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5月 31, 2015

認識「動物囤積者」

原文刊載於2015/05/18獨立評論@天下

今年1月份,基隆有位退休女教師被檢舉虐待動物。她覺得流浪狗在外忍受風吹日曬雨淋很可憐,便陸續在偏僻地區收容了27隻狗。怎料收容地點布滿糞便又缺乏遮蔽,而且她5、6天才前往餵食一次,狗狗因此餓到只剩下皮包骨。事件曝光後,她向動保單位坦言自己無法照顧那麼多狗。日前《蘋果日報》又揭露屏東某狗園收留近900隻流浪狗,卻僅有4人照顧,許多狗狗拉肚子且患有嚴重的皮膚病,但狗園拒絕民眾領養,狗狗只能無奈地被關到死。

類似的情形也曾發生在中國上海。著名的「貓媽媽」多姿融,家中原本即有300貓口。2007年7月6日,她與聲援者截下840隻奄奄一息、差點就被運往廣東餐館宰殺的流浪貓,並因此成了救貓英雄。然而,此舉令她家的貓口頓時破千。貓友認為她無力應付這麼多病貓,也擔心原本健康的貓會遭到傳染,希望她能接受協助並開放認養。但貓友聲稱她不肯放手,結果幾天後貓咪開始大量死亡。獸醫證實,從她家轉出的貓已經發現感染了貓瘟。

貓友覺得事有蹊蹺,7月17日乾脆借了一台攝影機,冒充記者進入她家採訪。《南方周末》寫道:「對方果然中計,面對鏡頭的多姿融抱起一隻渾身塗滿紫藥水的病貓親吻不已,同時卻對房間裡已經僵死的三具貓的屍體視而不見。」這段採訪在網路上引起一陣譁然,後續報導讓救貓十幾年的多姿融在短短幾天內名譽掃地。但更驚人的是,7月26日,她在家中貓滿為患的情況下,竟又截下另一輛載有480隻貓的車……。

大部分的「動物囤積者」都聲稱喜歡動物,也經常從路邊撿回小貓、小狗,或是去收容所一口氣接回大批動物。然而,一旦數量超過自己所能照料的極限,那些被「拯救」的動物不是被迫窩在狹小擁擠的空間中,過著挨餓、生病、近親繁殖的悲慘生活,就是死在污穢不堪的環境中,成為其他同類的食物。


美國每年被發現的動物囤積個案大約在700到2000例之間,受害動物高達25萬隻。值得注意的是,定義動物囤積症並非基於動物的數量,而是飼養者能不能認知動物的需求,並給予足夠的照顧。當地「動物囤積研究協會」(HARC)對動物囤積者所下的四點定義是:
  1. 無法提供動物最低標準的環境衛生、空間、營養和醫療照顧。
  2. 沒有能力認清上述作為對動物福祉、家中人類成員及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3. 面對逐步惡化的條件,仍著迷於試圖累積或保留大批動物。
  4. 否認人和動物的居住條件有問題,或將問題最小化。
據HARC統計,動物囤積者的典型是:單身、年長女性、獨居、社經地位低下。囤積症研究權威藍迪.佛羅斯特進一步指出,他們多半是55歲上下、社交孤立的單身(包括離婚和喪偶)女性,通常很早就與動物相處,而且童年曾有被忽視、虐待或怪異的生活經驗。但案例也顯示,無論年齡、性別、職業和婚姻狀態,任何人都可能囤積動物,就連精神科醫師、醫護人員和獸醫師也不例外。而被囤積的動物則與取得上的方便性有關,其中受害最多的是貓,其次是狗。

HARC將動物囤積者分成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無力招架的照顧者」,他們鮮少與外界接觸,也不曾主動獲取大量動物。儘管向來對自家動物悉心照料,但由於失業、生病、喪偶等變動,已無法繼續提供原有的照顧水準。他們雖不否認問題,卻不知該如何求助,只能眼睜睜看著情況越來越糟。所幸他們樂於接受協助,因此一旦有人介入,問題通常比較容易化解。

第二類是「救援型囤積者」,他們對拯救動物抱有強烈的使命感,堅決反對安樂死,並相信自己是唯一能勝任照顧工作的人。起初他們會透過適當管道取得動物,後來逐漸熱衷於主動捕捉,於是原本「先救援後領養」的模式,最終變得只剩下救援而已。他們可能有彼此支援的人際網路,但因為家中動物太多,於是開始對牠們受到的折磨視若無睹,並試圖逃避有關單位的調查和介入。

第三類是「剝削型囤積者」,他們收集動物只是為了滿足自身需求,對動物的痛苦漠不關心,並極力否認囤積行為對動物所造成的傷害。他們大多慣於欺騙又缺乏罪惡感,蔑視法律又目空一切。有些人富有魅力且善於操控,因此往往能說服政府部門、社會大眾和傳播媒體,進而利用救援行動詐騙金錢。他們是動物囤積者當中最難應付的一群人,幸好這種人並不多見。

獸醫學博士蓋瑞.佩卓尼克曾針對被通報的動物囤積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近8成的個案家中有死亡或生病的動物;近7成的個案家中堆積著動物屎尿;近4成的個案同時囤積垃圾;而且有8成4的個案無法在家中順利走動。他們辯稱,這麼做全是為了摯愛的毛孩子們,並相信世界上沒有人願意或能夠照顧牠們。這種捨我其誰的心態,使動物囤積者難以放棄任何動物。也因此,如果沒有外力介入,動物囤積者的再犯率可以說是百分之百。

台灣社會對動物囤積症的認識不多,如果大眾能對這些議題多些關注,或許就能讓許多人和動物及早脫離苦海。如果身邊有親友飼養了超過能力範圍所及的大量動物,也請留意他們的居住環境和精神狀態,並儘速尋求適當的協助與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