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月 27, 2013

馬尼拉之行(三):好個大家庭

第二天(上週六)一早,我和老公梳洗完畢便往酒店一樓供應早餐的餐廳移動。Carol和繼父的六妹(我實在記不得她的名字,以下就簡稱六姨好了)已經入座。六姨邊吃邊說她住酒店的八樓,我以為她和我一樣是趕來探病的,一聊才曉得她在舊金山住了三十幾年,四年前回馬尼拉買下了酒店八樓的套房。原來這間酒店裡的套房是可以出售的!

用完早餐我們一行人上八樓參觀六姨的套房。兩廳一房一廚一衛,一個人住相當寬敞,低檯度落地窗外的景色也十分宜人。這間套房外帶所有傢俱才四百二十萬披索(約台幣三百四十二萬),比台北市市中心的房價低了許多。我們在屋內看到許多裱了框的家族老照片,六姨很珍惜地一一拿起來介紹,而我也因此首次看到繼父年輕時的樣子,他基本上是帥哥一枚。

今年六十五歲的六姨指了指照片上的父親說,「我們的爸爸(就是繼父的爸爸)一共娶了三任老婆。第一任生不出孩子,祖母逼爸爸再娶兩個老婆。我們是第二任妻子生的,兄弟姊妹一共有十三個。後來他總共生了三十個小孩,你看他這麼瘦不是沒有原因的。」三十個?!我以前聽老媽說過繼父在二十六名手足當中排行老大,若不是她記錯,就是繼父有四名弟妹來不及長大。但不管怎麼說,跟兩任妻子生下三十個孩子仍是相當驚人的數字!我外婆也不過「只」生六個小孩而已。

離開後我們一行人又往繼父的五妹(Nightingale阿姨)家移動。她的住處距離酒店不到三分鐘腳程,是有著偌大庭院的獨棟兩層樓住宅。我數了數,院子裡共計停了六部車,而一群包含秘書、司機(不止一人)、廚子、佣人、長工在內的當地人,則是屋內屋外忙進忙出,好不熱鬧。一進門更不得了,這裡大概住了十個人以上。最後我大致搞清楚:她的現任丈夫是美國人,高齡八十二歲,目前不良於行,家裡另有兩名看護和一名司機專門伺候他。她的大兒子碰巧帶著妻子和兩名女兒從舊金山回馬尼拉參加婚禮,而她最小的女兒住在家裡。現在另有一名移居日本長達五十四年的神父(Father George)在她家暫住作客。

這裡面住了一個好熱鬧的大家庭

從小到大,我家向來只有我和老媽兩個人,頂多偶爾加上繼父。處在這麼一大家子人裡面,到底誰是誰看得我頭都暈了。這還不打緊,不一會兒繼父的弟弟(排行不明)Uncle Ray也來了,他曾陪同繼父來台北,所以我認得他。隨後Nightingale阿姨的前夫也滿臉笑意地出現,這是怎麼一回事?離了婚的兩人竟能相處得如此融洽?等吃完中飯我才了解:繼父的五妹和她的前夫、繼父的六妹和弟弟,四個人要湊成一桌打麻將,反正一家人住得很近。

年紀一把關係還這麼緊密的家庭真是少見,看來住馬尼拉的幾位應該是三不五時就會見面。妙的是,他們同一個媽生的十三名兄弟姊妹,每隔幾年都會挑一個地方團聚。由於有其他手足定居在美國、德國和加拿大,因此每回相聚的地點都不一樣。更有意思的是,他們還會印製紀念T-shirt,大家一起穿上拍照,是很有凝聚力的一家人。在Nightingale阿姨家的大院子裡,就掛了兩幅輸出成大看板的家族團體照,一出客廳就能迎面看到。

我們順勢待在那兒吃了午飯。Nightingale阿姨家隨隨便便一開飯就是十人以上,陣仗驚人。廚子和佣人不停地替盤子添菜、替鍋子加湯,飯後水果、甜點、啤酒應有盡有,家中彷彿有個巨型食物庫。上述文字或許讓人以為他們家是豪門大院,但其實每個人的穿著及屋內用品都相當簡樸。那客廳裡端坐著一尊白色半身塑像,我問六姨那人是何方神聖,她說他是一名熱心救助貧民的神父,繼父的五妹一家人都很尊敬他。

