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四, 4月 10, 2008

關於 Flensted Mobiles

上週日陪返台掃墓的老弟上金寶山看老媽,下山時因為還不到四點,因此利用短短一個鐘頭的時間,順道參觀了下午五點打烊的「朱銘美術館」。不過本文的重點不是美術館裡的大師作品,而是館內販售的紀念品,因為,我竟然看到了琳瑯滿目的Flensted Mobiles。


背影男:「我是阿部寬!」

什麼是Flensted Mobiles呢?如果各位曾經看過阿部寬主演的日劇「熟男不結婚」,可能會注意到男主角桑野信介的廚房一隅,掛了串造型極具現代感的簡潔裝飾品(如上圖白圈所示),這串展現出微妙平衡感的吊飾就是Flensted Mobiles。「Mobiles」在這裡指的是「活動雕塑」,而「Flensted」則是它的品牌名稱(官方網站在此)。

1954年,Hans Christian Flensted和老婆Grethe做出了第一個小鳥造型的mobile,目的是為了給剛出生的女兒做為禮物,由於在親友間獲得好評,兩人決定開始生產銷售,而以家族姓氏為名的品牌「Flensted Mobiles」也自此成了丹麥最知名的工藝品與友人間互相饋贈的最佳禮品之一。目前Flensted已由第二代(Christian的兒子Ole與媳婦Aase)接手,mobiles的材質與造型也日益多樣化,不僅適合掛在室內,也能應付屋外的氣候因素。


Flensted Mobiles出品的抽象系列,左起依次為:
由第二代Ole Flensted設計的「Life Is Hanging by a Thread」與「Futura」,
以及由老Christian Flensted所設計的「Science Fiction」。


Flensted Mobiles也有許多可愛的設計,非常適合送給小朋友,左起依次為:
「Feline Mobile」(就是我這回新購入的款式)以及「Butterflies」、「Kitty Cats 」。
以上六圖皆取材自Flensted Mobile官方網站。

我擁有兩組Flensted Mobiles,一組名為「Black Rhythm」(如下圖),一組名為「Feline Mobile」(如上左圖)。前者是Christian Flensted設計於1967年的大型作品,尺寸約有一公尺立方這麼大,材質是鋁片,認真來講可以拿來當兇器。由於體積龐大,所以我暫時無處可掛,只能當做收藏品。這款在台灣精品網站上的售價大約是一萬二,不過由於是朋友網購自丹麥官方網站再轉售給我的,因此價格相當實惠;而後者則是上週日自朱銘美術館購得的小型作品,售價為1,180元。至於桑野信介廚房旁的那一款,則是被命名為「Turning Leaves」,它的造型有如旋轉中的落葉,由下往上看時十分眩目。


這就是美麗的「Black Rhythm」。圖片取材自Flensted Mobile官方網站。

許多年前,誠品曾經販售過Flensted的產品,但不清楚是代理還是水貨。這回在朱銘美術館看到一大片隨風擺動的Flensted Mobiles,忍不住立刻把貓咪玩球造型的款式給買回家。售貨小姐聲稱Flensted Mobiles的產品在台灣是由朱銘美術館獨家銷售,不過Flensted的官方網站卻寫明,台灣目前沒有任何廠商代理Flensted的產品(所以大概是水貨吧?!)。

說到mobile的創始者,其實是美國著名的雕塑家Alexander Calder(1898-1976)。Calder來自藝術世家,父親和祖父皆為知名雕塑家,母親則是肖像畫家。Calder在30年代設計了一系列幾何樣式的mobile,這些mobile藉由空氣的流動,能不停做出旋轉的視覺效果,而他也因此成了「活動雕塑」之父。除了本文的主角mobile,其實Calder也有不少繪畫、鐵絲雕塑與巨型公共雕塑作品。此外,他也是BMW 3.0 CSL賽車的車體設計者。


