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24, 2015

《天堂沒有不快樂的毛小孩》譯者序


能為你排難解憂,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我第一次知道桑妮亞這個人,是在2005年。當時家有二貓的我很想學習動物溝通,於是透過網路搜尋認識了她。桑妮亞在搜尋結果頁上名列前茅,原因是2002年,美國動物星球頻道邀請她主持塊狀節目「The Pet Psychic」,令這位寵物靈媒聲名鵲起。七年後,台灣動物星球頻道終於引進該節目,並命名為「寵物溝通師」。

桑妮亞出生於英國的小村莊。她自幼失聰,卻能與愛犬茱蒂和農場上的動物進行心靈溝通,並感應牠們的身體病痛。九歲時父親送她三隻鵝,她和鵝成了好朋友,怎料九個月後這些夥伴竟然成了耶誕大餐。這時她才明瞭動物的語言並非人人能懂,因為宰殺自己的談話對象並將牠吃下肚子,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這個極大的震憾導致桑妮亞決心忽視溝通能力,其後數十年成了活躍於時尚舞台的模特兒,直到1991年移居美國德州才意外恢復了天賦本能,進而開始為許多飼主提供諮商服務。只不過,透過電話和她溝通半小時的代價是三百美元,要一般人付出這種數目,恐怕必須考慮再三。

在得知桑妮亞的名號整整十年後,我成了她第一本中譯書籍的翻譯者。這期間,我母親過世,我接手了她在2000年時親自接生的母貓咩咩,並陸續換了六個住處。如今,跟著我「顛沛流離」的三隻貓皆已超過十歲,其中年紀最大的咩咩在我交出譯稿時,正準備迎接牠十五歲的生日。

十五歲的貓,無論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換算,至少都相當於人類的七、八十歲。換句話說,咩咩已經是一位老太太了。儘管牠目前身體硬朗,直接跳上書桌也不顯吃力,但我們能彼此陪伴到什麼時候,其實誰也說不凖。牠是我和老媽在世上僅有的連結,光是想到有天牠將結束貓生,我就忍不住一陣鼻酸。

2006年,剛成為家中一份子的咩咩,經常被我離家後飼養的另一隻母貓小舞打得滿頭包。我擔心牠心靈受創,雖然很想向桑妮亞諮詢,但近萬元台幣的費用令人欲步,後來便請了一位具通靈體質的友人來家中開導。那天下午,一人一貓在廁所內展開對峙,十幾分鐘後友人的手腕鮮血直流,在地毯上形成了兩圈艷紅。

被抓傷的友人說,咩咩與老媽同住時和我有相同的困擾。研究中醫和命理的老媽交遊廣闊,家中天天訪客不斷,這些人不是求醫的病人、求算命的衰人,就是專程來切磋的五術界人士。我對深夜仍在家中高談闊論的陌生人相當反感,心裡老是升起離家的念頭,而無助的咩咩則是選擇躲在床下,圖個眼不見為淨。

咩咩很「敏感」。友人強調,這些健康不佳、運勢不順、心術不正的人,多少在家裡留下了一些「壞東西」,這些壞東西時常騷擾、逗弄咩咩,讓牠長期以來夜不成眠。儘管我的租處很「乾淨」,但牠依舊神經緊繃,因此友人建議我盡可能別製造可以躲藏的雜物堆,好讓牠在開放空間中逐步恢復安全感。其後咩咩果然開朗許多,在小舞挑釁時也能適時地予以反擊。

這次的動物溝通初體驗,讓我越來越被這門技術所吸引,還為此做足了功課,打算去國外參加工作坊。但基於種種理由,我始終未能成行。幾年後,台灣開始出現學費昂貴的相關課程,和不少以動物溝通為業的職業溝通師。於是大約在四年前,我首度帶了家中三貓的照片找X解讀。

X女士對小步和小舞在個性上的描述,離準確還有好一段距離。輪到咩咩時,我提及牠來到我家的前因後果,X立刻借題發揮地表示,「我感覺咩咩很想念一個人……嗯,應該就是妳媽媽。牠很想見妳媽媽,恨不得馬上跟妳媽媽團聚,所以牠現在不過是在『等死』而已。」

X的話教人十分洩氣,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哭了起來,更別提她還說小步很笨、腦袋不好了。這趟自取其辱的經驗讓我明白,不論一名「已開業的」寵物溝通師是否具備自己號稱的跨物種溝通能力,倘若欠缺諮商技巧和同理心,對已經憂心忡忡或焦慮到必須尋求專業協助的飼主而言,難保不會造成二度傷害。2012年我跟外籍老師上完兩階段的動物溝通課程後,更確信溝通師應該具備的絕不止是直覺溝通能力,還包括對形上學、心理學和動物行為學的基本認識。

也因此,看到書中桑妮亞對各種動物習性的熟悉(她本來就在農場上長大的啊),對各個飼主的溫暖提醒和撫慰人心的話語,以及在能量療法上的諸多應用,我不免覺得:這才是專業寵物溝通師的風範啊!而且桑妮亞肯定不會對我說出上述那種傷人的話。

不過就和所有的知名人物一樣,桑妮亞不是沒被懷疑論者攻擊過。有人批評她只是根據客戶提供的已知訊息進行預測而已;有人還認為她常說客戶愛聽的話,簡直跟一般算命仙沒兩樣。可是讀完這本書,你將很難相信內容有虛假的成分,因為它情真意切,有時甚至帶了遠超出想像範疇的奇蹟色彩。我特別喜歡安吉在桑妮亞的提點下,為母親尋回失蹤愛貓的故事。譯完那個段落時,我心中充滿了幸福感。

如果你曾經失去心愛的動物同伴,並因為某些未解的遺憾而感到懊悔,那麼這本書或多或少都能協助你走出陰霾。即使你對故事的真實性存疑,也無損於它的療癒效果,因為閱讀那些對話的本身就是一種啟發。我想起幾年前學習NLP時,老師經常提及的基本假設—「有效比真實重要」。動物已死,溝通訊息的真假我們無從得知,而這些訊息能不能協助讀者排難解憂,才是桑妮亞書寫的重點所在。

翻譯此書時,我經常因為內容而感動落淚;譯完此書後,更不禁在腦海中描繪了一下桑妮亞可能會對我說的話:「妳媽媽過來了。她很高興妳把咩咩照顧得很好。她知道妳擔心年事已高的咩咩遲早會離開,但咩咩屆時只是回到靈界的老家和她團聚而已。妳媽媽說,『未來我們都會在這裡團聚唷。』而在此之前,她承諾會經常過去探望你們。」是的,現在我是這麼相信著。

況且,我很高興因為這本書,而暫時又省下了三百美元。

相關連結
Sonya Fitzpatrick官網
《天堂沒有不快樂的毛小孩:55個真實故事,回覆你最牽掛的16個問題》

星期一, 8月 31, 2015

「仁神術五日工作坊」初體驗

八月二十六至八月三十日,「小時光心靈文創咖啡館」在台北文創大樓,舉辦了為期五天的仁神術工作坊。這是台灣首次引進仁神術的五日課程,我以相關書籍譯者身分應邀成為其中的一員。其實去年十二月中旬,我便因為出版社找我翻譯相關書籍,而得到免費參加仁神術二日自助工作坊的名額,當時一樣是由來自夏威夷的 Wayne Hackett 擔任講師。

仁神術是二十世紀初期,由日本人村井次郎所創立的能量療癒系統,60 年代由他的日裔美籍弟子瑪麗.柏邁斯特(Mary Burmeister)傳往美國。二日自助工作坊介紹的是仁神術的基本概念,和位於人體兩側、彼此互為鏡像的二十六個安全能量鎖(Safety Energy Locks)。日本就在台灣隔壁,但我們卻直到 2014 年才從夏威夷的老師那兒學習到仁神術,不免令讓人覺得,這門學問的傳播路程還真是崎嶇啊。


二十六個安全能量鎖

話說去年剛上完二日自助工作坊時我還沒什麼想法,只覺得安全能量鎖很像中醫的「穴位」。今年一月中旬我開始投入《仁神術的療癒奇蹟》這本書的翻譯工作,並進一步接觸到書中提及的十二種「器官功能能量流」(organ function energy),這才發現它和中醫理論的「十二經脈」幾乎沒兩樣,於是我一度掙扎是否要以「心包經」這三個字來取代落落長的「橫膈膜功能能量」,或是以「肺主悲」這三個字來簡化「與肺能量流失調有關的態度是悲傷」這整句話。

翻譯時我也被書中的「層次」(depths)概念折騰了一下。我過去讀過不少新時代方面的書籍,多少知道顯化是怎麼一回事,但仁神術提及的顯化層次,似乎跟我以往理解的概念不太一樣。然而,作者的用字肯定有其道理,我不該擅自以另一種系統的名稱來進行中文化,於是最後決定全部直譯,再以註釋的方式稍作說明,畢竟台灣讀者對經脈的名稱還是比較熟悉,就算不清楚經脈的運行方式,總也跟隨流行敲過膽經吧。

這次上了五日進階工作坊,終於確認這十二種「器官功能能量流」果然是十二經脈,只不過關於「子午流注」的部分(例如深夜十一點到一點的子時膽經較旺,上午九點到十一點的巳時脾經較旺),仁神術是以經脈的能量高峰為起啟點與終結點,所以膽經的時辰是午夜十二點到兩點,脾經的時辰則是上午十點到中午十二點。至於仁神術「傾聽脈象」的技巧跟中醫的「把脈」也頗為雷同,不過老師講得簡單,要能真正掌握脈象,我看沒花個三、五年是不可能做到的。