沒過多久,繼父又在助理和司機的陪同下忽然現身,於是廚房又上了第二輪飯菜。繼父的助理告知,他們一大早六點鐘便去醫院做空腹檢查,下週一就能知道結果。剛才繼父回家小憩一下,又決定來跟大家短暫地見面團聚。接著Carol開始照顧繼父吃飯,我和老公則是陪在一旁,時不時就著他的右耳說上幾句,只是不清楚他究竟聽見了沒。繼父用完餐後旋風式地道別,我們送他到院子裡,看著他上車。待在助手席上的他此時對我說,「等我腿能走了,就會去台北。今年應該可以。See you in Taipei.」知道到他這麼努力地想康復,想去金寶山看老媽,那一刻我不禁哭了出來,只能不停地用袖子抹眼淚。一轉頭,我發現Carol也紅了眼框。(待續)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7zv8z

系列文章

馬尼拉之行(一):漫長的一天
馬尼拉之行(二):美食主義者
馬尼拉之行(三):好個大家庭
馬尼拉之行(四):市區半日遊
馬尼拉之行(五):期待再相會

馬尼拉之行(二):美食主義者

我們一行人搭上繼父的車,便直接前往「Robinson’s Magnolia」商場。路上仍舊塞車。

和他的四妹Tessie阿姨一樣,繼父也有自己的司機,司機大叔和女助理都會說英文。看上去大約六十歲上下的女助理表示,她打從繼父四十歲起就開始照顧他,算算已有長達四十八年的主僱關係。她以前幫忙繼父處理生意,現在替繼父辦妥一切醫療事宜。司機則負責載著他們四處去,並幫忙繼父上、下車及準備輪椅。

繼父在休旅車上抽了一根菸,司機趕忙把車窗搖下。我很久沒吸二手菸了,還好隨身攜帶的口罩救了我一命。繼父的助理說,「沒辦法,他很愛抽,偏偏檢查的結果顯示他的心肺功能良好,肺還很乾淨。既然都這麼老了,愛抽就讓他抽吧!只要他開心就好。」想想也是,只要他開心就好。我公公也是菸槍,他比我繼父大一歲,平時我老公的姊姊們也會買菸「孝敬」他,大家的說法同樣是,「都這麼老了,他開心就好。」不過公公已經在去年底過世。

經過半個多小時,我們五個人來到位於商場一樓的「太皇魚翅海鮮酒家」(Tao Yuan Restaurant)。那兒的服務生是當地人,但會說中文。繼父迅速點好了三道菜和一份炒麵,每一道的口味都很棒,我很少吃到這麼好吃的料理,尤其是魚和炒麵。回台北後我上網查到它們的名稱,分別是:新加坡芒果石斑、新加坡黑胡椒蟹、新加坡海南雞,和新加坡正宗福建海鮮炒麵。

超好吃的新加坡芒果石斑

有點辣但肉質非常鮮嫩的新加坡黑胡椒蟹

助理說,「我們上週三(當天是上週五)才來過。他一出院就指名來這兒,還吃了龍蝦。我們大概來過二十幾次了。他很愛美食。」我這才曉得原來繼父簡直把那兒當自家餐廳。而結帳時我更是嚇了一跳,因為高級商場裡的海鮮料理含服務費加起來竟然才1350披索,約合台幣1100元,實在超划算!離開餐廳時我和老公感到依依不捨,心裡想著:「這麼好吃的料理以後吃不到了怎麼辦啊?」如果大家有機會造訪馬尼拉的話,請務必去嚐嚐(但為了海洋保育請不要點魚翅)。

回想以往繼父來台的日子,老媽總是從外頭買自助餐便當,或是提幾袋湯湯水水的麵回來給他吃,偶爾才出去上館子。我們家因為老媽的雜物太多,餐桌桌面往往不見天日,大家只得窩在客廳茶几上用餐。最慘的是過年,由於我老媽從不準備年菜,所以春節期間我們經常以泡麵果腹,連自助餐都沒得吃。印象中我們只有2003年曾在大年初一去福華飯店好好地吃頓buffet。現在知道繼父是個美食主義者,不免懷疑他之前怎麼能忍受待在台灣的日子?

