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0月 24, 2004

野口勇:一切均是雕塑。

「一切均是雕塑。任何無阻礙的孕育於宇宙間的物質和想法,在我看來都是雕塑。」;「堅硬的玄武岩、花崗岩等於就是時間的凍結,他們活過比人類更野口勇傳記長遠的時代。整個地球是一個活雕塑,石頭則是這地球的皮膚和骨骼,我只是替石頭顯露出一層層的真實。」;「我們只能看見我們眼睛所想看見的,你的腦子裡有多少料 ,你就看得到多少東西。」by野口勇(Isamu Noguchi)。

不知怎的,國內關於野口勇的專門出版品並不多,反倒是大陸不僅發行了他的作品集,網站上也有許多關於他的消息與作品介紹,例如持續興建中的札幌MOERE沼公園、美國郵政總局推出他的紀念郵票,或是紐約長島的野口勇博物館由今年四月份延至六月份開放…等等。我個人相當喜愛他格局宏偉造形簡約的大型景觀雕塑,而他一生戲劇性的經歷與藝術家身份更可說是相得益彰。

野口勇的父親是以英文詩名聞英美兩地文壇的作家野口米次郎(Yone Noguchi),母親李奧妮吉爾莫兒(Leonie Gilmore)則是位美國作家,米次郎以英文寫作時得到她在編輯上的許多協助。李奧妮懷孕後米次郎不願負責回到日本,李奧妮遂於1904年在洛杉磯生下野口勇。1906年起美國西岸發生多起排日事件,李奧妮於是帶著三歲的兒子前往日本,怎料米次郎已經娶了日本老婆。被孤立的李奧妮在日本獨立撫養兒子,1918年又將他送往印第安納州唸中學。野口勇的雕塑1922年畢業後,野口勇同時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和達文西藝術學校就讀,天賦異秉的他很快掌握了傳統雕刻技巧,不久即在美國國家設計學院與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展出自己的作品。

野口勇擅於採用木頭、石頭、大理石、鋼鐵、竹子等各種材料,進行融合東西方文化傳統的雕塑、傢俱、庭園與景觀創作,直至1988年12月30日逝世為止,一生中獲獎無數。除了雕塑,他亦曾為著名編舞家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設計過舞台佈景,合作期間長達三十年。以日本和紙手工製作的「光之雕塑」(AKARI)系列紙燈,堪稱他最受歡迎的設計,細細的支架搭配上球形、幾何形的紙燈罩,讓藝術品也能以平實的價格深入一般人的居家空間。據報導,美國沙漠女畫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在她新墨西哥州Abiquiu居處的餐室裡,就吊著一個由野口勇所饋贈的AKARI白色紙燈。

1983年野口勇買下一個廢棄的製版工廠,並將它改裝成花木扶疏,可以用來燒製陶藝品且足以陳列大型雕刻作品的工作室暨展出空間,也就是今日的「野口勇博物館」。三年前該館封館,開始行為期兩年半、耗資1350萬美元的整修,今年六月份已經重開放。該館的網站消息表示,目前館內共區分為十三座畫廊,收藏有240餘件野口勇以石頭、金屬、木頭與黏土所製作的庭園景觀雕塑、舞台佈景設計,與知名的AKARI系列作品,而間或點綴以石雕作品的露天庭園裡,則是鋪滿了大量的花崗岩與玄武岩。野口勇的光之雕塑為慶祝野口勇百歲冥誕,目前「野口勇博物館」與「美國惠特尼美術館」均有大師作品的專題展出,有地緣之便的人不妨前往參觀。

除了創作生涯多采多姿,野口勇的感情生活也頗為精采。他曾是美國芭蕾舞者/編舞家/作家茹絲佩吉(Ruth Page,第一個與俄國芭蕾舞團團長狄亞基列夫共舞的美國舞者)、墨西哥畫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她的生平被拍成電影「揮灑烈愛Frida」)與法國作家安娜伊絲寧(Anais Nin,她和美國作家亨利米勒的一段情被拍成電影「第三情Henry & June」)的情人,也曾是中國四○年代大明星李香蘭(山口淑子,轉往好萊塢發展後改名為「山口雪莉」)的丈夫。想到芙烈達和安娜伊絲的性關係橫跨兩性,而亨利米勒與芙烈達的老公迪亞哥(Diego Rivera)也是淫亂的可以,我就覺得這些文人藝士還真不是普通人物。順道一提,傳聞芙烈達和歐姬芙也曾有過情愛關係。