除了進一步詳述各個安全能量鎖的功能和應用方式,並闡示十二種器官功能能量流之外,Wayne 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解釋各個顯化層次的目的和意義,以及數字學、星相學和各種元素的生、剋對人體能量場的影響上,而這些都是《仁神術的療癒奇蹟》和《Text 1》、《Text 2》這兩大本講義上所沒有的內容(上他的課非常划算)。仁神術認為,「Number is the first science. Astrology is the second.」但 Wayne 惟恐學員誤解仁神術與預測或算命有關,因此一再強調,要了解宇宙和科學的運作,數字和星相是一切的基礎。

我過去接觸過生命數字和五行,對星相則是連皮毛都談不上,但我發現用數字的角度去看經脈運行似乎比較容易理解。至於星相,我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自己所屬的處女座。仁神術以一句話來代表處女座:「I analyze.」而與處女座相對應的則是小腸功能能量(小腸經)。小腸是人體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換言之,它的功能是分析食物。

小腸能量流的失調與偽裝或勉強(trying-to)的態度有關。星相書上常說處女座容易有腸道方面的疾病,明顯是個性太ㄍㄧㄥ、太追求完美所致。處女座若希望身體健康,就必須超越「偽裝或勉強」的態度,減少批判並降低競爭心理。由於小腸功能能量屬於第五層次,以小指為代表,因此經常握住小指有益處女座人士的身心健康。

此外,人類的每一節脊椎(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尾椎),也和宇宙天體、星座及五大元素(木、火、土、金、水)有關。例如:與處女座、小腸相對應的是屬於第五層次的第三節腰椎和第六節胸椎,代表的元素是火,火的代表色是紅色,對應的天體是火星……所以哪個部位出了問題,就以相對應的層次依據各大元素的交互作用,挑選適當的安全能量鎖、器官功能能量或手(腳)指/趾頭下手,藉以平衡那些因為不和諧而導致疾病或不適的能量。

以上內容各位想必看得霧煞煞,我在課程教到脊椎那部分時也已經完全放空。然而,就像老師所說的,「你不懂電的原理,也能透打開開關使用電器,來使生活更便利。同樣的,你不必懂仁神術背後那些複雜而精巧的道理,也能透過把雙手放在特定的安全能量鎖上,來使身心更健康。只要按照書上和課本上的指示把手放在適當的位置,療癒自然就會發生。」將仁神術引進新加坡的仁神術療癒師陳秀錦(Tan Siew Kim),便在課堂上與學員們分享了她當年身為初學者的奇妙經驗。

Siew Kim 的二兒子患有重度自閉症,2000年她讀了《仁神術的療癒奇蹟》原文版後,為了醫治兒子而前往紐西蘭參加當地的仁神術五日工作坊。上完課回新加坡時,友人的父親因為大腸癌正準備開刀,她先生問她可否幫忙,於是她就在搞不清楚複雜理論的情況下,按課本為友人的父親做了一次療程。在施作的過程中,圍觀的親友們都看到患者的腹部似乎有東西在移動,他們問 Siew Kim 那是什麼,Siew Kim 不明所以,便回答「可能是屎吧。」隔天友人的父親按計劃接受手術,醫生卻發現腫瘤不見了,只在原患部留下一個紅紅的印記而已,他將印記採樣送驗,竟發現癌細胞已消失無蹤。這個結果「讓所有人都驚呆了」,而 Siew Kim 也因此見證到仁神術的療癒奇蹟。

Siew Kim 應邀為《仁神術的療癒奇蹟》的中譯版寫了英文推薦序,她在序中提及二兒子的現況,表示「現在,二十七歲的他可以煮飯、做家事、自行搭巴士和捷運了。他喜歡吹迪吉里杜管(Digeridoo,澳洲原住民管樂器),而且經常游泳。他也時常和他爸爸一起打高爾夫球。在家裡,他會自己做仁神術的自助動作,有時還會替他爸爸做基礎療程。目前他正在接受職業培訓,準備展開他的工作生涯。」這次 Siew Kim 也和二兒子一起在課堂上現身,他看起來氣色比我好上許多,因為參加工作坊的第一天,我就被台北文創的空調給凍到感冒發燒了(P.S. 我後來還住院了)。

說到《仁神術的療癒奇蹟》,坦白講,我在翻譯的過程中不時覺得內容太扯。例如有人下巴被壞人打爛了,竟然在接受仁神術的療程後不用手術直接出院;也有人被水母螫了,卻自行上岸按幾個安全能量鎖就回家休息;還有脊椎側彎多年的人,在接受左、右監督者能量流的療程後,即刻挺直身體不再跛腳。目前坊間有不少強調瞬間療癒效果的量子觸療書籍,但仁神術感覺與量子觸療沒什麼關聯性,是否真有這麼大的效果,我不免半信半疑,不過 Siew Kim 的證言讓我很想回家試試,反正仁神術是非侵入性的療法,再怎麼樣也不至於傷害身體,而我第一個想處理的,就是老公身上的一堆脂肪瘤。

順道一提,仁神術也可以用在動物身上,國外還有為治療動物而寫的仁神術專書。Siew Kim 說她家的寵物公雞曾經被貓抓傷,搞得近乎癱瘓,但她替公雞施作兩次療程後,公雞已經可以起身走路了。看來小步的腎臟、咩咩的眼疾和小舞的肥胖都有機會改善啦!至於效果如何就等我日後再分享囉。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l6yjb3

星期日, 6月 14, 2015

百貨公司奇遇記

昨晚去百貨公司美食街吃飯。想想最近為了宣傳新書常跑各種通告,卻連個像樣的唇線筆和粉餅都沒有(我平時不化妝,化了容易冒痘),於是飯後便到一樓的化妝品區瞧瞧,最後停在某專櫃前面。

櫃姐發揮所長,教了我一些遮瑕和淡化毛孔的小技巧。期間我提到,若不是上通告打書時,基於禮貌必須「恢復人形」,否則我還真不想花錢買化妝品。櫃姐聽了立刻問我寫過什麼,我模糊其辭,因為那跟我此行的目的沒有關係,但她居然緊接著問我:「是跟身心靈有關的書嗎?」

哇,我覺得這位櫃姐也太神,我的書的確和身心靈小有關係,不過她是怎麼知道的呢?後來我猜想,我穿著T恤、工作褲和休閒帽,拎著一百五十元的手提袋,還頂著一張有痘疤的素顏,應該可以直接排除我是超會賺錢的財經書作者吧!而且大概也不是什麼擅長管理的企業高層之類的…,總之我一臉胡疑地跟櫃姐點點頭說,「呃...算是啦!」

沒想到櫃姐眼睛一亮,馬上拋來一句,「妳知道家排嗎?」我說,妳指的是「家族排列嗎?這個我學過啊。」接著她又問我,「那催眠呢?」我又說,「我也學過啊!那位老師教得不錯,不過七天的課程要四萬多塊。」她見我應該是「同道中人」,便開始問我一堆問題。我剛好有時間,因此也很樂於分享經驗。

「那妳聽過XXXX嗎?」櫃姐直接切入重點。

「我知道,幾年前我還採訪過他。是神棍來著。」(那篇文章我後來沒寫。)

「啥?怎麼說?」

「他看起來像身心靈大師,戲服也頗像一回事,但明顯就只是在做生意而已。我之所以採訪一次就斷言他是神棍,是因為他旁邊的人都在造神,而且他的言論裡有恐懼訴求的成分,也就是說,如果不加入他們的團體一起修行,末日一來就會如何如何。我認為任何正派的團體都不會用恐懼訴求來招攬成員。」

「對,他們真的有用恐懼訴求。而且我每次去參加活動,他們都要我買東西,精油啦香啦什麼的,不買就會給你臉色看。」

「而且學費還很貴,對吧?」

「對。」

「那妳為什麼還要去?」

「因為我想要心靈上的平靜。」

「那妳現在平靜嗎?」這個問題很重要,雖然我沒有問三次。

「沒有,問題是我這幾年已經在那裡花掉六、七十萬了。」

「蛤?六、七十萬!」我真的覺得太過分了。櫃姐是很辛苦的工作,雖然有業績獎金,但扣掉生活費,要存下這麼一大筆錢,再短也要花個兩、三年吧。

「是啊,接下來還有一個三十X天的活動,學費要三十X萬。」

「我拜託妳別去,真的,高價的心靈課程絕對是騙人的。有錢人可以先開悟,妳覺得合理嗎?」我告訴她,某友人幾年前去XXXX的「事業體」工作的可怕經驗,情節跟某宗教事業體系內的眾醫師必須膜拜其上人的狀況差不多。老實講,當你必須跟創辦人下跪時,這種職場真的不必再待了,正常的職場不可能會這個樣子。

接著,我分享了一些過往的採訪及上課經驗,並引用了幾年前我採訪倪桑(現為台北市文化局長)時他說過的一句話:「太貴的課不要上。」

「我採訪過不少人。」我說,「而我分辨某某大師是不是神棍的方法很簡單:一,有沒有恐懼訴求;二,有沒有要求一定要加入他的團體;三,收費是不是高得離譜。」先別管這些「大師」是不是真有他們自己號稱的通靈能力了,光是以上三點就足以讓我對這種人劃上好幾個大叉。

「那我到底該怎麼辦呢?」櫃姐問。

「雖然我自己靜坐時也坐不住,談修行也稱不上,但相關書籍倒是讀了不少,這圈子光怪陸離的事情也遇過一些。我的建議是,不要加入任何團體,修行是靠個人的。讀一些好書,有疑難時偶爾去上一下課是OK的,但不要上學費離譜的課。」

「XXXX說我們要晉階就要有貢獻,得花錢買東西。」

「在團體裡就是這樣囉。基本上,要在大師、上人面前求表現,就是用錢來換取自己的存在感啊。妳花的錢越多,要抽身就越難,因為不甘心嘛(所謂的「沉沒成本」)!另一方面,妳願意花的錢越多,代表妳的腦被洗得越深,這種人當然適合在大師、上人身邊當個組長或護法之類的。」對於成了肥羊還不自知的櫃姐,我認為最實際的忠告就是「不要加入團體」。