左為Calder 1939年的作品「Black Clouds」,右為1938年的作品「Untitled」。


左為Calder 1952年的作品「Sumac II」,右為1976年的作品「Untitled」。
以上四圖皆取材自Calder Foundation官方網站。

從Flensted Moblies的抽象系列產品可以看出他們受到Alexander Calder相當大的影響,不過Calder的mobile作品是美術館等級,一般大眾只能遠觀不可褻玩,但Flensted一家卻使這種美麗的活動雕塑走進尋常百姓家,讓我這種沒什麼財力的市井小民也有機會收藏,實在是相當感恩。不過有空的話,我倒是想自己DIY幾款來玩玩看。

星期五, 4月 04, 2008

二十一世紀的真實耶穌

有人把耶穌當神,有人把耶穌當人,也有人把耶穌當成杜撰出來的神話人物。過去百餘年來,關於耶穌的史料,諸如:在拉達克的希米寺所發現的古經文手稿、死海古卷、多馬福音…等陸續被揭露,不過大眾基於政治、民族、宗教等種種原因,始終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就算事實擺在眼前,有些人依舊基於自己固有的信念而視若無睹。

艾美獎記錄片導演暨製片辛卡・賈可波維奇(Simcha Jacobovici)與鑑識考古學家查理・斐列格里諾(Charles Pellegrino),獲得「鐵達尼號」大導演詹姆斯・柯麥隆的協助,於去年推出了九十分鐘的紀錄片「失落的耶穌之墓」(The Lost Tomb of Jesus),並理所當然地引起了爭議。紀錄片我還沒看完(Youtube上找得到),然而賈可波維奇與斐列格里諾去年合作發表的《耶穌家族之墓》一書,這幾天我倒是讀得興味盎然。

書中宣稱1980年春,位於耶路撒冷的某建築工地,被挖掘出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墓,出土的十具骨棺(註:一世紀時少數菁英階級猶太人曾短暫採用過的二次下葬習俗,即將屍體置入岩洞墓穴中自然分解,一年後撿骨裝入骨棺,並置於墓穴的凹竈)中,有六具與《新約》中提及的耶穌家族相關。科學研究與DNA鑑識結果顯示,耶穌與抹大拉的瑪利亞無血緣關係卻合葬同一家族墓穴,應為夫妻關係,其中一口骨棺刻有「耶穌之子猶大」的銘文,顯見耶穌與抹大拉的瑪利亞應育有一子。

就兩位作者所提出的研究證據,以及六口骨棺之名皆與耶穌家族人名有關的機率而言,我個人相信這是耶穌的家族墓穴。這樣的結論,自然有不少相信耶穌以肉身復活進而得道升天的信徒會嗤之以鼻。不過,不相信耶穌在十二至三十歲之間曾經周遊印度、尼泊爾、拉達克和西藏等地,向不同地區的不同民族學習不同宗教的長處的人也很多。我無意說服任何人,我屬於信者恆信的那一群。

因為受到《告別娑婆》(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Universe)一書中譯本的影響,我習慣稱耶穌為「J兄」。J兄之於我,就像個親切的智者,在傳道的過程中,徹底體現了無階級性別之分的平等觀念。他靠著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和佛佗一樣以「人」的身份悟道,並吸引了眾多追隨者,但最後卻被當政者視為叛亂份子而死於非命。時隔不到三百年,君士坦丁大帝將基督教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就這樣,J兄又從一名猶太罪人變成了唯一真神,從此不斷地被神化。

《馬可福音》(6:3)上記載,耶穌還有弟弟妹妹,其中四個弟弟分別叫做雅各、約西、猶大與西門。在《耶穌家族之墓》一書,便提及「約瑟之子、耶穌之弟雅各」的骨棺真偽之謎,以及以色列方面如何因為政治與宗教上的緣由,硬是將一個經研究證實為真的古物打成贗品。書中的內容我不打算贅述,去年知名部落客BillyPan已寫過相關文章,有興趣的人不妨前往一讀。不過我倒是想提一提書中第157頁關於多馬的看法。