除了吃得不太好,繼父會暫待的主臥室也是一團混亂,雜物被堆到幾乎看不見地面。老實說,我很難想像有助理打點一切的他如何住得下去。最令我感到疑惑的是,每次他來台灣,夜裡我總是聽見老媽敞著房門大聲數落他的不是,但我從沒聽過繼父回嘴。偶爾我從主臥室門口飄過,也只見他穿著汗衫、低著頭默默承受。一個在家鄉馬尼拉被妥善伺候的生意人,來台灣過得是這種品質的日子,我想除了老尪懶得跟年輕老婆計較之外,他對我老媽應該是真愛吧。

飯後繼父送我們回酒店便返家休息。當時不過晚上六點出頭,可是我們眼皮重得不像話。進了房間,老公才躺平而我正打算淋浴,門鈴就響了。打開門,原來是據說二十幾年前在新莊見過我的Carol和繼父的五妹Nightingale阿姨。Nightingale阿姨的獨棟家屋就在酒店轉角,她說家裡客人太多,暫住她家的Carol這兩晚必須跟我們一起待在酒店。難怪我們的房間會有兩房兩衛啊!

這位我完全沒印象的Carol是誰呢?答案是,現年五十四歲的她是繼父和第一任老婆所生的唯一一個小孩,她住在舊金山,嫁給第二代日本移民,而與她同住舊金山的媽媽今年都九十二歲了!當晚我和老公硬撐著眼皮和Carol聊天至十點,從而知道了許多我未曾聽聞的事,好比我老媽其實是繼父的第三任妻子,而繼父和第二任妻子又生了三個小孩等等等。她說繼父的小孩四散世界各地,只有一個女兒留在馬尼拉,但從不探望他。這回繼父生病她第一時間從舊金山趕回照料,言談中對其他同父異母的弟妹不太諒解。但總的來說,她是個活潑熱情又愛搞笑的人。

經過這麼一聊,我理解到:嗯,我媽嫁了兩次,生父和老媽離婚後又結了兩次婚,並和第二任生了一個妹妹。而老媽是繼父的第三任妻子,繼父共有四名子女與另外十二個手足。真要一一認識的話,相互關連的家族成員數字可是龐大的不得了。這一天相當漫長,我很想好好地睡到隔日中午,但Carol說繼父的六妹與我們相約早上八點半吃早餐,所以我們也只能奉陪到底了。(待續)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7ypc8(這裡面有後來補充的人物關係圖)

系列文章

馬尼拉之行(一):漫長的一天
馬尼拉之行(二):美食主義者
馬尼拉之行(三):好個大家庭
馬尼拉之行(四):市區半日遊
馬尼拉之行(五):期待再相會

星期二, 2月 26, 2013

馬尼拉之行(一):漫長的一天

上週我去了一趟馬尼拉,目的是探病,從週五中午至週日中午共計待了整整兩天。探病對象是因腎病住院的八十八歲高齡繼父。老媽七年前過世後,他連續數年在清明時節來台,近幾年由於健康欠佳無法遠行,所以我已經有三年多沒見過他。

十天前,繼父的四妹Tessie阿姨傳簡訊請我去探病。過去一年多來我深受過度換氣之苦,以前可以獨自出國趴趴走,現在擔心半途發作,只好請老公陪同。我匆匆辦好菲簽、訂妥機票、確定了照顧三貓的人之後,便與老公啟程赴菲。

老公是首次前往菲律賓,而距離我上一次去馬尼拉,也差不多有二十四年了。桃園飛往馬尼拉的航程約兩小時二十分鐘,因為機場跑道擁塞,飛機在空中盤旋了十幾分鐘才降落。Tessie阿姨和她的司機來機場接我們,隨即送我們到她代為安排的「Astoria Plaza」酒店。

馬尼拉的交通狀況很糟,週間塞車嚴重。Tessie阿姨說,機場離酒店在假日只需二十分鐘車程,平日開車卻得花至少一小時。我們不到一點就離開機場,直到兩點半才抵達酒店。當地的無空調迷你巴士Jeepney四處亂竄,隨招隨停,交通打結並不令人意外。不過再怎麼說,我還是覺得馬尼拉的交通比可怕的開羅好上許多。

原以為此行是為了前往醫院探病,沒想到我們還在一樓大廳check-in,繼父便已在助理的陪同下,坐著輪椅來到酒店,還跟著我們一起進房間。這房間超乎我想像的大,兩房兩廳兩衛外帶一個大廚房,將近有四十坪,簡直是整層住家。房間的佈置簡潔雅緻,缺點是舊式窗型冷氣噪音不小,無線上網不太方便,浴室的水壓也不夠大。


我們住的是上面這間,價格是一天6,100元披索(圖片取材自酒店官網)。

繼父耳背,我們跟他說話得用吼的。雖然他腿邊掛著尿袋,裡頭還滲著血色,但看上去氣色不錯。我們用力寒喧一陣後便無話可說,只是呆坐在客廳裡看電視。其實我原本跟他就沒什麼話聊,不過光是望著他看電視就已經令我們安心不少。

