同。我匆匆辦好菲簽、訂妥機票、確定了照顧三貓的人之後,便與老公啟程赴菲。

老公是首次前往菲律賓,而距離我上一次去馬尼拉,也差不多有二十四年了。桃園飛往馬尼拉的航程約兩小時二十分鐘,因為機場跑道擁塞,飛機在空中盤旋了十幾分鐘才降落。Tessie阿姨和她的司機來機場接我們,隨即送我們到她代為安排的「Astoria Plaza」酒店。

馬尼拉的交通狀況很糟,週間塞車嚴重。Tessie阿姨說,機場離酒店在假日只需二十分鐘車程,平日開車卻得花至少一小時。我們不到一點就離開機場,直到兩點半才抵達酒店。當地的無空調迷你巴士Jeepney四處亂竄,隨招隨停,交通打結並不令人意外。不過再怎麼說,我還是覺得馬尼拉的交通比可怕的開羅好上許多。

原以為此行是為了前往醫院探病,沒想到我們還在一樓大廳check-in,繼父便已在助理的陪同下,坐著輪椅來到酒店,還跟著我們一起進房間。這房間超乎我想像的大,兩房兩廳兩衛外帶一個大廚房,將近有四十坪,簡直是整層住家。房間的佈置簡潔雅緻,缺點是舊式窗型冷氣噪音不小,無線上網不太方便,浴室的水壓也不夠大。


我們住的是上面這間,價格是一天6,100元披索(圖片取材自酒店官網)。

繼父耳背,我們跟他說話得用吼的。雖然他腿邊掛著尿袋,裡頭還滲著血色,但看上去氣色不錯。我們用力寒喧一陣後便無話可說,只是呆坐在客廳裡看電視。其實我原本跟他就沒什麼話聊,不過光是望著他看電視就已經令我們安心不少。

說起來我和繼父並不熟。老媽在我國二那年的母親節帶他回家,很隨便地告訴我:「我剛才跟他公證結婚了。」在那之前,我與比老媽足足年長二十三歲的繼父素未謀面。由於覺得不受尊重又正值叛逆期,我很少給繼父好臉色看,再加上他手抖得厲害,和他同桌吃飯感覺很彆扭,所以我經常鬧脾氣。

過去老媽還在世時,他大約每兩個月會來台灣小住五至七天,算算我見到他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兩年,而且多數時候毫無互動。我只知道他平日往返於美國、廈門與馬尼拉,是菲律賓第二代華僑,使用的語言是中文、英文、福建話和菲律賓的 Tagalog 語,家族成員眾多,除此之外我一無所悉。我曾問老媽何以能接受這種遠距婚姻,她笑說天天和男人同住一個屋簷下她會受不了,但有個婚戒可以替她擋掉許多蒼蠅。

老媽過世前瘦成皮包骨,肚子卻因腹水而鼓得老大。為了維持形象她不讓繼父來台見她,因此繼父直到老媽頭七才拖著病體來台奔喪。當時我不免為他感到遺憾,畢竟他們前次見面時老媽只是入院檢查,怎料再次見面時老媽已經成了一罈骨灰。在那之後我對繼父的態度改變了,那是一種混雜著憐憫與疼惜的心情,我無法再對他臭著一張臉或視而不見。

其後幾年的清明,繼父在他弟弟或妹妹(當然也都上了年紀)的陪同下來台,這不僅贏得了我對他的尊敬,也讓我心甘情願地替他們安排一切吃住與行程。由於知道他對歷史感興趣,我也會三不五時寄些歷史小說或傳記文學雜誌給他。我們維持著遠遠的距離和淡淡的關心。

近三年他沒再來台,打電話他聽不見,寄去的信他也沒回,這讓我有些擔心,因此去年四月我訂了機票打算去馬尼拉探望,只可惜因故未能成行,而廉價航空的機票也沒辦法退。既然今年受到繼父四妹的召喚,我自然是立刻拉著老公奔去。

這次久違後的相聚我們依然沒啥互動,見面彷彿只是為了確認彼此安好。我和老公因為早上六點半就出發前往機場,眼皮很重,幾乎快要睡著。繼父的助理問我們要不要先休息,她帶繼父回家我們晚點再聚,可是我說:「不用。我們是來看他的,不是來睡覺的。」才說罷,繼父便決定前往某餐廳吃晚餐,而當時還不到下午四點。其實吃什麼都好,看到病人有胃口吃飯,無論如何都令人鬆了一口氣啊。(待續)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7rjuk

系列文章

馬尼拉之行(一):漫長的一天
馬尼拉之行(二):美食主義者
馬尼拉之行(三):好個大家庭
馬尼拉之行(四):市區半日遊
馬尼拉之行(五):期待再相會

星期一, 2月 18, 2013

對於一些誤解的瑣碎回應

今天我又看到有人在讀過《零雜物》後,就書中的少數圖片,寫了文章批評我新家長得像樣品屋。我會說那是「批評」,是因為作者認為我家給了他「拘束感」。

所謂的「拘束感」是什麼?我想,人對乾淨與大量留白的空間本來就會產生一種敬意,或者說,距離感。但我認為這是觀者的問題,不是房子的問題。觀者可能猜想,「這屋主必然花了許多時間打掃,如果弄髒了會造成屋主的麻煩」,所以感覺不太自在,即便屋主並不介意房子被弄髒。