賈可波維奇在書中表示,基督教傳統中認為耶穌的弟弟「猶大」是使徒之一,後來被封為聖猶大。但另有一位使徒也叫猶大,他就是猶大・多馬・狄迪莫斯(Didymos Judas Thomas)。但「狄迪莫斯」並不是一個名字,它是希臘文中的一個單字,直譯為「雙胞胎」。賈可波維奇認為,「這個名字強烈暗示,猶大與多馬其實是同一人。」他推測寫下《多馬福音》的記錄者就是耶穌的兒子猶大,而為稱他為「弟弟」或是取一個像「雙胞胎」這樣代碼,目的是為了保護他不被羅馬官方追殺。

如果賈可波維奇讀過2004年葛瑞・雷納(Gary R. Renard)所寫的《告別婆娑》一書,大概就不會這麼推測了。很顯然他並不是會看新時代書籍的人,畢竟這類書籍對拍攝紀錄片的他而言,有許多理論和觀念都不是能被實際拍攝的題材。總之,1992年雷納安坐家中時,眼前無預警地冒出一對神秘男女,自稱是高靈上師。其中,顯現為女性形貌的白莎,聲稱自己數世前曾經是耶穌的門徒St. Thomas,亦即《多馬福音》的作者。

在《告別娑婆》中譯本的96頁,白莎表示:「說到名字,人們當時稱我為Didymus(註,拼法與《耶穌家族之墓》中的Didymos不同),意思是雙胞胎,我謙卑地把這渾名放在序裡,人們才知道我是誰。我和J兄長得非常像,常常有人把我誤認為他,有些人還真的相信我是J兄的雙胞胎弟兄,但事實絕非如此。…由於我長得很像J兄,當我聽說他要被釘十字架時,我想做他的替身,好讓他脫困。…一直到J兄死後顯現給我們時,我才明白,整個事件原來是他自選的一種教學示範。」

《多馬福音》是耶穌在世時私傳的語錄。多馬寫道:「他說,凡是發現這一些語錄的詮釋之人,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白莎解釋,「J兄為我們指出了生命的道理,意味著我們在世上所經歷的一切,不論活得多麼認真,都並非真實的人生。」「J兄還教你看出天國已經來臨此地了,即使你無法意識到它的存在。…在此,J兄並不是說,天父的國在這個地球上,因為他知道,地球只存在於我們的心中。他指的是人們看不見的那個東西,因為,天國是無法用肉眼看到的。人的眼睛只能看見非常有限的有形標記,而天國不存在於人的感官世界裡,它屬於真正的生命形式。」

考古學家們試圖以各種線索拼湊出耶穌的真實樣貌與人生,以證明他確實是個曾在歷史上留下痕跡的「人」。而《奇蹟課程》(A Course In Miracles)裡的J兄,則是藉由海倫・舒曼(Helen Schucman)女士的筆錄,跨時代口傳了他的教誨,好澄清他在福音書中遭到竄改的真意。「海倫私下承認她所接收到的聲音是耶穌,」《奇蹟課程》與《告別娑婆》的譯者若水寫道:「她雖然沒有在《奇蹟課程》中公開指認出來,但在她的傳記裡,肯尼斯(註:《奇蹟課程》的主編)直接將那與她親密互動的聲音稱為耶穌,使得她與耶穌之間的互動更顯得人格化。」

對我來說,種種資料的出現,使得兩千年前的耶穌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輪廓。能夠證明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代表任何「人」都可能藉由行善與寬恕達到與他同等的境界。而能夠直接從《奇蹟課程》中獲得到他原汁原味、未經刪改的教誨,則是生在這個時代的讀者才有機會享受的特殊待遇。能夠在此時此刻讀到這些書,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

相關聯結
Discovery頻道的專題網頁:The Lost Tomb of Jesus
The Lost Tomb of Jesus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