說起來我和繼父並不熟。老媽在我國二那年的母親節帶他回家,很隨便地告訴我:「我剛才跟他公證結婚了。」在那之前,我與比老媽足足年長二十三歲的繼父素未謀面。由於覺得不受尊重又正值叛逆期,我很少給繼父好臉色看,再加上他手抖得厲害,和他同桌吃飯感覺很彆扭,所以我經常鬧脾氣。

過去老媽還在世時,他大約每兩個月會來台灣小住五至七天,算算我見到他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兩年,而且多數時候毫無互動。我只知道他平日往返於美國、廈門與馬尼拉,是菲律賓第二代華僑,使用的語言是中文、英文、福建話和菲律賓的 Tagalog 語,家族成員眾多,除此之外我一無所悉。我曾問老媽何以能接受這種遠距婚姻,她笑說天天和男人同住一個屋簷下她會受不了,但有個婚戒可以替她擋掉許多蒼蠅。

老媽過世前瘦成皮包骨,肚子卻因腹水而鼓得老大。為了維持形象她不讓繼父來台見她,因此繼父直到老媽頭七才拖著病體來台奔喪。當時我不免為他感到遺憾,畢竟他們前次見面時老媽只是入院檢查,怎料再次見面時老媽已經成了一罈骨灰。在那之後我對繼父的態度改變了,那是一種混雜著憐憫與疼惜的心情,我無法再對他臭著一張臉或視而不見。

其後幾年的清明,繼父在他弟弟或妹妹(當然也都上了年紀)的陪同下來台,這不僅贏得了我對他的尊敬,也讓我心甘情願地替他們安排一切吃住與行程。由於知道他對歷史感興趣,我也會三不五時寄些歷史小說或傳記文學雜誌給他。我們維持著遠遠的距離和淡淡的關心。

近三年他沒再來台,打電話他聽不見,寄去的信他也沒回,這讓我有些擔心,因此去年四月我訂了機票打算去馬尼拉探望,只可惜因故未能成行,而廉價航空的機票也沒辦法退。既然今年受到繼父四妹的召喚,我自然是立刻拉著老公奔去。

這次久違後的相聚我們依然沒啥互動,見面彷彿只是為了確認彼此安好。我和老公因為早上六點半就出發前往機場,眼皮很重,幾乎快要睡著。繼父的助理問我們要不要先休息,她帶繼父回家我們晚點再聚,可是我說:「不用。我們是來看他的,不是來睡覺的。」才說罷,繼父便決定前往某餐廳吃晚餐,而當時還不到下午四點。其實吃什麼都好,看到病人有胃口吃飯,無論如何都令人鬆了一口氣啊。(待續)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7rjuk

系列文章

馬尼拉之行(一):漫長的一天
馬尼拉之行(二):美食主義者
馬尼拉之行(三):好個大家庭
馬尼拉之行(四):市區半日遊
馬尼拉之行(五):期待再相會

星期一, 2月 18, 2013

對於一些誤解的瑣碎回應

今天我又看到有人在讀過《零雜物》後,就書中的少數圖片,寫了文章批評我新家長得像樣品屋。我會說那是「批評」,是因為作者認為我家給了他「拘束感」。

所謂的「拘束感」是什麼?我想,人對乾淨與大量留白的空間本來就會產生一種敬意,或者說,距離感。但我認為這是觀者的問題,不是房子的問題。觀者可能猜想,「這屋主必然花了許多時間打掃,如果弄髒了會造成屋主的麻煩」,所以感覺不太自在,即便屋主並不介意房子被弄髒。

另一方面,觀者也可能是個外求型(ocnophil)的人。外求型的人總要被很多東西圍繞才感到安全,才覺得溫馨,留白太多的房子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威脅。因此,這類型的人恐怕無法了解,內立型(philobat)的人何以能夠享受留白而不感到壓力。

「留白」對我而言具有洗滌作用。外出一整天,在亂糟糟的街道上奔波後,我打開家門所看見的光景,是另一個可以好好放鬆的世界,哪有什麼拘束可言呢?我自己的想法是:如果我家很髒亂,椅子上堆滿雜物,地板上都是貓毛和灰塵,對客人來說才是大大的拘束,因為他可能找不到可以安然入坐的地方,或許也不敢席地跟三隻貓盡情地玩耍。