「那妳建議我讀什麼書、上什麼課呢?」

「讀《奇蹟課程》吧!它是適合自修的經典,妳不必非得加入什麼團體不可,也不需要花額外的錢,妳要花的就只有買書錢而已。至於課程,依我的了解,我會推薦妳先把呼吸或靜心學好。這些最基本的課程幾千塊就有,不必搞到要花好幾萬,或是六、七十萬。」我覺得去上高價課程,根本是一種還不會走路,卻以為花大錢就直接能飛的概念。

後來我們又聊了一下關於坊間其他課程的事,我勸她不要迷信那些心靈中心發的XX療法研習證書,或是XX課程的結業證書。「有那種證照或證書不代表妳學會了,只證明妳付過錢而已。」同理,牆上掛著那種證照或證書的老師或大師也不用盡信,好的老師並不需要一身戲服、道具,和一堆花錢就能取得的證書和證照。她表示同意。

臨走前,我再次提醒她,「妳答應我,別花那三十X萬可以嗎?」我當下真的覺得自己像是在勸阻被詐騙者不要匯款的銀行行員。

「好,我不會去。我覺得妳是上天派來提醒我的。」櫃姐說。

「沒這回事,我只是以前也花過不少冤枉錢而已。好了,那粉餅多少錢?」

PS. 倪桑的原採訪文章在此。順道一提,某大雜誌的記者引用了這篇採訪的對話內容,卻沒有註明出處,該文連結在此。)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l10n7i

星期日, 5月 31, 2015

認識「動物囤積者」

原文刊載於2015/05/18獨立評論@天下

今年1月份,基隆有位退休女教師被檢舉虐待動物。她覺得流浪狗在外忍受風吹日曬雨淋很可憐,便陸續在偏僻地區收容了27隻狗。怎料收容地點布滿糞便又缺乏遮蔽,而且她5、6天才前往餵食一次,狗狗因此餓到只剩下皮包骨。事件曝光後,她向動保單位坦言自己無法照顧那麼多狗。日前《蘋果日報》又揭露屏東某狗園收留近900隻流浪狗,卻僅有4人照顧,許多狗狗拉肚子且患有嚴重的皮膚病,但狗園拒絕民眾領養,狗狗只能無奈地被關到死。

類似的情形也曾發生在中國上海。著名的「貓媽媽」多姿融,家中原本即有300貓口。2007年7月6日,她與聲援者截下840隻奄奄一息、差點就被運往廣東餐館宰殺的流浪貓,並因此成了救貓英雄。然而,此舉令她家的貓口頓時破千。貓友認為她無力應付這麼多病貓,也擔心原本健康的貓會遭到傳染,希望她能接受協助並開放認養。但貓友聲稱她不肯放手,結果幾天後貓咪開始大量死亡。獸醫證實,從她家轉出的貓已經發現感染了貓瘟。

貓友覺得事有蹊蹺,7月17日乾脆借了一台攝影機,冒充記者進入她家採訪。《南方周末》寫道:「對方果然中計,面對鏡頭的多姿融抱起一隻渾身塗滿紫藥水的病貓親吻不已,同時卻對房間裡已經僵死的三具貓的屍體視而不見。」這段採訪在網路上引起一陣譁然,後續報導讓救貓十幾年的多姿融在短短幾天內名譽掃地。但更驚人的是,7月26日,她在家中貓滿為患的情況下,竟又截下另一輛載有480隻貓的車……。

大部分的「動物囤積者」都聲稱喜歡動物,也經常從路邊撿回小貓、小狗,或是去收容所一口氣接回大批動物。然而,一旦數量超過自己所能照料的極限,那些被「拯救」的動物不是被迫窩在狹小擁擠的空間中,過著挨餓、生病、近親繁殖的悲慘生活,就是死在污穢不堪的環境中,成為其他同類的食物。


美國每年被發現的動物囤積個案大約在700到2000例之間,受害動物高達25萬隻。值得注意的是,定義動物囤積症並非基於動物的數量,而是飼養者能不能認知動物的需求,並給予足夠的照顧。當地「動物囤積研究協會」(HARC)對動物囤積者所下的四點定義是:
  1. 無法提供動物最低標準的環境衛生、空間、營養和醫療照顧。
  2. 沒有能力認清上述作為對動物福祉、家中人類成員及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3. 面對逐步惡化的條件,仍著迷於試圖累積或保留大批動物。
  4. 否認人和動物的居住條件有問題,或將問題最小化。
據HARC統計,動物囤積者的典型是:單身、年長女性、獨居、社經地位低下。囤積症研究權威藍迪.佛羅斯特進一步指出,他們多半是55歲上下、社交孤立的單身(包括離婚和喪偶)女性,通常很早就與動物相處,而且童年曾有被忽視、虐待或怪異的生活經驗。但案例也顯示,無論年齡、性別、職業和婚姻狀態,任何人都可能囤積動物,就連精神科醫師、醫護人員和獸醫師也不例外。而被囤積的動物則與取得上的方便性有關,其中受害最多的是貓,其次是狗。

HARC將動物囤積者分成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無力招架的照顧者」,他們鮮少與外界接觸,也不曾主動獲取大量動物。儘管向來對自家動物悉心照料,但由於失業、生病、喪偶等變動,已無法繼續提供原有的照顧水準。他們雖不否認問題,卻不知該如何求助,只能眼睜睜看著情況越來越糟。所幸他們樂於接受協助,因此一旦有人介入,問題通常比較容易化解。

第二類是「救援型囤積者」,他們對拯救動物抱有強烈的使命感,堅決反對安樂死,並相信自己是唯一能勝任照顧工作的人。起初他們會透過適當管道取得動物,後來逐漸熱衷於主動捕捉,於是原本「先救援後領養」的模式,最終變得只剩下救援而已。他們可能有彼此支援的人際網路,但因為家中動物太多,於是開始對牠們受到的折磨視若無睹,並試圖逃避有關單位的調查和介入。

第三類是「剝削型囤積者」,他們收集動物只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對動物的痛苦漠不關心,並極力否認囤積行為對動物所造成的傷害。他們大多慣於欺騙又缺乏罪惡感,蔑視法律又目空一切。有些人富有魅力且善於操控,因此往往能說服政府部門、社會大眾和傳播媒體,進而利用救援行動詐騙金錢。他們是動物囤積者當中最難應付的一群人,幸好這種人並不多見。

獸醫學博士蓋瑞.佩卓尼克曾針對被通報的動物囤積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近8成的個案家中有死亡或生病的動物;近7成的個案家中堆積著動物屎尿;近4成的個案同時囤積垃圾;而且有8成4的個案無法在家中順利走動。他們辯稱,這麼做全是為了摯愛的毛孩子們,並相信世界上沒有人願意或能夠照顧牠們。這種捨我其誰的心態,使動物囤積者難以放棄任何動物。也因此,如果沒有外力介入,動物囤積者的再犯率可以說是百分之百。

台灣社會對動物囤積症的認識不多,如果大眾能對這些議題多些關注,或許就能讓許多人和動物及早脫離苦海。如果身邊有親友飼養了超過能力範圍所及的大量動物,也請留意他們的居住環境和精神狀態,並儘速尋求適當的協助與診療。

星期一, 4月 27, 2015

囤積症(或稱儲物症)之「雜物影像評估量表」

我的新書《囤積解密》今天上市。出版社替新書做了書腰,在書腰背面和書本內頁都有以下這張評估量表,而它可是費了我好一番工夫才拿到授權。


當今研究囤積症(或稱儲物症)的第一把交椅—美國史密斯學院心理系教授藍迪.佛羅斯特(Randy Frost),為了定義雜亂的程度,特別製作了上面那張「雜物影像評估量表」(Clutter Image Rating,簡稱CIR)。起因是,有天他接到一通精神科醫師打來的電話,對方表示手上有個非常嚴重的囤積個案,而且個案有興趣參與他的研究計劃,於是他很快便帶了學生前往訪察。以下這段文字取材自我的新書《囤積解密》:

「我進門後大吃一驚,」佛羅斯特說:「他家很乾淨,除了餐桌和餐廳角落各有一小堆雜物以外。我心想,哇!醫師才跟我通過電話,他就把房子清乾淨了,感覺還不錯。所以我問他是怎麼回事,因為他整理得頗有成效。但他環顧四周後一臉胡疑地對我說,『不,我的房子糟透了,你看看,我老婆就是因為這樣才離開我的。』進一步深聊後,我發現他老婆離開他不是因為雜物,他只是需要拿這件事情充當理由而已。」
有鑑於個案和研究者或治療師的認知迭有差距,因此佛羅斯特決定將雜亂的程度視覺化,讓當事人能依現況「指認」出屋內的雜亂等級。而他的解決方案便是租下一間空盪盪的公寓,向心理系借用教職員休息室的傢俱,並請學生從宿舍帶來各式各樣的雜物,一起塞爆這間公寓的臥室、客廳和廚房。由於雜物不夠多,為了營造大量囤積的效果,他們還事先在地面上堆放紙箱,又埋了一位同學在裡面,這才陸續將物品覆蓋上去。
「我們學校有很多留學生,」佛羅斯特笑稱:「其中一位是沙烏地阿拉伯國王的孫女,所以我們埋了一個沙烏地阿拉伯的公主在裡面!」他們在從最嚴重的等級開始拍照,拍完後由公主從裡面踢出幾個紙箱,讓雜物的高度降低,然後再依序拍照,整個評估系統共分為九級。佛羅斯特表示,如果家中的雜亂程度在四級以上,他會建議當事人接受囤積方面的專業協助。

