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19, 2006

巴黎自助行(九)蒙馬特的安息地

早在規劃行程時,我就想去瞧瞧Jim Morrison位於巴黎近郊的墓,但一來路途遙遠,二來是我早已不是滾青(好像也從來就不算是?),此君對我的意義沒有重大到非去瞻仰一眼不可,所以便打消此念,不過素聞巴黎的墓景緻優美的蒙馬特墓園是攝影愛好者經常留連的地點園風光優美怡人,說什麼要要挑個標的來逛逛,於是我們趁著在蒙馬特閒晃的空檔,走了趟「蒙馬特墓園」(Le cinetiere du Montmartre)。

資料上說,這座佔地十一公頃的墓園過去原是石膏礦場,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還曾做為集體墓穴之用。長眠此地的名人不少,包括有印象派畫家竇加、舞蹈家尼金斯基、音樂家白遼士、作家左拉...,以及法國新浪潮名導楚浮。我對楚浮的了解不深,他的作品我只看過「四百擊」、「夏日之戀」和「日以作夜」,可是每一部我都非常喜歡,因此有機會造訪蒙馬特墓園,非到墳前向他致意不可。

蒙馬特墓園的入口處有一個大地圖,上頭標示了名人們的安息位置,我們確定目的地之後,便悠哉地一邊散步、一邊往楚浮的地盤移動。巴黎的樹量龐大,墓園裡更是不遑多讓。在綠意環繞的小徑上欣賞造型各異的墳塚與點綴其間的古典雕像,讓人有種遠離塵囂的遺世獨立之感。在如此寧靜美好的午後,我們越走越隨興,不一會兒便迷失在廣袤的墓園深處,後來連老公也離開了我的視線。

一個人在墓園裡走著,並不覺得恐怖陰森,而就在我的不遠處,也有個背著相機的獨行女子,正四處獵取美麗畫面。她似乎對雕刻很有興趣,有些時候她幾乎整張臉就要貼上陌生人在楚浮設計簡約的墳上有來自影迷的獻花與留言的墓碑,為的只是拍下上頭細緻的刻紋。我一直找不到楚浮的墓,眼見進園已超過一小時,未免耽誤下個行程,我只得往回走。在回程途中我遇見老公,原來他老人家早已坐著歇息。

懷著失望的心情,我們並肩往入口處走,想來這趟是要無功而返了,此時卻老遠見到同行的友人朝著我們興奮地指著地上某處,表示楚浮(Francois Truffaut,1932-1984)就躺在那兒。那是一個與其他墳墓相較之下顯得低調且現代的墓,雖和新翻修的白遼士(Hector Berlioz,1803-1869)之墓一樣運用了黑色石材,但體積小了許多,不仔細找它肯定會被輕易忽略。墓上有單支玫瑰花、盆景,以及想必是影迷拿小石塊鎮住的紙條留言,我們行了一會兒注目禮便安靜地離開墓園。

今年三月份老媽過世,我為了挑個讓她在往生後能安心修法的地點,曾經參觀過一些北部的墓園,其中環境最好的當屬葬了鄧麗君、李天碌、胡金銓、許常惠等知名人士的金寶山。位於金山的金寶山,園區內有墓地和塔位之別,根據詢問業務員所得到的答案,若想在那兒土葬,一坪是六十萬,但「低消」門檻是十二坪,也就是說想在那山頭擁有一席之地(真的是「一席」之地),至少得花上台幣七百二十萬。我們不是什麼富貴人家,最後當然還是選擇購買總價不至高的令得咋舌的塔位。不曉得在高物價的巴黎,葬在市區的蒙馬特墓園又得花費多少銀兩呢?我很好奇。

More Photos
蒙馬特墓園入口處的居民位置圖 蒙馬特墓園中美麗而哀傷的雕像 蒙馬特墓園中綠樹成蔭的幽靜小徑 蒙馬特墓園裡的古墓建築相當別緻 名導演楚浮長眠於蒙馬特墓園 蒙馬特墓園裡除了有憑弔先人的子孫,也有遊客 蒙馬特墓園裡的墳前一景 蒙馬特墓園裡的墓大多有百年歷史 音樂家白遼士的墓看得出才剛整修過 蒙馬特墓園裡處處是古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交換意見,惟網路小白橫行,故恕不開放匿名留言,欲留言請先申請 Google 帳號,為自己的發言負起法律責任。若您欲張貼網址,請使用 html 語法,以免本站版型被過長的網址撐開,謝謝。