我猜有些人看了書中圖片,很容易推論我是個有潔癖的人,以致前幾天也有讀者詢問我的打掃頻率。我必須承認我一點都不愛打掃,但養貓之後我不得不勤於打掃,否則受苦的是自己。三隻貓非常可愛,但牠們同時也每天在房子裡頭任意地嘔吐、亂抓,便便完之後,小手還會直接往牆壁上反覆地抹。

為了清潔嘔吐物、貓毛、貓抓板的瓦楞紙屑,以及我老公因為異位性皮膚炎而走到哪兒掉到哪兒的腳部皮屑,我必須天天清潔地板,否則室內空氣品質很容易因為塵蟎而變糟(即便我已經盡量少用布織品),更何況他還有氣喘宿疾。要維護兩個人與三隻貓的健康,我需要讓清潔地板變成一件能迅速完成的事,而不是一種可怕的勞務與懲罰。

怎麼做呢?首先是我已經養成起床後馬上鋪床、用完東西隨手歸位的習慣,所以家裡要亂也亂不起來。其次是清完雜物之後,我們認為家中只需要擺設最必要的傢俱,這樣既清爽又方便移動和打掃。我們甚至連沙發都沒有。也由於東西很少,我一天不過花十分鐘左右吸地板,大餐桌則因為用餐完畢後立刻淨空,所以平時抹那張經常被當成貓平台的桌子也只花一分鐘而已。

月初我接受月刊採訪時,曾當場示範清潔地板的高效率。我只是稍微用腳推了一下,客廳裡那兩張輕巧的木單椅和長茶几就馬上移位,讓我可以把地板吸乾淨。試問一般人多久清潔沙發後面一次?如果我也買笨重的沙發,三隻貓蹭來蹭去的,後頭想必會累積一堆貓毛和灰塵,然後因為不方便清潔而導致塵蟎肆虐、皮膚發癢。

再講回客廳的留白。它除了令人心矌神怡之外,同時也是我運動的場域。我每天都在客廳地板上做鄭多蓮的「15分鐘完美曲線操」,而它的最後三分鐘都是地板運動。我曾經有天偷懶只用無塵掃把做局部清潔,沒用吸塵器仔細吸地,做完健身操後褲子上隨即沾滿貓毛,連臉上都是,因為這套健身操裡有趴地動作,臉幾乎要貼到地板上。

換言之,我家的留白是具有功能性的,是為了配合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和運動需求而存在的。這些留白並不是為了「營造出樣品屋的感覺」,或是如《金窩、銀窩、狗窩》的作者黎辛斯基所認為的,是一種「刻意炫耀的節約」或「精微的派頭主義」。我並沒有那種企圖。客人來我家玩時,他的背包要擱哪兒,想在哪兒擺筆電上網,想躺在哪兒看河景,我根本無所謂。要論隨性,誰比得上貓呢?長期跟貓生活的人是能拘束到哪裡去?

另外,我新家是有書櫃的。我的書裡礙於彩頁篇幅,有很多圖沒辦法擺進去,我家並不是只有客、餐廳而已。因此而推斷我住在樣品屋裡過著拘束生活,連翻書都可能小心翼翼、深怕弄髒的人,我想藉此說明一下:我的書的確都有包書套,我討厭書封和邊緣泛黃,因為那樣不美麗。對於不值得保留的書,我會儘可能讓它以嶄新的姿態前往「讀冊」,並在它們搬家前拆下書套;值得保留的書我反而會卯起來劃線、註記,並且因為包了書套而大方地拿來當杯墊。

之所以寫了一大篇解釋文,實在是因為我家雖然已經「零雜物」,但我這個人還沒到達「零雜念」的境界,很難忍受被人誤解。我家反映的就是我這個人,批評我家會讓我覺得我這個人也被連帶地否定。這就是我的真實感受。或許對某些人而言,我的書毫無幫助,甚至被貶為國外書摘的綜合體,但我確實讀過那些書,我沒辦法假裝我自創了什麼獨特的學說,我也不想抄襲或是不具名地引用他人著作。我單純就是「做到了」零雜物這件事,並且將過程和心得寫出來而已。

至於覺得清理遺物沒什麼的人,遇到了自然就知道有多難。特別是,如果往生者的囤積功力跟我老媽一樣強的話。順便推薦各位《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這本小書,我讀了真是心有戚戚焉啊。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6c16n

星期四, 2月 14, 2013

造句造得好,賣書沒煩惱?