另一方面,觀者也可能是個外求型(ocnophil)的人。外求型的人總要被很多東西圍繞才感到安全,才覺得溫馨,留白太多的房子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威脅。因此,這類型的人恐怕無法了解,內立型(philobat)的人何以能夠享受留白而不感到壓力。

「留白」對我而言具有洗滌作用。外出一整天,在亂糟糟的街道上奔波後,我打開家門所看見的光景,是另一個可以好好放鬆的世界,哪有什麼拘束可言呢?我自己的想法是:如果我家很髒亂,椅子上堆滿雜物,地板上都是貓毛和灰塵,對客人來說才是大大的拘束,因為他可能找不到可以安然入坐的地方,或許也不敢席地跟三隻貓盡情地玩耍。


我猜有些人看了書中圖片,很容易推論我是個有潔癖的人,以致前幾天也有讀者詢問我的打掃頻率。我必須承認我一點都不愛打掃,但養貓之後我不得不勤於打掃,否則受苦的是自己。三隻貓非常可愛,但牠們同時也每天在房子裡頭任意地嘔吐、亂抓,便便完之後,小手還會直接往牆壁上反覆地抹。

為了清潔嘔吐物、貓毛、貓抓板的瓦楞紙屑,以及我老公因為異位性皮膚炎而走到哪兒掉到哪兒的腳部皮屑,我必須天天清潔地板,否則室內空氣品質很容易因為塵蟎而變糟(即便我已經盡量少用布織品),更何況他還有氣喘宿疾。要維護兩個人與三隻貓的健康,我需要讓清潔地板變成一件能迅速完成的事,而不是一種可怕的勞務與懲罰。

怎麼做呢?首先是我已經養成起床後馬上鋪床、用完東西隨手歸位的習慣,所以家裡要亂也亂不起來。其次是清完雜物之後,我們認為家中只需要擺設最必要的傢俱,這樣既清爽又方便移動和打掃。我們甚至連沙發都沒有。也由於東西很少,我一天不過花十分鐘左右吸地板,大餐桌則因為用餐完畢後立刻淨空,所以平時抹那張經常被當成貓平台的桌子也只花一分鐘而已。

月初我接受月刊採訪時,曾當場示範清潔地板的高效率。我只是稍微用腳推了一下,客廳裡那兩張輕巧的木單椅和長茶几就馬上移位,讓我可以把地板吸乾淨。試問一般人多久清潔沙發後面一次?如果我也買笨重的沙發,三隻貓蹭來蹭去的,後頭想必會累積一堆貓毛和灰塵,然後因為不方便清潔而導致塵蟎肆虐、皮膚發癢。

再講回客廳的留白。它除了令人心矌神怡之外,同時也是我運動的場域。我每天都在客廳地板上做鄭多蓮的「15分鐘完美曲線操」,而它的最後三分鐘都是地板運動。我曾經有天偷懶只用無塵掃把做局部清潔,沒用吸塵器仔細吸地,做完健身操後褲子上隨即沾滿貓毛,連臉上都是,因為這套健身操裡有趴地動作,臉幾乎要貼到地板上。

換言之,我家的留白是具有功能性的,是為了配合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和運動需求而存在的。這些留白並不是為了「營造出樣品屋的感覺」,或是如《金窩、銀窩、狗窩》的作者黎辛斯基所認為的,是一種「刻意炫耀的節約」或「精微的派頭主義」。我並沒有那種企圖。客人來我家玩時,他的背包要擱哪兒,想在哪兒擺筆電上網,想躺在哪兒看河景,我根本無所謂。要論隨性,誰比得上貓呢?長期跟貓生活的人是能拘束到哪裡去?

另外,我新家是有書櫃的。我的書裡礙於彩頁篇幅,有很多圖沒辦法擺進去,我家並不是只有客、餐廳而已。因此而推斷我住在樣品屋裡過著拘束生活,連翻書都可能小心翼翼、深怕弄髒的人,我想藉此說明一下:我的書的確都有包書套,我討厭書封和邊緣泛黃,因為那樣不美麗。對於不值得保留的書,我會儘可能讓它以嶄新的姿態前往「讀冊」,並在它們搬家前拆下書套;值得保留的書我反而會卯起來劃線、註記,並且因為包了書套而大方地拿來當杯墊。

之所以寫了一大篇解釋文,實在是因為我家雖然已經「零雜物」,但我這個人還沒到達「零雜念」的境界,很難忍受被人誤解。我家反映的就是我這個人,批評我家會讓我覺得我這個人也被連帶地否定。這就是我的真實感受。或許對某些人而言,我的書毫無幫助,甚至被貶為國外書摘的綜合體,但我確實讀過那些書,我沒辦法假裝我自創了什麼獨特的學說,我也不想抄襲或是不具名地引用他人著作。我單純就是「做到了」零雜物這件事,並且將過程和心得寫出來而已。

至於覺得清理遺物沒什麼的人,遇到了自然就知道有多難。特別是,如果往生者的囤積功力跟我老媽一樣強的話。順便推薦各位《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這本小書,我讀了真是心有戚戚焉啊。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6c16n

星期四, 2月 14, 2013

造句造得好,賣書沒煩惱?

