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2月 03, 2009

寡欲而不役於物

這幾天新聞連續報導了英國男子波伊爾「不花錢,過一年」,以及他在免費生活滿周年後,以別人不要的食物「辦桌」邀請兩百五十人一同慶祝的事蹟。而台灣媒體理所當然地將他住休旅車、靠太陽能發電、吃自己種的食物、穿撿來的衣服這樣的行為,處理成一花絮妙聞。可是我們也要把它當成花絮妙聞來看待嗎?

波伊爾的英文全名是Mark Boyle(跟星光大嬸Susan Boyle沒有關係),這位老兄去年就曾因為打算從英國布里斯托徒步走到印度而躍上媒體。今年他架設了一個名為「freeconomy community」(免費經濟社群)的網站,聲稱其目的是為了「透過簡單的分享動作,協助人們與當地社區重新連結。」他說:「分享我們的資源不止對環境有益、讓你省錢,還能與住在附近的人建立友誼。我們稱之為三贏局面。」

波伊爾自稱「freeconomist」,免費經濟實踐者,不過在這個名詞出現之前,我多半以「freegan」這個字來稱呼選擇這種生活型態的人。

Freegan採取的是一種反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他們有限度地參與物質經濟,並試圖在生活中消耗最少的資源。他們彼此分享、崇尚自由,不過一般人對他們的印象往往來自於媒體的負面報導,認為他們就是「在超市外面的垃圾筒裡撿食物」的人。

只不過,比起有限度的參與物質經濟,波伊爾「一毛不拔」的作法似乎又往前了一步。

這倒是令我想起,三年前有位美國記者兼作家茱迪・黎凡(Judith Levine)也幹過類似的事。兩年前她的書推出了中文版:《可不可以一年都不買?—365天零購物生活日記》。當然她並沒有像波伊爾一樣住在車子裡,而且也擁有正常的家庭生活,可是她書中的一句話卻令我印象深刻:「我告訴自己,我需要的是不消費也要有自信。」

這句話,剛好又與安妮・李歐娜(Annie Leonard)的訴求有些雷同。李歐娜是誰?她就是兩年來締造七百多萬瀏覽次數(應該是不包括Youtube轉載版的瀏覽次數)的動畫紀錄片「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的編寫者與主講者。在片中,她以幽默生動的方式,將一件物品從原料開採→產品製造→分配行銷→消費使用→廢棄處理的過程條理分明地表現出來。

「東西的故事」曝露出全世界都會區人口過度消費、不愛惜物資的事實(所以freegan和freeconomist才有食物和東西可以撿),以及物品在成形前與廢棄後所造成的世界性問題,例如過度開採、毒物污染、低薪勞力等並未反應在售價當中的可怕代價。但看在我眼裡,最可怕地當屬人們無意識地進行著「工作賺錢→回家看電視→物欲被激起→外出消費→工作賺錢支付帳單→繼續看電視刺激物欲→繼續外出消費→繼續為了帳單而工作」這樣的循環。



上述可怕的循環請見16'19"處,看中文字幕版請點這裡(取材自Youtube)

李歐娜說,研究指出我們今日用於休閒的時間比封建時期還要少。換言之,如果物欲變少,工時自然可以縮短。波伊爾的生活方式對我而言雖然稍嫌激進,可是他不用工作、可以隨心所欲支配時間的自由卻十分教人羨慕。而茱迪・黎凡的不消費,除了可以讓自己更加愛惜既有物資,更有意識地去排除衝動消費,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工時,因為需要支付的帳單已經大幅減少(除非你十分樂在工作,而且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

於是,後知後覺的我忽然發現:免費=free=自由!而免費除了可以用「不消費」來詮釋,其實也可以靠「分享」來達成,這不就是波伊爾設立「freeconomy community」的用意嗎?對我個人而言,整個計劃的重點不在於環保、省錢、交朋友,而在於這種生活方式可以讓人「自由」!

台灣的「freegan先驅」區紀復先生寫過一本名為《愈少愈自由:鹽寮樂修二十年》的書。坦白說我無法接受苦行僧似的生活,但我欽佩他的理念。相較之下,《半農半X的生活》裡所描述的生活方式至少還能維持一點最起碼的生活品質(乾淨衛生,有美感,還有一張舒服的床是必要的)。不過基於本人對於種田偷菜這種事情沒有熱血,而且在鄉下找地蓋房子的計劃也還沒有著落,所以現階段我最可能執行的部份就是降低物欲,愛惜物品。

過去一年來我陸續清掉許多雜物,也接觸了像是《簡樸-艾米許人的生活美學》、《簡樸》、《不浪費的奢華》…等相關書籍。這個過程讓我的物欲降低不少,在購物時也更有自覺。簡單來說就是:一、非必要的東西不買;二,要買就買好一點、可以用久一點的。自由自在、「寡欲而不役於物」才是我應該追求的目標啊。

16 則留言:

林黛羚 提到...