近幾年的新書書名越來越雷同,簡直像用「書名產生器」製造出來的,莫非想挑戰讀者的「書名辨識能力」?我大致列出以下幾種最容易令我混淆的書名句型,不知這些句型是否真的有助於銷售,否則怎麼會被如此大量地使用呢?

句型1:「OO教我(們)的XX件事」
感想:我可以期待《少年Pi 教我的24件事》嗎?


句型2:「OO教(會)我的事」
感想:請問《尚萬強教會我的事:遠離悲慘世界》什麼時候要上市?

句型3:「OO教(會)我的XX堂課」
感想:可不可以出一本《終極警探教我的30堂跨國救援課》?

句型4:「OOOO的XX堂課」
感想:我想讀《冰的啦:大尾鱸鰻的78堂國罵課》。是說怎麼有這麼多堂課可以上啊?

句型5:「OO不告訴/沒有告訴你的XX件事」
感想:建議「給我報報」寫一本《關於夢想家:幹鞋哥不告訴你的40件事》。


句型6:「OO沒教/沒講清楚的事」
感想:我需要一本《核四到底是不是柴油的?政府沒講清楚的事》。

句型7:「OO不希望/不想/絕不會讓你知道的XX件事」

句型8:「OO沒教的(XX件事)」
感想:建議出一本《學校不知道自己沒教的事》,這樣以後就不會再有以「學校沒教」為名的系列書籍了。

    句型9:「OOOO的XX件事」
    感想:馬冏應該有讀過秘傳的《Bumbler:連任八年可以做的100件蠢事》。

    句型10:「OO應做/(一定)要做/死也要做的XX件事」
    感想:台灣是不是有一本《電視台記者抄新聞一定要做的50件事》在流傳啊?

    我想以上命名多少反映了近期的人心趨向。首先是整個社會都很焦慮,句型1~4的書名,充份呈現出我們深怕落於人後、擔心陷入危機的心態,因此我們督促自己不停學習,而各種像是業外教材的書籍也就應運而生,想選什麼課就有什麼課。而句型5~7的書名,則讓人覺得各行各業總有挖不完的秘辛,業者也總有不願告人或不可告人之事,內心惶惶不安的消費者為了避免受騙只好買書研究,免得自己成為那個唯一沒做功課的笨蛋潘仔。

    句型8很妙,看來學校和家長沒教的事情還真多啊!當然,出社會後老闆和同事也沒義務教導我們,所以大家只能讀書充電自立自強了。句型9~10的書名,如果用得好會很有趣,因為他人的人生經驗的確值得借鏡,而H罩杯也有豪乳的辛酸,所以大家不必妄自匪薄。但如果用得太過,則會讓我覺得有種隱約的強制性,似乎我該做的事情動輒上百項起跳,人生有沒有這麼累啊?!所以碰到句型10那種書名我通常都會自動跳過,換言之,取這種書名的書我完全不想買。不過對於懶得思考的人,如果有個功課表攤在面前,或許反而會覺得比較輕鬆吧!

    除了運用上述這些句型的書名,諸如「一次搞懂OO」「一次看懂OO」「一次搞定OO」和「OOO的XX個小練習」等命名最近也相當熱門。這似乎也反映出大家的缺乏耐性以及對於大挑戰的不勝負荷,畢竟生活已經夠艱辛了不是嗎?練習自然還是小一點的好,如果想解決的、想瞭解的都能一次搞定,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不知大家對於這類書名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i5nvag

    星期四, 2月 07, 2013

    反核,蛇我其誰!

    昨天老公拿了幾個上頭寫著「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的反核紅包袋回家。這玩意兒讓人能在送錢的同時,順便送出可以造福眾人及下一代的理念,實在是超棒的點子!可惜我家人口單純到我過年哪兒都不用去,也無需包紅包給任何人,所以這些紅包袋我用不著,既然留著會變成雜物,只好再想辦法送人囉!


    我原本想留一個貼在大門上,但噗友問我不會太小嗎?想想也是,那還不如動手做個尺寸更大的反核春聯,只要買張紅紙就能自行列印。以下就是我做的檔案,傳統剪紙圖樣取材並修改自網路上的clipart網站。大家有興趣的話歡迎自由取用(下載連結在此)!祝大家蛇年廢核快樂。然後啊,三月九日的「2013全台廢核大遊行」也別忘了參加唷!新年快樂 ^_^

    相關連結

    2013全台廢核大遊行
    一通簡訊,終結核災
    我是人,我反核
    反核,不要成為下一個福島
    公民反核行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