由於這個量表已經成了評估囤積程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在我的新書裡自然不能缺席。於是除夕那天我寫了一封畢恭畢敬的 email 給佛羅斯特教授,請他授權我使用量表,並祝他農曆新年快樂。教授很快就回信了,他說版權在出版社手上,因為這個量表也收錄在他與另一位教授合寫的囤積症治療手冊當中(我有買那本書的 kindle 版),而出版社正是以出版學術期刊聞名的牛津大學出版社,責任編輯是紐約分公司的Z小姐。

然而,教授只給了我Z小姐的姓名,卻沒附上 email。我在網路上找了半天查無此人,隔天只好硬著頭皮再寫一封信打擾教授,而這次總算問到了Z小姐的聯絡方式,原來教授把人家的名字拼錯了...。拿到Z小姐的 email 後,我寫信請替我出書的方智出版社代為聯繫,我心想由出版社對出版社,總比由作者個人對出版社來得有份量。我擔心自己寫信去牛津的話,對方恐怕不會理我。

三月初,出版社主編回信,她說版權部 C先生已聯絡上Z小姐,但Z小姐卻請C先生上牛津版權部的網頁填寫申請表格,還附上了一個線上申請表的網址。主編說這件事情我必須自行處理,於是我又硬著頭皮上牛津版權部官網填了一長串的申請資料。網頁上說,他們會在四到六週之內回應,問題是新書的編排得在三月二十六日完成,我哪能等上四到六週呢?

時光匆匆,一轉眼就到了三月中旬,牛津方面無聲無息,我緊張得不得了,深怕取得量表使用授權的進度會趕不上編輯時程,於是又硬著頭皮寫了好幾封信給Z小姐,請她大發慈悲替我盯一下版權部的授權進度,畢竟我根本不曉得自己在對牛津版權部的哪一位仁兄提出申請,連求都無從求起(這也是我非常討厭填寫線上意見表的原因。)Z小姐承諾會幫我搞定這件事,而我滿心希望她不只是隨口敷衍而已。

兩天後,版權部的K先生果真來信,還開了一個讓我肉痛的授權金額。我請出版社的編輯大人給我建議,她說不如就別用這個量表了。可是囤積症專書沒有量表怎麼行,我還是覺得書裡得附上量表供讀者參考,因此經過幾次信件往返,三月二十三日我終於和牛津方面敲定了尚可接受的授權金額。

但問題又來了,我一直以為要付錢給紐約分公司必然是要匯到美國的銀行,因此談定的付款幣值是美金。怎料收到對方開出的發票後(發票一旦開出就一定得付款,不得反悔),匯款對象竟然是英國的B銀行,這下子我既不能請英國友人直接匯入英磅,也不能請美國友人匯款到英國,因為必須考慮到匯差和跨國手續費,而我不想給人添麻煩。

在連續問了兩家本地銀行之後(其中一家銀行我還跑了兩次,因為他們在電話裡回覆的內容,和我去現場問到的答案不一樣),他們都對我要匯美金到英國的行為感到難以理解。更令人沮喪的是,他們收取的「全額到」匯款費用十分驚人,幾乎占了授權金額的四分之一,而且他們還不保證可以真的全額匯進對方帳戶。

我一方面為了匯款的事情心煩,一方面又被K先生惹得很怒。因為在對方開出發票之前,我就不斷提及我需要高解析度的印刷用圖檔,可是K先生一直沒有針對這點提出回應。等發票開出後我再次問及圖檔,K先生卻要求我自行掃描。老天!我買的是 kindle 版,根本無從掃描起。上網問了有經驗的網友後,我才發現原來國外的出版社不會給原圖,付費取得使用權利是一回事,購買附有素材的光碟(如果有的話)又是另一回事。

在無技可施的情況下,我只好第N次硬著頭皮寫信給Z小姐。三月二十四日,天使般的Z小姐寄來了高解析度的量表圖檔。她也說明,版權部向來只負責授權,從不提供素材。原來我錯怪K先生了,只能說這種事情我真的毫無經驗啊!幸運地是,我至少還有Z小姐這位救兵可搬,而當時離出版社告知的排版截稿日期只剩下不到兩天。

更棒的是,三月下旬,曾長期在紐約和香港金融界工作的老弟剛好回台北掃墓,而他三兩下就替我搞定了匯款事宜,手續費還因為他的關係而打了折扣。總之,四月六日授權金額終於匯進了B銀行的戶頭,十天後K先生也特別來信告知款項已經入帳(金額入帳後,授權才正式成立)。謝天謝地,我經歷了一個半月的折騰,總算在新書出版前取得了這個量表的印刷和網路授權。

在此也順便告知不尊重著權又愛盜圖的傢伙,這張圖是我買的,除非你也付了授權費,否則無權使用這張圖,隨便盜用的話小心被牛津大學出版社追究。老外的求償金額可是相當驚人的喔。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x9ncp

星期四, 4月 23, 2015

安迪.沃荷的收藏癖

以下文章原刊載於104/04/22聯合報繽紛版。我探討囤積症的新作《囤積解密》即將於四月二十七日出版,這是華文界第一本深入探討囤積症的專書。

六百多個時間膠囊

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無疑是最忠實的紙箱愛用者。收藏癖與創作同樣知名的他,一九八七年二月因手術疏失驟然離世,身後留下大批收藏和六百多個以紙箱裝成的「時間膠囊」。他在紐約市中心的五層樓豪宅共有二十七個房間,但只有五個沒被當成倉庫使用;至於尺寸劃一的牛皮紙箱,則是整齊的排列在高度直逼天花板的金屬層架上,堆滿了另一處的六層樓倉庫。


時間膠囊(取材自 Andy Warhol Time Capsules by glindsay65

最早的時間膠囊據說誕生於一九七四年。當時沃荷的工作室正在搬遷,他將物品一一打包後,發現要處理各種瑣碎物品,最經濟、有效率的作法就是統統裝箱。於是他開始習慣性的在辦公桌旁擺一個紙箱,心血來潮時便將桌上的東西全部掃進去,裝滿後再請助理封箱並標上日期,這其中包括他十幾年來每天上畫廊、骨董店、跳蚤市場和拍賣會蒐羅而來的大批戰利品,而助理們一直不清楚裡頭究竟有哪些東西。

一九八八年四月,蘇富比在籌備一整年後,為沃荷的遺物舉行了長達十天的拍賣會。該公司的資深副總裁普勞提回憶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想由於安迪收集的範圍太大又貪得無厭,公司裡唯一沒參與的就只有猶太文物拍賣部門了——而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專家部門。」

蘇富比動員了大批員工進行清潔和造冊,並將沃荷家中的一萬件物品歸納成兩千五百多批拍賣品。衣物、珠寶、假髮、裝飾品、勞斯萊斯汽車、一百七十五個造型各異的陶瓷餅乾罐、三百多隻手錶、五十七張原住民編織毯、兩百多個塑料手鐲、一百七十張單椅和一千六百多件瓷器,共計換得兩千五百萬美元,光是那些餅乾罐就賣了將近二十五萬美元。

是收藏還是囤積?

一九九四年,安迪.沃荷美術館在沃荷的家鄉匹茲堡開幕,館內共典藏三千九百件藝術創作。內容物預估在三十萬至五十萬件之間的時間膠囊,也順勢由館方接手。時間膠囊的共同管理人史密斯表示:「雖然它的起源有些平淡無奇,它們最終卻成了沃荷最大規模、最複雜,且最私人的作品。」

開箱建檔的過程十分緩慢,沃荷過世二十年後也才搞定了一百六十幾箱。這期間陸續揭露的物件有:機票、超市傳單、畫廊文宣、信件、帳單、紙條、飛機餐具、報章雜誌、畫作、雕刻、書本、鈔票、唱片、剪貼簿、照片、郵票、糖果包裝紙、已腐壞的生日蛋糕、腳趾甲、康寶濃湯罐、廢電池、用過的保險套、古埃及木乃伊的一隻腳……等等。

二○一四年九月,在沃荷過世二十七年後,編號TC528的最後一個紙箱終於在館內盛大拆封。一名粉絲花了三萬美元取得開箱資格,其餘觀眾則是得花上十美元才能親臨開箱秀。當天現場坐無虛席,大家在沃荷生前最後一名助理班哲明的帶領下,像偷窺名人日記般興奮的緊盯紙箱。結果,裡頭裝的是叉子、包了一半的禮物、未拆封的郵件、金色的皮帶頭、水果蛋糕盒、低糖糖包、飯店菸灰缸、派對邀請函、全新的迪奧領帶……而以上不過是九牛一毛。


沃荷生前最後一名助理 Benjamin Liu 為大家打開編號 TC528 的時間膠囊

「我什麼藝術創作都不用做就能當個藝術家了,」沃荷聲稱:「我本身就是藝術。」英國藝術史學家馬洛也認為,這些紙箱是一位「很懂商品又深深為它們著迷的收藏家」所創造出來的裝置藝術。「沃荷身上帶有超現實的元素,」馬洛說:「這些古怪又不相干的物件擺在一起,具有一種奇妙的詩意。」看來,藝術家本人和藝評家似乎都認為這個收藏過程是一種藝術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二○一三年五月,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在最新版的診斷與統計手冊當中,將「囤積症」(或稱儲物症)定義為需要治療的心理障礙,它的行為特徵包括:過度獲取、難以丟棄、住處充滿雜物和缺乏自覺,而沃荷大量收集卻不陳列、不展示、不變賣,就連垃圾也一併封箱,居住空間凌亂不堪,又視這些行為為藝術的作法,比起收藏反而更像是囤積。

或許可以說,沃荷在消弭藝術品與商品之間的界線時,也一併模糊了收藏者和囤積者之間的分際,而時間膠囊所封存的,正是他樂此不疲的囤積行為。

相關連結
the warhol: archive collection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wudem

星期三, 4月 22, 2015

消滅囤積,清理教練Go!