星期四, 10月 21, 2004

驟雨後,想起馬格利特

一直覺得他的臉很模糊。不管見過幾次面,總記不起他的長相。我試著回想他的五官,但腦海裡浮現的畫面,並不比莫內晚年的視力清晰。眼睛、鼻子、嘴巴、臉頰,全是壓倒性的朦朧的色塊。我只記得,他始終穿著黑西裝,戴著不合時宜的小禮帽。

那年夏天,我和他共事了三個月。在第六十七次見面時,他的臉以加速度離我而去。望著窗外,一陣驚悚直襲我的背脊。一回神,管理員已在頂樓發現那把他未曾離身的黑色長柄雨傘。從此以後,我老覺得外頭下著人形的雨。

星期一, 10月 11, 2004

令人傻眼的猶太飲食戒律

「慾望城市」裡溫柔婉約的夏綠蒂,交了個名為哈利的光頭猶太男友,為了新歡,她甘願放棄天主教信仰,改信猶太教。當時看完那一集,覺得「哇!她真是了不起,為了嫁給那光頭男竟然可以換個宗教!」但今天讀完日本插畫作家南奈奈美的圖文書《漫畫聖地紀行》,以及猶太網站「Judaism 101」kosher裡完整羅列的「猶太教徒613條戒律」後,才終於明白夏綠蒂的犧牲有多大。那絕不止是信仰的改變而已,簡直稱得上是生活形態的改變。

我記得在另一集裡,夏綠蒂努力做了功課,還拉姐妹淘幫忙,一起為哈利準備了豐盛的猶太晚餐,沒想到哈利吃飯時心不在焉,只顧著看球賽轉播,終於把忙了整個星期的夏綠蒂給惹毛,兩人大吵一架、不歡而散。以這兩天透過閱讀對猶太飲食戒律產生的粗淺認識,我想對非猶太人(gentile)而言,光是買個菜就會被繁瑣的規範給搞瘋吧。在這兒,我姑且將我所了解的猶太人飲食教規(Kashrut,順道一提,英文裡符合猶太教規範的「潔淨」食物稱為「kosher foods」)列在下頭給大家參考一下:

不能吃的動物

地面上的動物,只能吃偶蹄類而且會反芻的,條件缺一不可。所以駱駝、野免和豬等等不能吃,羊、牛、鹿等可以吃。水裡頭的動物,有鰭而且有鱗的可以吃,所以貝類例如龍蝦、牡蠣、蝦、蛤蠣、螃蟹等等都不能吃。鳥類方面,猛禽類不能吃,雞、鴨、鵝、火雞等等可以吃。此外,齧齒動物、爬蟲類、兩棲動物與有翅膀的昆蟲也不能吃。當然,來自以上這些被禁止食用的動物的肉、內臟、蛋和乳製品也都不能吃。

特定的宰殺方式

可以吃的哺乳類與鳥類,必須以符合猶太教規範的方式來宰殺(shechitah),也就是用銳利無缺口的刀,瞬間劃過喉部。據說這種可以在兩秒內完成的屠宰方式,對被宰殺的動物而言是最無痛、最人道的方式,而且它可以快速地放乾被宰動物的血,有助於保持肉類的潔淨。採用這種方式的宰殺者一般稱之為「shochet」,他必須是個虔誠的教徒並且接受過良好的猶太法典教育,可不是一般的屠夫哩。值得一提的是,猶太人不吃有血的食物,所以有血絲的蛋也不能吃,而沾過這顆蛋的鍋子也不再潔淨。

肉類和乳製品不能一起吃

「摩西五書」(Torah)曾告誡:「Not to boil a kid in its mother's milk」;猶太口傳法典也進一步解釋:「禁止同時食用肉類和乳製品」(所以猶太人不能吃起司漢堡對吧?!);而猶太法典(Talmud)則明文禁止將肉類與奶類共同烹煮,或是盛在同一個盤子裡。不過魚和乳製品可以一起吃,乳製品和蛋類也可以一起吃。通常吃過肉之後,必須等上一段時間才能吃乳製品,一般大約是三到六個小時,因為肉渣會留在嘴裡。如果是先吃乳製品後吃肉,那麼只要漱個口再吃點麵包即可,因為乳製品大抵也是會在口腔裡留下殘渣的食物之一。

器皿的使用禁忌

潔淨的家庭一定得有兩套烹煮器皿和餐具,例如:兩套鍋子、盤子、刀、叉、湯匙;以及兩套清潔工具,例如洗碗機、洗碗盆和擦乾碗盤的抹布,而加熱過乳製品的鍋子則是不能再燉肉,反之亦然。至於洗菜,肉製品和乳製品必須分裝後放入水槽清洗,不可直接碰觸水槽,要不然既接觸過肉類又接觸過乳製品的水槽就不再潔淨。(呼!換水槽可是很麻煩的呢!不小心怎行?)