超期待的!!每次你的中古屋總是改得很有fu!加油~~

Vergil 提到...

家具買好一點會淪為家貓練爪的靶子呀XD

說到Freegan,我也來分享一個有趣的英文單字「dumpster diving」〈垃圾箱潛水〉,指的是靠撿拾垃圾箱的二手垃圾或是家具,而不買新的物品。台灣好像這類的行為都歸類成為拾荒、撿破爛,通常具有貶義。


但在美國「垃圾箱潛水」好像蔚為流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有一位教授還被CNN採訪過。他說過去30年都靠撿拾食物、所需物品維生,而且也活得好好的沒有生病。撿拾垃圾基本目的是好玩,還有省錢的效果。每周一次還可以撿到三百到五百美金左右的價格的回收物品。


認真的搜尋一下「dumpster diving」還會有更多「垃圾箱潛水」的介紹還有KNOW-HOW, 可能美國人生來個性就比較浪費,所以靠拾荒就可以過生活吧!

:P

phyllis 提到...

to 阿羚:得先把手上的房子賣了才行,科科~

to Vergil:所以"one man's trash is another man's treasure/dinner."

我看了你連結的影音,覺得這位教授講的某句話還挺有趣的,意思有點類似台語的「垃圾吃,垃圾肥」,哈哈!

BobChen 提到...

最大的環保,就是不要再花錢了

Fiona 提到...

是不是年齡到一定程度後
就會開始走心靈層次的減法生活
因為我們開始有一樣的想法

我有些朋友是靠信心過活的
我很佩服他們的勇氣
3000元過一個月喔 超厲害

"寡欲而不役於物"類似"無欲則剛"吧
能讓心剛強 是很棒的事情

我現在住高級社區
但買了一間不遠處的鄉間平房
前有遠山後有小河
兩邊住來住去
人格都快分裂了
(因為價值觀人生觀迥異)

一邊是富翁住的
另一邊則是月入萬把元的農夫村姑工廠作業員
可是說真的快樂並不是跟金錢成正比呢

小平房雖然悠閒不怕吵到人自由自在
但是呀 比較潮濕 久不住 老鼠就會過來佔地盤 無法防盜等等缺點
我最近計劃在小平房的後院
自己撿柴 升柴火煮飯 快活呢

ps妳的賓士中古車 可順意?!
我老公很羨慕妳們 吵著也要買一台
所以很想知道後續

Fiona

phyllis 提到...

To Bob:我的體會是,我未來的人生不要再因為「景氣/不景氣」而感到困擾了,也不要再為了銀行的房貸下不下得來而感到焦慮/洩氣了。只要我與傳統物質經濟的瓜葛變小,不買股票、不買基金、不投資、不持有高價房產,就算有金融風暴、金融海嘯,說實在,與我何干?最好是把房子都出清掉,剩下的現金八成拿去買黃金。這樣就不用受制於人了。自由無價!

To Fiona:我也想過像你朋友一樣的生活(有時美感還是得靠錢來維持,所以這部份的執念我還沒辦法放下),不過我住的高級社區一個月的管理費就不止三千塊。住了五個月下來,我發現對宅女而言,美麗的中庭和各式各樣的高檔公設完全派不上用場,而且光是想到每個月有一堆用不完的點數就開始焦慮了起來。

當然,住過了、體驗過了,才會知道自己不需要這些,今後高級社區的生活也不會再撩起我任何的遐想。小平房的日子令人羨慕,上面一樓阿羚今年八月出的新書《蓋綠色的房子》裡面,就提到一位屋主是去金山改建一間用極便宜的租金租來的平房,那裡潮溼到連廁所地板都會長出草來,哈哈!可是看起來很好玩啊。

我家十幾萬買來的中古賓士車還OK啊!偶爾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嚇,例如電動椅背忽然發出巨響或是自顧自地升起來等等,頗有鬼影幢幢的感覺,科科~不過東西老了就是這樣,即便如此,看起來/開起來還是挺威的!我們買的是W124車型,這裡有專屬的網站與論壇,有興趣不妨瞧瞧囉:)

Sinyan 提到...