以下文章原刊載於104/04/21自由時報家庭親子版。我探討囤積症的新作《囤積解密》即將於四月二十七日出版,這是華文界第一本深入探討囤積症的專書。



東西只進不出、捨不得丟,是一種病。如果你的親友熱愛逛街掃貨,對免費贈品來者不拒,又經常把廢棄物撿回家裡,搞得住處甚至周邊環境凌亂不堪,卻不肯丟棄任何物品,那麼他很可能是一名囤積症患者。

囤積者的行為特徵之一是缺乏自覺,在面對勸說或遭到投訴時,他們往往會否認問題。再者,他們認為把精神花在清理上是「弊大於利」,所以不太可能主動清理房子。


想改善,先找出動機

如果想改善現況,首要之務就是協助他們找出動機,讓做出改變比死守物品更有吸引力。

我們不妨問問囤積者未來5年的目標,或是接下來的人生規劃。由於囤積者大多在五、六十歲之間,因此他們可能會回答:「我想早點退休」、「我想把身體養好」、「我想多陪陪家人」……而這時最有效的做法是反問:「你覺得一直花錢買不必要的東西,符合你早點退休的計畫嗎?」「你覺得目前的屋況能讓你減輕過敏/不被雜物絆倒嗎?」「你打算讓小孫子在家裡的什麼地方奔跑玩耍呢?」協助對方認清自己的行動和目標不一致,他自然可能考慮改變。

其次是讓他們相信清理的目標可以達成。依據專家學者的經驗談,如果親友願意擔任清理教練,會比光靠囤積者自行清理來得有成效,但他們如果同時出現憂鬱、焦慮……等合併症狀,建議還是先找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師談談比較妥當。一旦囤積者生出動機也願意改變,請不要立刻指揮他丟東西,或是自告奮勇地要替他清雜物。與其貶低對方的「收藏」全是垃圾,不如說明囤積的負面影響,讓他了解你的擔憂。

從旁協助,少批判多討論

一味地批判或是趁機把東西統統扔掉,會讓焦點變成雙方的衝突,而不是替屋況尋求解決之道。以下是給清理教練的幾點建議:

  1. 讓囤積者參與其中:清理的重點在於降低對方的居住風險、恢復住處的基本功能、讓他們盡可能與未來的計畫連結,而不是打造一間教練心目中的樣品屋。雙方充分討論、一起作業,才能將清理之後,故態復萌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2. 幫助囤積者維持專注:研究指出,有近三成的囤積者患有注意力缺失症,因此在清理時很容易分神。教練最好能提醒對方不要同時看電視,或是請他放下手上那張圖文並茂的舊傳單。把眼光放在目標上,離目標才會近一些。
  3. 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教練不是監工,而是啦啦隊。我們認為丟掉一個紙杯或一本雜誌很簡單,但囤積者卻必須經歷一番天人交戰。因此請具備同理心,別對他發脾氣,而是要為他加油打氣。
  4. 不要替囤積者做決定:千萬別說:「把這堆報紙丟掉!」這麼一來,對方肯定會提出許多丟不得的理由,使對話陷入無解的空轉。試著問他:「你覺得該怎麼做才能騰出空間呢?」這時對方反而會思考該不該把報紙送去回收。
  5. 不要只出一張嘴:有些囤積者家當太多,只靠自己慢慢清理的話,很容易洩氣並失去動力。這時教練要是能捲起袖子幫忙清運,對方會覺得十分窩心,並更加信任由教練所主導的整個過程。
  6. 做好防護措施,設定工時上限:如果囤積者的住處太過髒亂,教練可能會面臨過敏、感染、遭蟲鼠咬傷等狀況,因此做好防護措施是必要的。此外,在體力和情緒不勝負荷的情形下,最好別勉強自己撐下去。請接受改變是緩慢的,先把自己照顧好才有條件照顧別人。
  7. 願意提供額外協助:無論囤積者是購物狂或拾荒大戶,請在陪同對方直搗大賣場、二手店或垃圾堆時,問問他「是不是真的需要?有沒有收納空間?會不會造成負債?」這麼做將能有效地協助他抵抗誘惑。

找到著手點,持之以恆

至於要從哪裡開始呢?最影響日常生活的玄關、走道、廚房、客廳……等地方,最該被優先考慮。重點在於一旦開始就要堅守同一個區塊,直到清理完畢為止。請避免落入這裡清一下、那裡清一下的陷阱,那只會讓人越整越亂。只要每天有紀律地至少清理半小時,而且拿起一樣東西便立刻決定它的去留及所屬分類,假以時日絕對可以看見成果。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wrbmy

星期一, 4月 20, 2015

華文界第一本深入探討囤積症(或稱儲物症)的專書《囤積解密》

大家好!我的新書《囤積解密》從今天開始展開79折預購,4/27(下週一)正式發行。各大網路書店的新書預購連結如下:
囤積解密Q&A(這是出版社官網上的新書主題專頁,內容未來會不定期更新、擴充)

    封面主圖是我自己做的唷:)

    各界好評推薦:
    • 精神科醫師/作家-王浩威
    • 諮商心理師/作家-蘇絢慧
    • 諮商心理師/作家-周志建
    • 圖文作家-徐玫怡
    •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
    •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
    •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楊培珊
    • 民視異言堂主持人/主播-李偵禎
    • 作家/自由時報花編副刊主編-彭樹君

    前言:當年我不了解囤積是一種病

    2007年,雪倫.朵夫曼的住家屋況嚇壞了數百萬名《歐普拉秀》的電視觀眾,這使她瞬間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人物。

    這名身材微胖的中年婦女,和先生馬文住在一幢獨棟平房內。從房子的平凡外觀,完全看不出裡頭竟堆滿能將人活埋的大量雜物。多年來,他們在幾乎看不見地板的狹小空間中生活,在隨時可能坍方的羊腸小徑中穿梭。與其說這間八十四坪的大宅是住家,稱它為倉庫還更貼切一些。

    雪倫的三名子女皆已成家,他們不忍心讓父母住在凌亂不堪的環境中,一直很想介入清理,卻始終難以如願;馬文則是欲振乏力,每次拜託妻子一起動手,得到的總是永無止盡的藉口和拖延,而明日復明日的結果就是,他們已經超過十年沒有訪客,就連五歲的小孫子也從沒進過家門。

    「我是一個購物狂,我不停地買、買、買。」雪倫承認自己出了問題,也覺得屋內物品多到令人窒息,但她無法丟棄任何東西,這使她相當沮喪。為了幫助母親恢復正常生活,三名子女特別拍攝了一段紀實影片,向知名主持人歐普拉揭露老家的驚人屋況。


    三名子女拍攝的就是這段影片。

    節目製作單位決定伸出援手。他們找來整理專家彼得.魏爾許為雪倫對症下藥。在觀察過雪倫的住處後,他評估有九成五的東西必須清除,而且他需要一百人的團隊協助,才可能在八週內將雜物清空。雪倫渴望改變,也嚮往和諧、整潔的居家生活,但還沒做好跟戰利品道別的心理準備。對於整個計畫,她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清理工作在延宕十多年後總算啟動。彼得在草坪上畫出保留、賣掉、捐贈、丟棄等四大區塊,要求夫婦倆指定每樣東西的去向。雪倫的焦慮程度明顯升高,她想保留半數物品,而這和彼得建議的百分之五相去甚遠。歷經了無數次的溝通和勸說,團隊共計清出一千八百箱、總重達七十五公噸的玩具、衣物、書籍、擺飾和各式雜物,其中甚至包括1994年製造的過期罐頭。

    不僅如此,他們也在長年被雜物遮蔽的牆面、地毯和布織品上,發現了令人過敏的大片黑黴,角落裡更有恣意橫行的蟲鼠落地生根。在惡劣的環境中工作近兩個月,彼得不可避免地染上了皮膚病,從頭到腳無一處倖免。不過雪倫時常抱怨的無名咳嗽,倒是隨著屋況的改善而逐漸消失。

    節目中最震撼人心的段落,莫過於彼得向雪倫秀出倉庫的那一刻。事前清理團隊已租下面積逾兩百八十坪的倉儲空間,打算為雪倫舉辦清倉拍賣。經過分門別類,牆邊的活動衣架上掛滿了風格不一的各色服飾,長條桌面上下則是堆滿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小玩意兒。三千雙鞋子、三千只手提包和十幾台電視機不過是冰山一角,面對駭人的雜物之海,瞠目結舌的雪倫不禁痛哭流涕。

    她知道自己買了許多東西,也明白物品使她失去與兒孫的親密互動,可是在彼得介入之前,她從未真正意識到物品的數量已然失控,並嚴重威脅到她和馬文的健康及安危。


    從雪倫.朵夫曼家中清出的大量物品,嚇壞了數百萬名《歐普拉秀》的電視觀眾。

    ***

    雪倫是一名囤積者。看到她,我彷彿看見我媽。

    2004年初,我對家中的亂象忍無可忍,決定離家租屋,留下原本相依為命的老媽一人獨居。兩年後她因胃癌辭世,我的罪惡感之深可想而知。其後數年,我一邊滿腹怨氣地清理遺物,一邊責怪自己放棄了她。如果我沒有被雜物給打敗,如果我早點明白老媽像雪倫一樣需要幫助,或許她至今仍活在這世上,而我也無須面對那些折磨人的物品和內疚。