近幾年的新書書名越來越雷同,簡直像用「書名產生器」製造出來的,莫非想挑戰讀者的「書名辨識能力」?我大致列出以下幾種最容易令我混淆的書名句型,不知這些句型是否真的有助於銷售,否則怎麼會被如此大量地使用呢?

句型1:「OO教我(們)的XX件事」
感想:我可以期待《少年Pi 教我的24件事》嗎?


句型2:「OO教(會)我的事」
感想:請問《尚萬強教會我的事:遠離悲慘世界》什麼時候要上市?

句型3:「OO教(會)我的XX堂課」
感想:可不可以出一本《終極警探教我的30堂跨國救援課》?

句型4:「OOOO的XX堂課」
感想:我想讀《冰的啦:大尾鱸鰻的78堂國罵課》。是說怎麼有這麼多堂課可以上啊?

句型5:「OO不告訴/沒有告訴你的XX件事」
感想:建議「給我報報」寫一本《關於夢想家:幹鞋哥不告訴你的40件事》。


句型6:「OO沒教/沒講清楚的事」
感想:我需要一本《核四到底是不是柴油的?政府沒講清楚的事》。

句型7:「OO不希望/不想/絕不會讓你知道的XX件事」

句型8:「OO沒教的(XX件事)」
感想:建議出一本《學校不知道自己沒教的事》,這樣以後就不會再有以「學校沒教」為名的系列書籍了。

    句型9:「OOOO的XX件事」
    感想:馬冏應該有讀過秘傳的《Bumbler:連任八年可以做的100件蠢事》。

    句型10:「OO應做/(一定)要做/死也要做的XX件事」
    感想:台灣是不是有一本《電視台記者抄新聞一定要做的50件事》在流傳啊?

    我想以上命名多少反映了近期的人心趨向。首先是整個社會都很焦慮,句型1~4的書名,充份呈現出我們深怕落於人後、擔心陷入危機的心態,因此我們督促自己不停學習,而各種像是業外教材的書籍也就應運而生,想選什麼課就有什麼課。而句型5~7的書名,則讓人覺得各行各業總有挖不完的秘辛,業者也總有不願告人或不可告人之事,內心惶惶不安的消費者為了避免受騙只好買書研究,免得自己成為那個唯一沒做功課的笨蛋潘仔。

    句型8很妙,看來學校和家長沒教的事情還真多啊!當然,出社會後老闆和同事也沒義務教導我們,所以大家只能讀書充電自立自強了。句型9~10的書名,如果用得好會很有趣,因為他人的人生經驗的確值得借鏡,而H罩杯也有豪乳的辛酸,所以大家不必妄自匪薄。但如果用得太過,則會讓我覺得有種隱約的強制性,似乎我該做的事情動輒上百項起跳,人生有沒有這麼累啊?!所以碰到句型10那種書名我通常都會自動跳過,換言之,取這種書名的書我完全不想買。不過對於懶得思考的人,如果有個功課表攤在面前,或許反而會覺得比較輕鬆吧!

    除了運用上述這些句型的書名,諸如「一次搞懂OO」「一次看懂OO」「一次搞定OO」和「OOO的XX個小練習」等命名最近也相當熱門。這似乎也反映出大家的缺乏耐性以及對於大挑戰的不勝負荷,畢竟生活已經夠艱辛了不是嗎?練習自然還是小一點的好,如果想解決的、想瞭解的都能一次搞定,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不知大家對於這類書名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5nvag

    星期四, 2月 07, 2013

    反核,蛇我其誰!

    昨天老公拿了幾個上頭寫著「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的反核紅包袋回家。這玩意兒讓人能在送錢的同時,順便送出可以造福眾人及下一代的理念,實在是超棒的點子!可惜我家人口單純到我過年哪兒都不用去,也無需包紅包給任何人,所以這些紅包袋我用不著,既然留著會變成雜物,只好再想辦法送人囉!


    我原本想留一個貼在大門上,但噗友問我不會太小嗎?想想也是,那還不如動手做個尺寸更大的反核春聯,只要買張紅紙就能自行列印。以下就是我做的檔案,傳統剪紙圖樣取材並修改自網路上的clipart網站。大家有興趣的話歡迎自由取用(下載連結在此)!祝大家蛇年廢核快樂。然後啊,三月九日的「2013全台廢核大遊行」也別忘了參加唷!新年快樂 ^_^

    相關連結

    2013全台廢核大遊行
    一通簡訊,終結核災
    我是人,我反核
    反核,不要成為下一個福島
    公民反核行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