「寡欲而不役於物」

很喜歡這篇!
也謝謝Phyllis的分享!

我想這也是我接下來的目標,
好想培養這樣的心境呢!!
^O^

匿名 提到...

我公婆就在鄉下購地建屋
就是人家說的農舍啦
但好像也沒有比較不役於物
因為空間變大了,所以東西會更多XD
然後每層都挑高,只好加裝更多冷暖氣機
有車庫,所以要另外裝自行進出的鐵門
自己有兩個水塔,所以要自己花錢清洗
有空房間可以儲藏,所以就買了更多鐵力士鐵架 XD

感覺我們住在台北的老公寓好像還比較不役於物,
沒有公設,只有樓梯間電燈的電費沒有公設,只有樓梯間電燈的電費。
沒有車庫。
沒有電梯所以也不想買太多東西,因為搬不動XD
坪數不太大,住起來將將好,所以也隨時要把不需要的東西清掉。

然後,沒有錢也沒有打算,所以破掉的窗簾也不想換,直接在窗戶上貼鋁箔紙遮西曬

哇哈哈~

Unknown 提到...

但是 ,我想如果大家都“寡欲“ , 那麼 會不會就有一大堆人要失業了呢 ? 還是要有適當的消費, 不然東西都沒人買, 景氣不好 ,商店 /公司 倒了, 可就沒工作了

phyllis 提到...

To Sinyan:我也還要一大段路要走,光是把房子處理掉就得耗費許多心力呢!共勉~

To 匿名:嗯,所以切記不要為了填補空間而購買,要買就買真正需要的物品。美國人的房屋平均面積不斷增加,但空間還是不夠用,就是由無節制的過度消費與大量屯積雜物所造成的。我現在也打消了在都會區住大房子的念頭,雖然我不會因為坪數大就想買傢俱去填滿它,可是高總價與「必須打掃的坪數也大」這兩點還是讓人覺得頗辛苦啊。

To Annette:我個人傾向過「自給自足」的生活。上班族畢竟是工業革命之後才有的產物。自外於傳統經濟,自然就不會被景氣所影響了。

Fiona 提到...

謝謝妳的推薦
我老公馬上去博客來訂阿羚的書
有一本還缺貨

您的網站真是很吸引人
連暢銷書作者都要來

所以妳真的很棒呢

Fiona

chercher 提到...

你好,謝謝你的文章所提供的訊息,我將部分原文貼到http://blog.roodo.com/pureyablog與http://blog.xuite.net/cher/680,同時作了連結:)

bananekrumm 提到...

德國也有一個十三年沒花到錢的退休老師喔,她的理念是透過交換物品或技能逹到不花錢的目的,這裡有她的故事(英文報導):http://women.timesonline.co.uk/tol/life_and_style/women/article6928744.ece

她也有出書,不過好像只有德文,義大利文和日文版. 最近又出了一本新的,可以免費在她的網站下載PDF版(德文). 她的個人網站: http://projekte.free.de/gibundnimm/index.htm

匿名 提到...

好棒的想法!
我現在也盡力往這方面努力!
首先是看到了一個單字DOWNSHIFTER
開始 思考起
我的生活 年收百萬以上
工作壓力大 又要人脈存摺
所以也年花至少7成在物欲及交際上...
突然覺醒...這樣下去 我的心呢?
我努力賺錢 也努力花錢 WHAT FOR?

所以在4個月前 辭掉了工作
開始去上自己有興趣的課
平日打四小時簡單的工
開始覺得自己是真正的活著了!
PHOEBE

匿名 提到...

花了半小時看完影片,我在服飾業服務更是感同身受,每周推出新商品'每年業務量目標要不斷成長,穿著幾年的舊衣服還被同事譏笑不敬業,生產的商品就像IKEA家具或任何的3C家電般不耐用,就像此文說得一樣,這幾年也認清了我需要的不是收納空間,而是要減低不必要的消費,說得容易執行起來還頗困難!!

Margaret 提到...

寫的超級棒 我也正在想實踐這樣的生活
有人早就把我想的東西寫下來的感覺 真是感動

原來我不是那個異想天開的呆子 有人跟我想的一樣!!

張貼留言

歡迎交換意見,惟網路小白橫行,故恕不開放匿名留言,欲留言請先申請 Google 帳號,為自己的發言負起法律責任。若您欲張貼網址,請使用 html 語法,以免本站版型被過長的網址撐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