    2012年,與雜物長期奮戰的我發表了《零雜物》一書,內容記述我自中外達人著作中歸納出來的獨門清理技巧,以及我個人從實務、心理和風水層面,對雜物成因及其影響所進行的各項探討。書中還附上多張拍攝時間橫跨十年的彩色照片,清楚呈現出我離家前混亂的居住環境,和離家後在七個不同住處逐步去蕪存菁的變化和進展。

    書出版後,有不少讀者問我離家前為何拍下雜物肆虐的驚人景象,是不是早有預謀要將它們刊在書裡?非也,在按下快門的2003年底,我壓根兒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寫書,更遑論能寫出一本談清除雜物的書。當時的我深陷在憤怒、羞恥、受挫、絕望等負面情緒中,覺得自己快被雜物給壓垮。既然無力化解老媽日趨嚴重的囤積行為,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暫時跳脫受害者的角色,以獵奇心態替瘋狂的屋況留下記錄。

    當時家中的廚房入口,雜物堆得與流理台齊高。

    回想起來,我家並不是一直這麼混亂。老媽後來為何搞得住處每下愈況,在她過世後成了我亟欲解開的謎團。我仔細搜尋舊時回憶,爬梳關於上一代的歷史,漸漸發現她堆積雜物除了個性使然,也涉及婚姻失敗、家族遺傳及能量的失衡。這是一個龐大的命題,而我越是深入探索,越是著迷於囤積行為和身心療癒的相關學問。

    另一方面,許多讀者向我反應,他們在讀完《零雜物》後獲得了清除雜物的勇氣和力量,也如願展開輕盈自在的嶄新生活,但在迎向新生活的同時,卻眼睜睜看著父母與雜物為伍,老家像倉庫般堆滿不需要的陳年舊貨,跌倒摔傷的意外時有所聞。這些成年子女無法說服至親放棄囤積,雙方最後爭吵不斷,導致關係破裂到難以收拾。他們為此感到憤怒、羞恥、受挫、絕望,一如雪倫的子女和當年的我。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囤積症在美國的盛行率約百分之四,換句話說,每二十五人即有一人是囤積者,單單在美國就有上千萬人為程度不一的囤積症狀所苦。假使台灣出現囤積症狀的比例與美國相仿,那麼以兩千三百萬人來計算,國內至少有近百萬人受囤積症影響,受牽連的親友更可達數百萬之譜!

    透過學者的研究和媒體的傳播,近幾年與囤積症相關的書籍、新聞報導和實境節目,陸續擄獲歐美大眾的目光。2013年5月問世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更將「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列為獨立的精神病症,不再屬於強迫症的一種。然而,台灣媒體對偶爾躍上新聞版面的囤積家庭,僅以窺奇角度做簡短的圖文報導,這種視野和格局,並不比十幾年前的我高明多少。

    當時我不了解囤積是一種病,也不明白老媽不是懶惰,不是骯髒,不是愛物品更勝於愛我,她只是病了,得了一種在消費社會中不算罕見的心理疾病。雖然老媽的囤積程度比起雪倫算是小巫見大巫,甚至以囤積症的評估標準而言,也只能勉強搆著「囤積者」的邊,但她的行為仍對我造成莫大的困擾,也使我們經常劍拔弩張、惡言相向。我不免擔憂,台灣究竟有多少囤積者的家人或配偶像當年的我一樣,因為誤解而破壞彼此的關係,並付出了家破人亡的慘痛代價?

    儘管所有的囤積故事皆不盡相同,每個人的境遇也都獨一無二,但對捲入其中的親友而言,我們的心路歷程多少存在著類似的烙印。因此我想藉由這本關於囤積症的書,帶領大家認識它的歷史、成因、研究成果,和目前已知的治療方法,同時穿插一些與囤積相關的文學、藝術和電影介紹,讓更多人能透過不同的觀點,了解大量積累和死守物品是怎麼一回事。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喚起政府部門的注意,讓處理囤積問題不再只是環保單位的事,因為它是心理障礙而非單純的屋況失控。一時的打掃和清運僅能治標,唯有整合各界的力量來協助囤積者才是治本之道。

    我不是心理學者、精神科醫師或諮商專家,只是有過切身之痛並嘗試解謎而已。如果你是囤積者本人,願意拿起這本書證明你對自己的狀況有所覺知,這是非常好的第一步。如果你是囤積者的親友,請試著以對方的立場理解他的難處,或盡己所能地提供協助,別再重複我的錯誤。這本書或許最終仍無法讓你關心的人重返「正常」生活,但起碼你已找到同伴,明白自己並不孤單。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wnneh

    星期日, 4月 12, 2015

    拒絕雜務

    日前一位我欣賞的作家在臉書上提及,她因為許多信件和無償邀約而深感困擾,覺得寶貴的時間被回覆信件和參加各種活動給切割,而這些付出卻沒有帶來相對的酬勞。看到這樣的心情告白我心有戚戚焉,因為過去我也曾有同樣的問題。我不懂拒絕,而且相當嚴重。

    身為資深部落客,多年來我一直收到各式各樣的信件,希望我針對一堆疑難雜症進行個別回覆,而這花掉我非常多時間,有時用心答覆後,對方連回個謝謝都沒有,這也讓我對自己的付出感到難過。後來我向朋友求助,朋友勸我全部拒絕,可是我說,光是回信拒絕也要花掉我不少時間。我不好意思採取制式回應,總是想說明拒絕的理由,結果花在拒絕上的時間跟認真回覆的時間其實差不多 XD。

    出書後除了一堆信件,也開始有各種演講邀約上門。有些單位不透過出版社,而是直接寫信找我,卻沒有事先說明酬勞,而我光是要弄清楚細節就得花掉不少信件往返的時間,特別是有些演講問到最後會發現其實是無償的。還記得有一回,我因為各種考量而婉拒一個來自南部的邀約,卻被該單位回信暗諷缺乏「分享的熱情」。老天,我住淡水耶!認為我可以呼之即來,不去還要被指責,到底是把我當什麼呢?

    那位作家也遭遇類似的問題:她住南部,某單位以三千元的預算邀請她北上演講,她答應後才發現必須自付交通費用。過去三年這種事情我見過不少,因此便留言給那位作家。由於留言太長,我想想乾脆把它整理成一篇文章,貼在這裡供有相同困擾的朋友參考。

    小步:「我拒絕脫掉塑膠披風!」

    關於太白目的信件,真的狠下心來不回應就沒事了。說到底,我們常以為對方是因為看得起我們、信賴我們,才會寫信問我們。由於害怕辜負別人的期待和信賴,只好費心地回應對方可能必須付費才能得到的回覆,結果反而親手將自己寶貴的時間奉送出去。我就曾經為了回答陌生網友一個我不了解的問題,而耗費一整個下午搜尋資料。可是這種沒有親疏之別且毫無底線的做法,曝露的其實是自己的低自尊,以及希望獲得他人讚美、肯定和感謝的自卑心態。

    朋友勸我,「大多數的陌生網友只是想找個免費的對象問問題罷了,你不回應他們還會再找別人,他們並不在乎是誰來回答,只要有人回答就好了。彼此本來就是兩不相欠的狀態,不會因為對方寫了信過來而你沒有回應,就變成了你欠他們什麼。」當時我聽不進去,畢竟不回信這件事情讓我覺得自己「很沒禮貌」,而這個看似簡單的建議,後來我大概花了三年才做到九成。不得不說,臉皮厚一點的人,留給自己的時間真的會比較多。

    至於邀約,第一封信裡沒提及或詢問酬勞,或是內容太瞎,我基本上會直接拒絕,甚至根本不予回應。太瞎的實際案例如下:
    • 把我的名字寫錯。連自己要邀請的人叫什麼名字都搞不清楚的話,這種主辦單位做起事來大概也是丟三落四,實際合作之後的感受通常不會太好。
    • 以為我是別本書的作者。某單位曾來信表示,很喜歡我寫的《斷捨離》,希望找我去演講。我回覆《斷捨離》的作者是日本人,我不會說日文,很抱歉。也有人來信邀請《無雜物》、《零垃圾》的作者去演講,真是創意十足,但認真說起來其實很不尊重人。
    • 認為賜給我一個打書的機會,我應該心懷感激千里迢迢地無償去講。無償不是不行,以公益之名要求我去講的不是沒有,但時間和距離上我也必須配合得來才算雙贏。上面那個回信指責我的主辦單位就甭提了,我也遇過主辦單位向聽眾收費,卻請我無償去講的例子。另外,某國際大公司曾邀請我去南崁演講,卻沒有任何預算,只告知會送我「紀念品」。ㄟ…我沒車,而且我寫的不正是零「雜物」嗎?
    有網友留言建議我欣賞的那位作家接些公部門、學校或公家機關的演講,至少一小時有一千六的固定酬勞,交通費另支。然而,我的想法是:雖然公部門一小時會給付一千六的時薪,但我也會考量距離和時間成本。在雙北我願意,但在中、南部,就算另外支付交通費用我還是不會去,除非酬勞「合理」,因為公部門只能支付演講時數的酬勞,不含交通時間。

    假設演講地點在高雄,就算對方願意支付高鐵費用,可是我從淡水去台北車站,從台北車站轉高鐵,再從高鐵站搭車到演講會場,單程至少得花上三小時,來回共計六小時。如果搭的是客運我來回得花上十一小時。演講含問答大約要兩小時,所以只要想想付出八到十三個小時,而且還不包括事前精心製作簡報檔的時間,卻只能換到兩小時三千二的酬勞,日後還得如實報稅,我就無法說服自己大老遠地跑一趟,因為這跟我去超商打工沒有分別。

