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4月 23, 2015

安迪.沃荷的收藏癖

以下文章原刊載於104/04/22聯合報繽紛版。我探討囤積症的新作《囤積解密》即將於四月二十七日出版,這是華文界第一本深入探討囤積症的專書。

六百多個時間膠囊

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無疑是最忠實的紙箱愛用者。收藏癖與創作同樣知名的他,一九八七年二月因手術疏失驟然離世,身後留下大批收藏和六百多個以紙箱裝成的「時間膠囊」。他在紐約市中心的五層樓豪宅共有二十七個房間,但只有五個沒被當成倉庫使用;至於尺寸劃一的牛皮紙箱,則是整齊的排列在高度直逼天花板的金屬層架上,堆滿了另一處的六層樓倉庫。


時間膠囊(取材自 Andy Warhol Time Capsules by glindsay65

最早的時間膠囊據說誕生於一九七四年。當時沃荷的工作室正在搬遷,他將物品一一打包後,發現要處理各種瑣碎物品,最經濟、有效率的作法就是統統裝箱。於是他開始習慣性的在辦公桌旁擺一個紙箱,心血來潮時便將桌上的東西全部掃進去,裝滿後再請助理封箱並標上日期,這其中包括他十幾年來每天上畫廊、骨董店、跳蚤市場和拍賣會蒐羅而來的大批戰利品,而助理們一直不清楚裡頭究竟有哪些東西。

一九八八年四月,蘇富比在籌備一整年後,為沃荷的遺物舉行了長達十天的拍賣會。該公司的資深副總裁普勞提回憶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想由於安迪收集的範圍太大又貪得無厭,公司裡唯一沒參與的就只有猶太文物拍賣部門了——而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專家部門。」

蘇富比動員了大批員工進行清潔和造冊,並將沃荷家中的一萬件物品歸納成兩千五百多批拍賣品。衣物、珠寶、假髮、裝飾品、勞斯萊斯汽車、一百七十五個造型各異的陶瓷餅乾罐、三百多隻手錶、五十七張原住民編織毯、兩百多個塑料手鐲、一百七十張單椅和一千六百多件瓷器,共計換得兩千五百萬美元,光是那些餅乾罐就賣了將近二十五萬美元。

是收藏還是囤積?

一九九四年,安迪.沃荷美術館在沃荷的家鄉匹茲堡開幕,館內共典藏三千九百件藝術創作。內容物預估在三十萬至五十萬件之間的時間膠囊,也順勢由館方接手。時間膠囊的共同管理人史密斯表示:「雖然它的起源有些平淡無奇,它們最終卻成了沃荷最大規模、最複雜,且最私人的作品。」

開箱建檔的過程十分緩慢,沃荷過世二十年後也才搞定了一百六十幾箱。這期間陸續揭露的物件有:機票、超市傳單、畫廊文宣、信件、帳單、紙條、飛機餐具、報章雜誌、畫作、雕刻、書本、鈔票、唱片、剪貼簿、照片、郵票、糖果包裝紙、已腐壞的生日蛋糕、腳趾甲、康寶濃湯罐、廢電池、用過的保險套、古埃及木乃伊的一隻腳……等等。

二○一四年九月,在沃荷過世二十七年後,編號TC528的最後一個紙箱終於在館內盛大拆封。一名粉絲花了三萬美元取得開箱資格,其餘觀眾則是得花上十美元才能親臨開箱秀。當天現場坐無虛席,大家在沃荷生前最後一名助理班哲明的帶領下,像偷窺名人日記般興奮的緊盯紙箱。結果,裡頭裝的是叉子、包了一半的禮物、未拆封的郵件、金色的皮帶頭、水果蛋糕盒、低糖糖包、飯店菸灰缸、派對邀請函、全新的迪奧領帶……而以上不過是九牛一毛。


沃荷生前最後一名助理 Benjamin Liu 為大家打開編號 TC528 的時間膠囊

「我什麼藝術創作都不用做就能當個藝術家了,」沃荷聲稱:「我本身就是藝術。」英國藝術史學家馬洛也認為,這些紙箱是一位「很懂商品又深深為它們著迷的收藏家」所創造出來的裝置藝術。「沃荷身上帶有超現實的元素,」馬洛說:「這些古怪又不相干的物件擺在一起,具有一種奇妙的詩意。」看來,藝術家本人和藝評家似乎都認為這個收藏過程是一種藝術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二○一三年五月,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在最新版的診斷與統計手冊當中,將「囤積症」(或稱儲物症)定義為需要治療的心理障礙,它的行為特徵包括:過度獲取、難以丟棄、住處充滿雜物和缺乏自覺,而沃荷大量收集卻不陳列、不展示、不變賣,就連垃圾也一併封箱,居住空間凌亂不堪,又視這些行為為藝術的作法,比起收藏反而更像是囤積。

或許可以說,沃荷在消弭藝術品與商品之間的界線時,也一併模糊了收藏者和囤積者之間的分際,而時間膠囊所封存的,正是他樂此不疲的囤積行為。

相關連結
the warhol: archive collection

噗浪討論網頁:http://www.plurk.com/p/kwude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交換意見,惟網路小白橫行,故恕不開放匿名留言,欲留言請先申請 Google 帳號,為自己的發言負起法律責任。若您欲張貼網址,請使用 html 語法,以免本站版型被過長的網址撐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