葡萄製品

禁食葡萄製品的戒律來自於對偶像崇拜的法律限制。古代異教徒的儀式中,時常拿酒類做為獻祭,正因為如此,酒類的運用以及由非猶太人所製作的葡萄製品是被禁止食用的。

好吧!基於以上的飲食限制,光是買到符合猶太教戒律的菜色,就夠麻煩的了,更別提那613條裡的其他戒律了。所以夏綠蒂對愛情所做出的犧牲實在很大。這兒我有個小小的疑問,就是:那位哈利十分堅持他娶的女人一定得是猶太人,看來似乎是很虔誠的教徒。不過我發現那613條裡很清楚地寫著「婚前不可以和女人發生關係」,而「舊約聖經」裡似乎也規定男人「不要將頭裸露」,所以,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星期日, 10月 03, 2004

橫越宇宙 Across The Universe

「Across The Universe」是The BealtesMaharishi的經典名曲,Fiona Apple、Rufus Wainwright、Suede…等一票人都曾經翻唱過。我很喜歡這首曲子,所以試著譯了一下它的歌詞。針對詞裡那句難解的梵文「Jai guru deva om」,我參閱數個國外網站與論壇,得到個別字義的解釋如下:Jai,向xx致敬;Guru,導師/精神領袖;Deva,神;Om,宇宙的震動。據說這句梵文是John Lennon和George Harrison去印度度假時,一位印度教的導師(Maharishi)送給他的祈禱文(Mantra,也就是「真言」)。另有一說是,送這句真言給Lennon的印度教導師每天在冥想時,都有一位名叫Dev的導師(New Age的說法就是「高靈」囉!)現身指導,因此他便以Jai guru deva om做為祈禱文,以示對恩師的崇敬,至於om則是印度教禱文中常見的結束語,目的是希望能夠和宇宙共鳴。

我猜這個om字其實就是「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哞om-ma-ni-pad-me-hum)裡的「唵」。據說頌持此咒所產生的聲音頻率,在它的發聲共鳴處可以帶動內氣形成迴路,與身體經絡共振,長久下來還可打通任督二脈,因此六字大明咒也有「宇宙共振頻率」的解釋。綜合各家說法,我決定將它「Jai guru deva om」譯為「向天上的導師致敬,願能和宇宙共鳴」。嗯,跟著多唱幾次搞不好也能提升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嘿嘿!

Words are flowing out like endless rain into a paper cup
話語湧出好似連綿雨絲浸潤紙杯
They slither while they pass, they slip away across the universe
它們悄悄地滑行前進,橫越宇宙
Pools of sorrow, waves of joy are drifting through my open mind
悲傷的潭水、歡樂的浪潮,流經我敞開的心
Possessing and caressing me.
支配著我,撫慰著我

*Jai guru deva om
向天上的導師致敬,願能和宇宙共鳴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world
我的世界始終如一,我的世界始終如一*

Images of broken light which dance before me like a million eyes
跟前舞動的光線閃爍,好似無數眼睛
That call me on and on across the universe
它們自宇宙各個角落不停呼喚我
Thoughts meander like a restless wind inside a letter box
思緒就像信箱中焦躁的風般迂迴
They tumble blindly as they make their way across the universe
它們趺跌撞撞,終至橫越宇宙
(repeat *)

Sounds of laughter shades of earth are ringing
笑聲喧鬧,少數世人圍成了圈兒
Through my open views inciting and inviting me
穿過廣闊的視野煽動著我、誘惑著我
Limitless undying love which shines around me like a million suns
永恆不朽的愛照耀著我,一如百萬顆太陽
It calls me on and on across the universe
它自宇宙各個角落不停呼喚我
(repeat *)

延伸聆聽:Rufus Wainwright / Across The Uni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