    如果不珍視自己的價值和時間,別人自然會把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甚至還以為給了我機會讓我可以付出。所以現在我學會了拒絕(雖然還不夠果斷),而且要拒絕就得明快一些,不要自己覺得辜負對方而心虛地提出各種理由去解釋。例如,「很抱歉四月份我手上有個案子在忙,所以沒辦法過去演講。」如果這麼回答,對方自然會想出更多變通的方式來回應,比方說,「那五月份可以嗎?」拖長拒絕的過程,對方也會感到困擾,因為對方在信件往返時同樣花了時間成本。尤其拖太久才拒絕的話,最後錯的人反而會變成自己(這部分我還在努力避免,偶爾還是會犯錯)。

    打算拒絕時,如果對方來信的態度誠懇,我也會誠懇地回覆並簡短地告知理由。如果對方沒禮貌、態度又差勁,最好的回應方式其實就是:要麼不回應,要麼用禮貌且制式的內容拒絕即可。朋友教我,要拒絕白目的時候就學學馬英九,他的回應是禮貌、制式卻毫不誠懇的絕佳範例,而這麼做可以省下非常非常多的時間(原來他還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耶 @_@)。

    若非暢銷作家或知名譯者,文字工作者的收入其實不多。上個月初我接到一通壽險業務員的來電,問我要不要申辦房貸,我想說了解一下利率無妨,但也明白告知我不是領薪水的上班族,很難申貸,她可以不必在我身上浪費時間。對方聽了直說,「不會不會,我有客戶是沒有固定收入的家庭主婦也貸得下來喔!」可是等對方知道我是「文字工作者」之後,她忽然就沒了聲音....隔了一會兒才又開口說,「那我再寄資料給你好了。」在這位保險業者的眼中,文字工作者的經濟狀況還比不上家庭主婦耶!哈(苦笑)。所以,如果再把時間不分輕重緩急地分割給別人,文字工作者恐怕得喝西北風啦!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w1bcm

    星期二, 4月 07, 2015

    囤積,其實是一種病

    以下文章原刊載於104/04/06自由時報家庭親子版。我探討囤積症的新作《囤積解密》即將於四月二十七日出版,這是華文界第一本深入探討囤積症的專書。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囤積傾向,你可能有一個雜物抽屜,裡面裝滿暫時不想處理的小東西,也可能有一個雜物間,裡面塞滿用不著的電器、多餘的家具、不再翻閱的文件和不會再穿的衣服。

    但有一種人的囤積規模要大上許多,他們的東西可能多到讓自己和家人無法在床上睡覺、在廚房做菜、在餐廳吃飯、在浴室洗澡,整間屋子最後只剩下儲物功能而已。

    他們是囤積者。

    在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出版的最新版診斷與統計手冊中,過度的囤積行為被視為需要治療的心理障礙。如果你的家人是購物狂、愛拿免費贈品、對還堪用的廢棄物難以抗拒,又不願丟棄任何物品,結果導致住處凌亂不堪,甚至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那麼他在精神科醫師眼中,很可能是「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或稱儲物症)的預備軍或準患者。

    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囤積者在20歲左右便出現囤積行為,40歲以後症狀較為明顯,過了50歲則漸趨嚴重,一來是年紀越大購買力越強,積累的物品也越多;二來是初老之人在處理雜物上,可能有認知或身體方面的限制,因此不自覺或非自願地任其囤積。


    囤積與收藏大不同

    囤積症的行為特徵有:難以丟棄、住處充滿雜物、過度獲取和缺乏自覺等4點。東西只進不出自然容易把房子給塞爆,可是受家人指責或被要求清理時,囤積者第一時間的回應往往是「我不覺得有哪裡亂啊。」基於這樣的認知,他們多半不認為家中亂象需要改善,也無法理解家人為何老是反彈,雙方於是劍拔弩張,三不五時就為了物品而陷入爭吵。

    不少囤積者會辯稱自己是「收藏者」,但兩者最重要的差別不在於家中的物品數量,而是這些物品對生活的舒適度有沒有造成妨礙,會不會使住處淪為倉庫。

    囤積者的另一項特色是單身獨居者占了大宗,而且男性多於女性。此外,有不少囤積行為是由家族遺傳所引起,因此父母愛堆東西的人,走上囤積之路的機率也較高。

    那囤積者都囤些什麼呢?根據學者和整理師的經驗談,前三名包括:紙張、衣物和容器,至於廢棄物、食物和動物也是常見的囤積對象,後三者尤其容易造成居住環境和衛生條件的惡化。只不過,囤積者大多不承認問題的嚴重性,以致最受困擾的其實是同住的家人,和離家後憂心父母健康及生活品質的成年子女。

    對囤積者而言,捨棄物品是相當困難的。有些人愛物惜物,覺得丟掉浪費;有些人捨不得拋下「老朋友」,彼此間的羈絆太深;有些人對自己的記憶力沒信心,害怕回憶會隨著物品而消失;有些人則是對物品太有責任感,非得找到心目中最理想的接收者才肯放手。於是分離的過程每每充滿了焦慮、壓力和猶豫不決,而這正是囤積者傾向於迴避清理的主因之一。

    囤積者需要治療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指出,美國大約有百分之四的人口患有囤積症,光是當地就有超過一千萬人為程度不一的囤積症狀所苦。假使台灣的比例相仿,推算下來,國內至少有近百萬人受它影響,受牽連的親友更可達數百萬之譜!

    囤積對兒童的身心傷害尤其重大,他們可能被雜物絆倒、受蟲鼠叮咬,或因為屋內空氣品質太差而引發氣喘或過敏。失去功能的住處則可能令孩子三餐外食,或被迫在沙發上吃飯、睡覺、看電視、做功課。而父母與物品的扭曲關係,更使他們覺得自己的重要性遠不如雜物或垃圾,進而導致自尊心低落,和焦慮、羞愧、沮喪等負面情緒,甚至在青少年時期出現輕生念頭。

    然而,囤積者並不是懶惰、骯髒,也不是愛物品更勝於愛家人,他們需要的其實是關懷和有效的協助。目前國外已經發展出能緩解嚴重囤積症狀的藥物和心理治療方式,坊間有助於解決問題的資源也越來越多。

    因此,別再誤解囤積者或是跟他們鬧彆扭了,試著了解對方的想法、盡可能維持良好的互動,並尋求正確的化解之道,才是讓他們願意改變的良方。如此一來,家人們自然也能跟著受惠。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vj4w8

    星期四, 3月 19, 2015

    《零雜物》被抄襲案公告

    Dear all,

    關於《零雜物》被《清爽的人生》一書大量抄襲一案,去年經我申請再議後,被告已於今年一月底被高雄地檢署依「違法著作權法」提起公訴。昨日我南下高雄出庭,全案目前已經由調解庭達成和解。

    在被告林敏玉女士始終沒有道歉,但願意賠償我十萬元,而我也決定依法官建議「以和為貴」(同時免除日後舟車勞頓)的前提下,我答應被告律師會在今天結束前,刪除去年五月份我針對此案所撰寫的「忍一年也夠了」等七篇系列文章(但被別人轉載的我無從刪起,大家可自行上網搜尋),並不再就此案發表任何公開言論及相關評論。

    我沒有做錯任何事,也不是因為心虛而決定刪文,更沒有什麼把柄落在被告手上,單純只是一件官司搞了兩年我真的好累。在被告律師要求我別妨礙林女士的「寫作生涯」以及法官的強力勸說下,我勉強同意和解。我喜歡高雄這塊土地,我不希望因為這件事情,讓我想到高雄就滿腹怨氣。我要清掉心裡的垃圾。

    為免各位質疑我刪文的目的,特此為文告知。往後也請各位繼續支持原創好書,謝謝大家。


    很遺憾昨天去出庭沒能重返青島東。

    星期二, 3月 10, 2015

    農曆年前上的英文密集班

    先來回顧一下我農曆年前上的寒假英文密集班吧!這個班為期四週,一週五天,一天三小時,時間是下午兩點到五點,課程時數共計五十七小時。我從竹圍搭捷運去江子翠站大約一小時,下課後跟同樣在那兒上課的老公一起回家。老公已經在那兒上了五個多月的課。

    話說去年八月,他一直嚷著工作不順,追根究柢都是英文不好所造成。我認識他超過十年,從第一次聽他抱怨自己英文程度差就勸他背單字,可惜他從未開始。同樣的抱怨聽久我也煩了,索性請他辭職徹底把英文學好,並答應這段期間的學費和生活費由我負擔。

    辭職上英文課不但少賺薪水,還要支付學費,自然得找個值得的地方。上網研究一番後,我替他找了位在板橋的「流利英語學苑」,因為在那兒任教的全是有劍橋教學證照的專業外籍老師,不是那種阿薩不魯的流浪老外,而且老闆本人就是雅思留學考的主考官。我相信老公如果能在那裡狂操半年,應該會有明顯的進步,便要求他趕緊過去看看。

    一到那兒老公就被要求先做分級測驗,學員依程度共分為:starter、1、2、3、3 plus、4、4 plus、5、6等各種等級。測驗的結果是他勉強能進 IE1,也就是密集班一級。由於一期是兩個月,班主任 Amber 說,如果他要從連國一程度都稱不上,進步到能隻身在國外應付食衣住行,至少得花上三期共半年的時間。半年和我們預期的時間長度差不多,老公聽完心動不已,隔天就拉著我去見 Amber,希望我確認後能立刻付錢註冊。坦白說,這時我還不知道自己的荷包即將失血…。

    我上一次在外頭學英文已經是二十幾年前的事情了,這回被老公拉去我在網路上挑選的英語學校還挺新鮮的。聽了 Amber 的承諾,又看到老公鞋貓劍客般的眼神,我直接問了學費金額,Amber 說XX,XXX。我記得當時曾問她,「呃,可以不要一次繳三期嗎?」我以為那是三期的費用,但她卻回覆我:「這就是一期的學費啊。」啊啊啊啊啊!所謂自作孽不可活就是這麼回事吧!但學校是我挑的,想想也就忍痛匯了款,總之先讓老公上一期看看,OK 就繼續上,不 OK 我就認賠殺出。

    匯款後老公很快便辭掉那份不算穩定的工作,開始了朝八晚六的學生生活。他每天早上八點出門去速食店預習課文,下午一點半進教室,五點下課後再做一小時的功課才動身回家。他的教材是牛津大學出版社編寫的《American English File 2nd Edition》,這套教材很有意思,貼進生活又涵蓋各種議題,偶爾也涉及文學、藝術和音樂,不是那種很蠢的對話式課文。

    接下來的兩個月,他每天回家後都像小學生似的,很興奮地跟我講當天課堂上教的內容,還不時拿文法、練習題和考卷問我(對,他們要考試)。上完一期後他興高采烈地表示他決定上滿半年,然後又露出鞋貓劍客般的眼神,於是我又噴掉了近六位數字。天啊!雖然我知道師資很好、教材很優,可是我自己都沒上過這麼貴的課程啊!三期的學費如果拿去做醫美,搞不好我已經改頭換面了!這時我也只能祈禱老公好好學習了,可別浪費我一字一字賺來的辛苦錢啊。

    十一月中旬,老公剛升上第二期 IE2 沒多久,某天夜裡他居然用英文說夢話,害我狂笑不已。他是個經常說夢話的人,但通常都是做惡夢破口大罵夢中人時才會講出聲音,因此用的多半是國語或台語,這次居然冒出英文來,令我大感意外。雖然英文夢話的文法有待加強,不過他似乎已經能用英文思考。起床後我問他夢裡是在跟誰說話,他說他在跟同學討論課文,因為眼看著又要考試了,壓力實在很大。

    接下來,他開始不時問我文法問題,因為全英文教學讓他有時無法完全理解文法。也是在這個時候,我不禁覺得自己的文法好爛,竟然沒辦法告訴一個 IE2 程度的人應該怎麼理解文法和介係詞,於是便上網買了一本《圖解第一本真的學得會的英文文法書!》送給他,請他有需要時自己查閱,不要問我 XD。可是他擔心這本書和教材會打架,所以遲遲沒有讀,然後還是不停地問我文法問題,讓我十分心虛。

    一月上旬,老公又上完了 IE2,通過升級考試後勉強能升上 IE3,他決定趁著開學前的空檔把文法書讀完,以免跟不上同學們的程度。這時他已經可以讀些網路上的英文文章了,聽 CD 時也會注意英文歌詞,還會不時跟我討論詞意,搞得我對密集班也有點心動。如前文所述,我發現這幾年我被動接收英文的聽、讀能力,因為翻譯書籍的關係越來越進步,但主動輸出的說、寫能力,卻因為缺乏溝通的對象而越來越退步。於是某日老公趁著我們一起外出時,直接把車開到了教室門口,要求我花一小時進去做分級測驗(這是免費的)。

    離開學校後我大概有二十年沒考過試,忽然要我考試讓我緊張不已,但我還是硬著頭皮完成了聽力、閱讀和口說測驗。替我測驗口說能力的是雅思的主考官 Ben(他也是《朗文雅思應考勝經 IELTS 核心單字》等十幾本工具書的作者),他問我對成名這件事的看法,並要求我介紹一位名人及他的工作。我談了 Andy Warhol 的名言,然後莫名其妙地挑了 Gun N’ Rose 的主唱 Axl Rose 做介紹,還說「幾年前他們在板橋體育館開過演唱會喔?你有去看嗎?」和堂堂雅思主考官瞎扯一陣之後測驗結束,我被帶去櫃台由 Amber 對我進行測驗結果分析。


    左邊是雅思的主考官 Ben,右邊是班主任 Amber,我應 Amber 的要求特別加了柔焦!

    測驗的結果是,在四個項目裡我得到一個七分、三個八分,想當然耳成績最差的就是口說能力,因為我講話前會先想一下,反應有點慢,講太急則偶爾會把現在式和完成式混在一起。Amber 說我的程度在五到六級之間,但那兒沒開過六級的課,五級則要必須等程度相同的學員足夠了才能開課,因此如果我要上課的話只能等候通知。沒想到,才過兩天這個班就因為即將放寒假而開成了,我的同學們包括:在大學任職而且已經開始放寒假的E先生、正打算考雅思去英國念書的上班族A小姐,以及仍在清大念研究所但也在放寒假的男同學D,我是當中年紀最大的一個 >_<。

    一月中旬一開始上課,我就發現同學們都好強大,而且 IE5 的程度果然就是用英文在討論議題、交換想法。但由於我每次發言前都得先想過一遍,又擔心浪費大家的時間,因此總是緊張兮兮。不過相同程度的同學們天天見面上課真的很有趣,我連操幾天之後,開口前的思考時間也逐漸縮短,有時還會分享一些對老師和同學們而言堪稱是怪力亂神和違反善良風俗的話題 XD。那麼接下來就來分享一下這四週我都在上些什麼吧!BTW,我們班用的一樣是《American English File》的課本。
    • 1A:What motivates you?
      課文提到了幾位導演、作家和知名廚師的奮鬥歷程,我們必須討論他們之所以成功的心理背景,並談談自己心目中的成功人士。E提的是馬雲和雷軍這兩個中國人,讓我頗為意外,D則視發明 Tesla 電動車的 Elon Musk 為天才。課文中還提到了英國最多人嚮往的某間果昔公司的公司文化,所以我們也順便幹譙了一下台灣的低薪和慣老闆。
    • 1B:Who am I?
      課文提到了各種人格特質,並解析了一幅哥雅的畫作(The Family of Carlos IV),還探討了關於族譜和家族歷史的事。E說他們家的祖譜最早可以追溯至孟子,我大感震驚!而我則是向大家推薦了 Geni.com 網站,這是一個整理 family tree 的好工具。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poyii
    • 2A:Whose Language is it?
      課文探討了非英文系國家目前學習和使用英文的狀況。這部分我有點無感。
    • 2B:Once Upon a time
      課文提到了七位名人的童年(大部分是作家),我們必須描述並和同學討論自己的童年往事。課文也提到了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童年記憶,他以為自己小時候差點被綁架,但那件事其實從未發生過。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pv74y
    • 3A:Don’t get mad, get even!
      課文提到了五十種跟情人分手的方法,其中包括三名女子惡整前男友的真實案例,而且還介紹了一本名為《Love By Numbers》的書。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pyukv
    • 3B:History goes to the movies
      課文提到了三部歷史電影,我們必須討論電影中的歷史真偽,以及我們如何看待電影中的歷史。聽力教材裡還包括一位英國歷史劇作家的專訪。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qa9wo
    • 4A:Breaking the silence
      課文提到了我最痛恨的噪音問題、噪音對聽力的傷害,以及某人對街坊陌生人所進行的各種訪談(這也是某種形式的打破沉默)。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qhbjl
    • 4B:Lost in translation
      課文提到了十本暢銷書裡的第一句話和最後一句話,還介紹了村上春樹英文譯本的兩位譯者 Jay Rubin 和 Alfred Birnbaum,並針對他們翻譯的同一個段落進行比較。這是我最喜歡的一課!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qni7r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qwcae
    • 5A:Are there 31 hours in a day?
      課文提到了多工(multitasking)的利弊,和時間小偷(time bandits)的危害。我最大的時間小偷就是噗浪啊!!
    • 5B:Do you have Affluenza?
      課文探討了消費社會的富裕病,我們必須針對自己是否感染富裕病進行測驗。這堂課主要是在討論自己的價值觀及對物品的看法,但老師不相信我只需要很少的東西就能活下去(冏)。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r5d1y

    順道一提,這裡的每個班級都會有兩名老師,一人教兩天,一人教三天,Amber 說這是為了讓大家適應不同地區的英語口音。我的老師一位是來自美國(芝加哥)的 Andrew,一位是來自南非的 Henry;我老公遇過的幾位老師則分別來自美國(波士頓)和加拿大…等地。每位老師的文化背景和觀念都有些許不同,跟他們聊天可以知道很多奇妙的事。有些人很好聊,有些人的觀念則非常保守(千萬別跟他們提什麼外星人、自然療法、中醫五行之類的)。

    Henry 教我們的天數比較多,我們和他聊了許多事情。很討厭宗教狂熱份子的他推薦我們讀一本名叫《Zealot》的書,後來我發現台灣有出中譯本,名字是《革命分子耶穌:重返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平與時代》。Andrew 則建議我們多讀文學經典,不過電影「殭屍哪有那麼帥」其實也是他推薦我們看的,看完我才曉得故事並沒有中譯片名那麼無腦。

    我上完四週的心得是,教材挑得很好,我喜歡 Oxford 的課本,老師也很有趣,同學們天天見面相處得頗開心,就是學費不太便宜,但學費某種程度上也讓班級人數得以維持在四到六人之間。坊間請英文家教到府授課的行情大約是一小時五百至七百元,在那兒上課一小時大約是四百元出頭,有差別的部分在於:一,外籍老師有專業教學證書;二,上課必須出門,對我這種宅女而言是一大考驗;三,會有三、四個左右的同學一起上課。我個人比較喜歡有同學,但程度必須一致而且人數不能太多,人數太多的話練習的機會會太少。

    結論是,未來 IE5 或英文寫作班如果有開課的話,我可能還是會繼續上(我的中譯英和英文寫作能力有待加強)。至於我老公,他說上完三期後打算回去上班,但會找個晚上或周末的時段繼續學英文,而且他會自付學費。看來那兒確實有合他的口味啊!是真愛無誤。


    左上是教室外的公共區域,右上是我們班最後一個上課的地方(我們換過三間教室)。
    左下是劍橋的授權認證證書,右下的上排是我和老公使用的系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